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薄荷簡介

薄荷的功效與作用薄荷簡介

薄荷,中藥的名字。本地名?銀丹草?唇形科植物,屬於其他幹燥全草,主要生長在山野的濕地河邊,其根在地下。它是壹種芳香作物,具有特殊的經濟價值。薄荷有什麽功效和作用?本文是我關於薄荷功效和作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薄荷的功效和作用

薄荷是常用中藥。最早發表《唐本草綱目》。

別名:銀丹草。

來源: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幹燥全草。都是培養出來的。

植物形態:草木,多年生,方莖,被柔毛反生,全株有清涼香味。單葉對生,長橢圓形或卵圓形,葉緣銳鋸齒。花在葉腋處成壹輪,花冠稍有唇形,淡紅或紫色。四個小堅果,藏在持久的厚膜萼筒裏。

產地: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尤以江蘇、太倉、河北安國、江西、湖南等地產量大,品質好。

性狀鑒別:幹燥後,葉片多卷曲、皺縮或折斷,空氣中有香味,特別是粉碎時。吃起來又辣又涼。薄荷在北方壹年收獲兩次,在長江以南壹年收獲三次。俗稱第壹刀、第二刀、第三刀。第壹刀莖長而粗,第二刀莖均勻,葉片多,含油量高,質量好,第三刀莖細而細。

最好是條索均勻,葉片密集,莖紫帶白,香氣濃郁,葉片翠綠。

主要成分:揮發油,包括薄荷醇、薄荷腦、薄荷酮;此外,還含有莰烯、檸檬烯等。

功效與作用:疏風清熱,其作用為:1,消炎;2.鎮痛;3、健胃祛風;4.別癢了。

加工:切口,生用。

性味:辛涼。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發汗,祛風清熱。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咽痛。

臨床應用:作為輔助藥物,主要用於輔助疏散風熱。

1,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感冒、上呼吸道炎癥等。).作為發汗解表的輔助藥物,特別適用於頭痛、忌妒、咽痛患者。除解表外,還能收縮咽喉發炎粘膜的局部血管,消腫止痛。常與荊芥、防風或桔梗、甘草配伍。

2.輔助其他解表藥透疹。用於麻疹初期,出疹不快,用升麻、葛根、蟬蛻等。

3.用於治療夏季頭暈、發熱、口渴、小便短赤。能疏風清熱,與石膏、甘草、積素散等方劑配伍。

註意事項:肺虛咳嗽、陰虛發熱者不宜使用;哺乳期女性壹般不宜多用,因為薄荷有退乳的副作用。

用量:2.4 ~ 6g,水煎後再加。

方藥舉例:雞蘇三傷寒標本:薄荷(下部)3g,生甘草3g,滑石18g,水煎,或研成粉末,但水煎為佳。

註:還有壹種蘇州產的冰片薄荷,莖上部螺旋形,雄蕊比花冠短,葉片厚,出口味濃。

野生薄荷和國產薄荷外形相似,但莖細而彎曲,葉小而稀疏,氣息微弱。北方產的薄荷莖長,色紫,葉大,品質高,二剪次之。

薄荷簡介

藥物治療網站

唇形科薄荷的全草或葉子。

性品味

味辛,性涼。

歸經

歸肺經、肝經。

功效

疏風清熱,清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療法

外感風熱,頭痛咽痛,食積脹氣,口瘡牙痛,疥瘡疥瘡,疥瘡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

相關兼容性

①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者,常與金銀花、連翹、牛蒡子同用。

②風熱犯,頭暈目眩,常用川芎、石膏、白芷。

③肝郁氣滯者,常與柴胡、白芍、當歸同用。

劑量

煎服3~6g,宜在(花、葉及壹些氣味芳香、揮發性成分多的藥材,如薄荷、香薷等)後服用。,會造成香氣長時間揮發,藥性喪失,所以宜在其他藥物即將熬制後,即服用後服用)。

禁忌

薄荷芳香刺鼻,發汗耗氣,不適合體虛多汗者。

加工方法

去除老莖和雜質,稍微噴水,稍微濕潤,切成短段,及時低溫晾幹。

生理特性

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高30~1500px,下部有細長須根和水平匍匐根莖,尖四棱形,有四個凹槽,上部倒置被微柔毛,下部僅沿邊緣被微柔毛,分枝多。花期6-9月,結果期65438+10月。它生長在靠近水的濕地,海拔可高達3500米..對溫度的適應性強,根莖能越冬,能承受-15℃的低溫。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溫度低於15℃時生長緩慢,高於20℃時生長加快。20℃-30℃時,只要水肥適宜,溫度越高,生長越快;作為長日照作物,它喜歡陽光。長日照可促進薄荷開花,有利於薄荷油和薄荷醇的積累;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嚴格。除沙質、黏質、酸堿度重、排水不暢的低窪土壤外,所有土壤均可種植,尤其是沙壤土和沖積土。土壤的最適pH值為6-7.5。

生產地點

在全國各地廣泛分布,其中江蘇、安徽是傳統道地產區,但種植面積日益減少。

相關論述

1《綱要》:薄荷,辛散,涼清,專治祛風熱。因此,頭痛,頭風,眼,喉,口腔和牙齒疾病,小兒發熱,淋巴結核和疥瘡是主要的藥物。?[1]

2《本草經》:薄荷,苦大於苦,無毒。交感肺,肺合皮毛,苦心合火化,主血脈,主熱,凡陽,臟腑也。賊有傷寒,其邪在表,發汗可解表。風致藥既辛又溫,故能祛邪控邪。辛味清,故治腹脹,霍亂。“食療”被引為能除心中之熱,故建議驚風風熱之小兒引經、引藥。刺鼻香隔以接關節,故驅賊汗出則風泄汗出。這不是調理脾胃的家常藥,能控制食欲不上升,也很難控制下氣;疲勞屬虛,不散則可解,三治皆非,智者宜分。還有:患者初起不宜服用,因為出汗多,表現氣虛。如果是肺虛感冒引起的咳嗽,則不宜服用,宜補宜治。陰虛的人發燒不宜服用,出汗會耗盡津液。不要拿腳氣傷寒,因為它的主病屬於脾。血虛頭痛,不像其他補血藥物,是沒有的。小兒因食傷而體熱不可得,小兒因營養不良而體熱不可得。被診斷為氣虛的痤瘡患兒,即使剛開始發燒也不宜使用。?

③藥物翻譯:?薄荷味辛,能散,性涼清,有利於六陽會通,驅散各種熱的風邪。取其尖輕之性,善頭面,用之治失音,治口牙,清咽。以川芎達頂,導滯熱。取其香助竅,善行肌表,用其消水腫,祛肌熱,除腰疼,引表藥入營,解氣滯。?

④新版本草:?薄荷,不是特別擅長祛風,特別擅長解郁。用香附解郁,但如果不用薄荷解郁就更精神了。薄荷入肝膽,善解半表半裏之邪,較柴胡清淡清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