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慢性胃炎及治療方法
(1)寒痛:胃痛暴作,感寒則劇,得熱則緩,畏寒喜熱飲,不渴,苔白膩,脈緊。治宜散寒止痛。用良附丸、附子理中丸,或用胃痛定。
(2)胃脘灼痛:泛惡口苦,口渴飲冷,便秘,苔黃膩,脈數。治宜清熱和中。用生姜得心片,口服。或用胃痛片(吉林方)、胃痛寧。
(3)氣滯痛:胃脘脹悶,攻撐作痛,痛連兩脅,噯氣頻繁,苔薄膩,脈弦。治宜疏肝理氣。用柴胡舒肝丸、和胃平肝丸、舒肝丸,或用沈香舒郁丸。
(4)火郁痛:胃痛日久,痛勢急迫,有燒灼感,口苦而幹,心煩易怒,泛酸嘈雜,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疏肝泄熱。用丹梔逍遙丸,並配以左金丸,或用戊已丸、越鞠保和丸。
(5)虛寒痛:胃痛隱隱,空腹為甚,得食則緩,喜暖喜按,泛吐清水,舌淡,脈細軟。治宜溫脾健胃。用小健中合劑、參桂理中丸、益氣六君丸,或用黃芪建中丸。
(6)血瘀痛:痛有定處,如針刺刀割,脘痛徹背,舌質紫暗有瘀斑,脈細澀。治宜活血化瘀。用元胡止痛片。
慢性胃炎的特點
***同點:
1、起病緩慢,多有進食後上腹部不適或疼痛,往往是無規律的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
2、可伴有食欲不振或厭食、惡心、嘔吐、腹脹及噯氣。
3、可出現消瘦、疲乏無力、腹瀉、舌炎、指甲脆弱及貧血等,多為缺鐵性貧血。
4、檢查時可發現上腹部有輕微壓痛,皮膚粘膜蒼白,光滑舌,少苔等。
不同點:
1、淺表性胃炎:
食欲減退,飯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有壓迫感,噯氣後自覺舒服,或時有惡心、嘔吐、反酸或疼痛等。
2、萎縮性胃炎:
食欲減退,飯後飽脹,上腹部鈍痛,此外尚有消瘦、貧血及腹瀉等。
3、肥厚性胃炎:
上腹部痛類似潰瘍病,亦可因進食或服堿性藥物而疼痛暫時緩解,常有消化不良,有些患者可並發胃出血。
慢性胃炎的保健註意事項
晚飯後半小時,可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地方,自由自在地散步;散步時,整個內臟器官都處於微微地顫動狀態,再配合有節奏的呼吸,可使腹部肌肉有規律地前後收縮,橫膈肌上下運動,可以對胃腸起到按摩作用。
站位、坐位、仰臥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按摩,由輕到重,由慢到快;每日按摩2~3分鐘,以空腹時按摩效果最好。在按摩過程中,應有揉的動作,酸痛感強,止痛效果好,不可因為害怕有酸痛感而不用力。此法對急性發作的胃痛效果較好。慢性胃病發作時,我們可以運用這種方法。
坐位,五指並攏,用右手手掌從右胸直搓至左大腿溝,後用左手手掌從左上胸直搓至右大腿溝;按摩100次左右為宜。
坐位;右手握拳(拇指在外);用拇指的指關節敲擊同側足三裏穴(足三裏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在脛骨和腓骨之間),叩擊壹百次,再換另壹只手操作;或者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裏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待有酸麻脹感後持續3~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甚至消失。
仰臥,以兩手拇指側面放在右側的腹直肌上;食指和中指相對,捏提起腹直肌;由上到下慢慢進行,隨捏隨提,進行1分鐘;換左側。
猜妳喜歡:
1. 慢性胃炎吃什麽可以養胃護胃
2. 常見的胃病種類有哪些治療方法是什麽
3. 胃病的最佳治療方法
4. 目前檢查胃病的方法
5. 女人有哪些嚴重的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