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蘿蔔栽培及其病蟲害防治技術

白蘿蔔栽培及其病蟲害防治技術

選擇合適的土壤

種植蘿蔔時,應選擇化肥用量少、有機質多、無相同病蟲害的作物作為前茬作物。要避免十字花科蔬菜作為前茬作物,否則容易導致病害。蘿蔔對沙土有廣泛的適應性。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土壤相對肥沃的砂壤土還是比較好的。只有在合適的土壤中種植,肉質根才能充分生長,形狀正確,表皮光滑,顏色美麗,才能出售。

情節需要深耕

平穩均勻的施肥可以促進土壤中有效養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而且可以疏松透氣,有利於吸收根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從而迅速擴大葉面積,加速肉質根的膨大。每畝可施三元復合肥75公斤作基肥。然後進行土壤消毒滅菌和地下病蟲害防治。殺菌劑選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殺蟲劑選用48%樂施乳油800~1000倍液。

播種

蘿蔔種子的質量對蘿蔔植株的生長和產量有很大的影響。為使出苗有序、完整、苗壯,應精選種子,只用飽滿、健全的種子,淘汰扁、碎、黴變的種子。播種量取決於種子的質量、土質、氣候和播種方法。秋冬季節蘿蔔多為按需種植或條播。種子的用量是根據剩下的幼苗密度來決定的。播種窩間距25-30cm,每窩播種4-5粒,種子撒在窩內,避免出苗後擁擠,影響幼苗質量。

現場管理要及時跟上。

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套種,防止擁擠、遮蔭和不必要的生長。要提早定苗,不同時間間隔定苗,適時定苗,保證苗整齊苗壯。壹般對幼苗進行2 ~ 3次間苗,間苗就是把瘦弱、畸形、損傷的幼苗去掉。

合理澆水

澆水主要是根據蘿蔔的生長特點,各個生長期對水分的要求,氣候條件,土壤條件來決定。播種後,如果天氣幹燥,應立即澆水1次,待幼苗開始出苗時再澆水1次,以保持地面濕潤,保證幼苗有序出苗,減少病毒病的發生。如果下雨,要及時排水,防止死苗。

科學追肥

冬蘿蔔是大中型蘿蔔品種,生長期長。在播前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適當追肥,特別是對土壤肥力低、基肥不足的地塊,追肥能明顯提高產量。施肥應以氮肥混水或糞水為基礎。蘿蔔“破肚”後,進入開花期,即蓮座期。為了促進葉面積的擴大,宜施速效氮肥;肉質根膨大時,要施壹次復合肥,幫助肉質根膨大。但在采收前20天,每周噴施2次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產量和肉質根質量有較好的效果。

科學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

蘿蔔生長期需要多次翻耕松土,尤其是苗期,氣溫比較高,雨水多,雜草生長快,需要經常翻耕除草。在高壟栽培中,壟上的土壤容易被雨水沖走,所以在中耕時需要結合土壤栽培。露地時間長的品種蘿蔔,由於根頸細長而薄弱,往往容易彎曲倒伏。需要在生長初期培育擴大,防止日後倒伏形成彎蘿蔔。到蓮座後期,葉子已經封了,中耕也停了,只能人工拔草。

蘿蔔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軟腐病,用1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1000單位每畝加水50~75公斤,或噴57.6%百菌清幹粒劑1000~1200倍液,同時灌根。為了控制蚜蟲,吡蟲啉可以用來噴水。

適時收獲

冬蘿蔔的收成取決於品種和上市期。收獲早,產量低,板結無味;采收過晚,肉質根受凍或空心,品質變差,造成空心。根徑膨大至8~10 cm,長度為25~30 cm時較為適宜采收。

評論

真的明白了。

江陽農業局蔬菜辦技術員張恒基說,張壹鳴蘿蔔豐收,真的是因為他掌握了蘿蔔栽培的基本點:即苗溫保持在10度以上;選擇肥沃的土壤並深耕,使土壤具有良好的滲透性;植物之間適當的間距。每窩播的蘿蔔種子都是標準化的,出苗時保溫保濕都很到位。特別是出苗充分後及時間苗;而且每畝保持5000株壯苗也是豐收的關鍵。

如果農民想在春節期間把蘿蔔賣個好價錢,蘿蔔的播種期應該在9月中下旬。如果想春節後上市,播期應該是65438+10月中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