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蝸牛有什麽經濟價值?

蝸牛有什麽經濟價值?

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從曠古遙遠的年代開始,蝸牛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蝸牛的種類很多,約25000多種,遍及世界各地,僅我國便有數千種。大多數蝸牛均有毒不可食用,我國有食用價值的約11種,如褐雲瑪瑙蝸牛、高大環口蝸牛、海南堅蝸牛、皺疤堅蝸牛、江西巴蝸牛、馬氏巴蝸牛、白玉蝸牛等。現在世界各地作為食用並人工養殖的蝸牛主要有三種:

法國蝸牛

又叫葡萄蝸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種植園內,以葡萄莖、葉、芽、果等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蘋果,故而又稱蘋果蝸牛,學名叫蓋罩大蝸牛。亮大蝸牛品種產於法國、意大利、前蘇聯等國。溫度與散大蝸牛適應界限基本相同。本品種體重可達400克。

貝殼呈圓球形,殼高28~35mm,寬45~60mm。殼質厚而堅實,不透明,有5.0~5.5個螺層,螺旋部增長緩慢,呈低圓錐形。體螺層膨大,殼口不向下傾斜,殼面呈深黃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並有多條黑褐色帶。殼頂鈍,成體之臍孔被軸唇遮蓋。殼口呈橢圓形,口緣鋒利,口唇外折,內質呈淡黃色或淡褐色。

庭園蝸牛

屬“哈立克斯”蝸牛,原產歐洲中西部的法國、英國等地區,通常棲身於園林或灌木叢中,故稱為之“庭園蝸牛”,又叫散大蝸牛。其成蝸牛體形略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螺殼質薄,呈黃褐色,並具有4條紫褐色帶,殼表面布滿許多黃褐色的小斑點。目前,我國養殖的散大蝸牛,因品種退化,個體小,經濟效益較差。

瑪瑙蝸牛

臺灣人稱露螺,在廣東壹帶叫東風螺、菜螺或花螺,屬於瑪瑙蝸牛類。瑪瑙蝸牛原產於東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後來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故又稱為非洲大蝸牛。螺形呈錐狀,螺殼表面包有壹層黃褐色的殼皮,並帶有深褐色花紋。通常成蝸牛的螺殼長約6~8厘米,寬約3~4厘米,重50克以上。在非洲西部地區,特別是黃金海岸的居民,視蝸牛為唯壹的動物性蛋白質。由於此種蝸牛肉味鮮美,倍受歐美老板的歡迎,致使非洲大蝸牛成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蝸牛。這種蝸牛是較適應在我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品種。

目前,我國普遍養殖的品種叫白玉蝸牛,別稱白肉蝸牛,以肉色雪白而得名白玉蝸牛, 屬軟體動物門,腹足綱,陸生貝殼類。雌雄同體,在全世界所有的食用蝸牛品種的大家族中,屬首屈壹指的佼佼者。 白玉蝸牛是我國的特種動物之壹,具有特殊價值,特殊營養,特異風味,特別用途,肉質肥厚,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富有20多種氨基酸,也是宇航員和運動員最佳的滋補品。

它屬於瑪瑙蝸牛的變異品種。其特異之處在於頭、頸、足的肌肉光色不同,但在形態和生活習慣上則與褐雲瑪瑙蝸牛沒有區別,養殖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養殖時對衛生條件要求高壹些,而且其外銷經濟價值也高壹些 。蝸牛是很有利用價值的野生動物資源,是壹種不爭勞動力、不爭糧食和耕地、投資少、成本低、見效快、收益高、飼養簡便、飼料廣泛、繁殖率高、發病率低、耐饑能力強、無聲無味無汙染而又容易被推廣的、具有特殊經濟意義和開發價值的特種經濟動物。

正是由於蝸牛所具備的上述優點,因此它的養殖與發展具有較高的經濟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大量的出口創匯

隨著蝸牛的養殖發展,蝸牛不僅將成為我國人民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各色各樣的蝸牛食品更會走出國門換取大量的外匯。因為當前僅法國巴黎壹地便有幾十家專營蝸牛制品的商店,但自產的蝸牛僅占消費量的3%~5%左右,所需蝸牛全靠進口。還有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德國、荷蘭、比利時、意大利、奧地利、英國等對蝸牛的需求量都與日俱增,但這些國家農業耕地面積小,農藥化肥施用量多,農副產品少且不宜餵養蝸牛,特別是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泄漏事故後,歐洲蝸牛受到汙染,更增加了國際市場對我國蝸牛的需求量,蝸牛凍肉的國際牌價壹年高過壹年。據悉,最近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對蝸牛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資源豐富,本來經濟較為落後,對農業投入少,特別是農藥化肥施用量相對比發達國家低,這對發展蝸牛養殖來說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與我國競爭的,我們完全有條件獨占蝸牛國際市場。

二、提供廉價的高品質蛋白質飼料

發展蝸牛養殖,並用蝸牛制成各種牲畜飼料添加劑餵養牲畜,不僅可以減少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其他飼料的利用率。如有的白玉蝸牛養殖基地把同壹品種同壹日齡的豬分成兩組,分別加入蝸牛制成的全價飼料和普通澱粉蛋白飼料作實驗:兩組飼料的粗蛋白含量都占12.43%,其結果在同壹時間內餵養蝸牛飼料的壹組每頭增重38.9公斤,比用澱粉飼料的壹組多4公斤,而且每增重500克體重少支出0.21元,其原因就是蝸牛飼料中含有眾多的酶和各種不同的氨基酸,不僅可以滿足豬生長發育的需要,而且可以提高飼料的消化利用率,以供給豬較全面的營養需要。因此開發蝸牛飼料可以降低肉蛋成本,提高人們的消費質量,降低支出。

三、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利用綠色植物所積累含太陽能的幹物質約91億噸,只能利用40%,而還有60%含有太陽能的幹物質,如樹葉、莊稼葉等許多農副產品,因多屬木質素和纖維素等高分子化合物,人和壹般動物的腸胃不能消化,故被白白地浪費掉,而蝸牛的消化道中因含有30多種酶素,完全可以分解與轉化這些物質,因此可以利用。如多種樹葉、莊稼葉以及瓜果豆葉等都是蝸牛的好飼料。蝸牛完全可以把人不能利用的農副產品轉變成可供給人畜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為人類提供更多的能源。不僅如此,如果把用於家禽家畜的飼料拿來餵養蝸牛,還可以提高飼料利用的價值。有人試驗,從蝸牛出生後能吃精料開始,用麩皮和米糠拌水餵養,四個月後,壹斤飼料便可變成壹斤蝸牛。這種對飼料的轉化率,是任何動物都不及的。因此,發展蝸牛養殖不僅能利用現有的農副產品的無用廢能,而且還可以提高可用資源的利用率。

四、促進多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1、促進農業的發展

農民養殖蝸牛首先可轉移壹部分閑散的勞動力,壹個勞動力養殖蝸牛壹年的收入可達兩萬余元。比種20畝地的收入還高。還可調整種植結構以利向集約化種植方向發展。更可以用養殖蝸牛的收入增加農業收入,改變農村面貌。

2、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實驗研究表明由於蝸牛體內有多種氨基酸、酶和維生素,只要在飼料中加入蝸牛的糞便或蝸牛吃剩下的食物以及蝸牛本身等,即使飼料的其他成分都不改變,牲畜都比原來長得快。因此,發展蝸牛養殖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最有效途徑之壹。

3、促進加工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已由白玉蝸牛研制成功了20多種產品,並都已投入市場,很受人們歡迎。如蝸牛菜肴、蝸牛凍肉、蝸牛罐頭、蝸牛糕點、蝸牛飲料、蝸牛藥品、蝸牛化妝品、蝸牛飼料、蝸牛酶、蝸牛醋蛋液、蝸牛酒等。如此眾多產品的加工設備和技術也都早已解決。然而這些加工業都存在著項目少,吃不飽的問題,急待解決。如果蝸牛養殖業發展了,以上眾多的加工業就會發達起來。所以,蝸牛養殖可促進加工業的發展。

4、促進商業外貿的發展

隨著蝸牛養殖與加工業的發展,我國商業外貿將會出現更加欣欣向榮的局面。眾多的蝸牛產品投放市場不僅給我國人民生活帶來繁榮的景象,而且我國的蝸牛產品特別是白玉蝸牛產品將會壟斷國際市場。因為我國適宜發展蝸牛養殖業,只有我國才有白玉蝸牛。據介紹,白玉蝸牛的出口價是黑肉蝸牛的幾倍。因此,發展蝸牛養殖業特別是發展白玉蝸牛的養殖,必然會促進商業外貿的快速發展。

5、促進高科技的發展

在我國還不能提取蝸牛酶以前,進口壹克蝸牛酶便需100美元。故把蝸牛酶稱為軟黃金。那時,雖然在醫學界、生物界、化妝品、紡織、發酵等許多項目都需要蝸牛酶來減少工序、降低成本,但因蝸牛酶的價格昂貴而不能如願。如遺傳學研究中,欲把壹對優良基因重組起來創造壹個新品種需要經過許多復雜的過程,而且時間長,效果差,如用蝸牛酶可以輕而易舉地把兩種植物細胞的細胞壁溶化,實現基因重組,培育出新品種。這種方法要比雜交或花粉培育創造新品種的方法手段簡便,時間更少,要比其他化學藥品處理植物安全可靠。另外,用蝸牛酶溶解酵母菌的細胞壁,而溶解後的酵母細胞仍可保持其生物活性,從中取出酵母菌的線粒體,便可改變原酵母菌的性質和功能,提高原酵母菌的利用價值,因此發展蝸牛養殖業也可促進高科技的發展。

白玉蝸牛、因其頭、膚足潔白如玉而得名,因其營養價值極為豐富而著稱,它不僅是味道鮮美的美味佳肴,更是壹種藥膳珍品。蝸牛性寒、味鹹、清熱解毒、消腫軟堅、能治多種疾病。白玉蝸牛全身是寶,綜合利用價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為。白玉蝸牛肉質肥嫩、營養豐富,是壹種高蛋白(含有20多種氨基酸)、低脂肪、膽固醇趨向於零的高級營養品,經常食用可增加營養、增強耐力、提高身體素質,可使皮膚保持細嫩健美,延緩衰老,益壽延年。蝸牛所含的特效蛋白十分有益於兒童的智力開發。蝸牛肉和卵在醫藥上能治多種疾病。據《本草綱目》記載,蝸牛可配制18種藥方;現代中醫學認為,蝸牛性寒、味鹹,入大腸、肺、腎,具有祛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平喘、軟堅、理疝的功效,主治痔瘡腫痛、喉腫、哮喘、脫水、小兒臍風、爛足、乙腦、風邪驚癲、白喉、流行性腮腺炎、高血壓等癥,還可止鼻血、通耳聾。 綜上所述,廣泛發展蝸牛養殖並對其開發和利用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盡快致富的壹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