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端午香草-佩蘭

端午香草-佩蘭

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主管中藥師 詹慧瑜

端午節, 有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佩香囊等習俗。民間有“戴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因為香包裏通常都填充壹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 佩蘭,就是香包的其中壹味中藥。 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內裝佩蘭的香囊。那時,人們已經認識到佩蘭具有解暑避濁、化濕、芳香辟穢的功效。

又名 蘭草、千金草、醒頭草 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佩蘭的幹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平。歸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的功效。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胸悶不舒。

因佩蘭氣味芳香,化濕和中的功效與藿香相似,配蒼術、厚樸、蔻仁等可增強芳香化濕的功效。

如果是濕溫初起可與滑石、薏苡仁、藿香等同用。

如果是濕熱內阻、口中甜膩而多涎、口氣腐臭之癥,則由可以和壹些清熱化濕之品配伍,如黃芩、石菖蒲等。

入藥壹般是水煎服、沖服,壹般最多5-10克,如果是用鮮品佩蘭則可以10-20克。如果是入膳多用作茶飲、煮粥等,建議每次最多用量3-6克。陰虛、氣虛、胃氣虛者禁用,如果是過敏體質者慎用,女性患者在用藥時要看月經情況。

1、藿香佩蘭粥

原料: 藿香15克,佩蘭15克,粳米100克。

做法: 藿香與佩蘭洗凈後放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取汁備用。將洗凈的粳米煮粥,待粥將煮熟之時,再將藿香佩蘭汁倒入粥中煮沸1-2分鐘,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功效: 解暑祛濕,開胃止嘔。適用於夏季暑熱、發寒熱、頭腦昏痛、胸脘痞悶、嘔吐泄瀉、精神不振、食欲消退等癥。

2、香蘭涼茶

原料: 藿香、佩蘭各9克,綠茶6克。

做法: 將佩蘭與藿香洗凈,和綠茶壹起放入壺中,加入適量的開水後,蓋上蓋悶5-8分鐘之後即可飲用。

功效: 開胃止吐、清熱解渴、消暑化濕。

3、清眩茶

原料: 佩蘭葉3克、澤瀉、白術各8克、菊花5克、荷葉蒂適量。

做法: 將洗凈的佩蘭葉、澤瀉、菊花、荷葉蒂等與白術壹起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後,取其汁當茶壹樣飲用。

功效: 作用於頭暈目眩、袪濕除痰。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王若倫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