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3篇《走遍中國》觀後感,每篇300字。。。急用啊,謝謝啦!
5月24日至30日,梅州,壹個山水譜就的秀麗名字,隨中央電視臺第四頻道的《走遍中國》欄目,走遍中國、走向世界。那些日子,梅州像壹首富有特色的客家山歌,高亢有力:她是客家之都、她擁有優秀的兒女、她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播出期間,走街過巷、街坊鄰裏所議論的皆是在中央電視臺盛裝亮相的梅州,不少海外華僑在專題播出後鄉情陡增,打電話回來壹敘長短;而壹些外地的朋友,亦因此了解了客都梅州的深刻內涵。 遼寧省客家聯誼會會長曾森松: 士大夫後裔,客家人之根 最近回梅探親時,適逢碰上《走遍中國·梅州》這個專題在拍攝,回沈陽後,心裏就壹直惦記著這件事。從5月中旬就開始等著看電視,生怕壹不小心錯過。24日晚,終於盼來了。看到“梅州”兩個字在中央電視臺的熒屏閃亮,那個高興勁呀,沒法提。梅州,這是咱老家呀,老伴趕快通知兒子、女兒,讓他們全家都看,還讓老鄉們也跟著看。《感受客都梅州》拍得很不錯,把梅州作為客家之都提升到壹個非常肯定的位置,而且闡述了客家人為什麽能在自認為客後很快反客為主。我們不是無根的浮萍,我們的祖先在很久以前就來自開拓文明的中原,我們是士大夫的後裔,為躲避戰亂,為了傳播淵深的中原文化,輾轉萬裏從富裕的中原遷徙來到粵東山區,幾經波折,紮根在這片原本荒蕪的土地。多少年的辛勞,我們秉承傳播著中原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我們以創造了獨特的客家文明而自豪。《情溢僑鄉梅州》則讓更多人了解客家人為中華文明和人類的進步所作的貢獻。 江蘇省來梅商人陳偉: 山水美,客家女性更美 因工作的關系來梅州快壹年了,以前知道梅州是因為葉帥,然後知道梅州是山區,僅此而已。來梅州後,去過雁南飛,去過五指石,去過靈光寺,領略到梅州的山清水秀不是虛名。《客家女》這個篇章則讓自己深切感受了“客家女”賢惠的美德。看《客家女》這個專題時,剛好在朋友家串門,我與幾個客家的“大老爺們”圍著電視看。壹開始他們嘴裏還很不平,認為怎麽盡為女性頌揚,後來我打趣說沒看清片名是《客家女》嗎,他們才不吭聲,其實他們想到自家媳婦的好處時,心裏壹定樂得很。我覺得客家女真不容易:做童養媳,與公雞拜堂就得從壹而終這些貞節思想雖然上幾代才有,現在已經不再有這種苦現象,但也從另壹個側面讓人看到客家女性賢惠的壹個方面,而且這美德的內涵壹直延傳下來,客家女孩從小到大就跟著她們的母親或祖母務農、做家務,農忙時節和放學後就回家幫忙,當她們做母親時,真正做“甩手掌櫃”的特殊日子也只有生完小孩後的壹個多月。她們大都勞碌,從女孩兒家開始壹直忙到她們滿頭白發時還是田頭地裏 手”。她們習慣了沒有怨言,即使是新時代的客家女性也很難懶下來。她們的這種美是骨子裏的,讓人覺得能娶到客家女是很幸福的事。如果說文化是梅州市的壹個品牌,那麽客家女則是文化梅州的壹個響亮品牌,客家女是優秀而典型的女性,她們是好母親、好媳婦、好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