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
學名香芋
其他名字有芋頭、芋頭等。
該科屬於天南星科和芋頭科。
異名臥梟(《史記》)、芋頭葵(《漢書》)、芋頭根(《漢書》顏師古註)、土芝(《別錄》)、芋頭乳(《栽芋頭法》)、芋頭(《中華醫學大辭典》)。
特征和特性多年生塊莖植物,常作為壹年生作物栽培。盾形的葉片,葉柄長和胖,綠色或紫紅色;植株基部形成短莖,逐漸積累營養,肥大成肉質鱗莖,稱為“芋頭”或“母芋頭”,球形、橢圓形、卵圓形或塊狀。母芋每節有壹個腦芽,但中下節的腋芽活性最強,第壹次分蘗,形成小鱗莖稱為“子芋”,再由子芋發生“孫芋”,在適宜條件下可形成曾孫或玄孫芋。
喜高溫高濕,不耐旱,耐陰,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能力弱,所以整個生長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對土壤適應性廣,適用於富厚深厚、保水性強的粘性土壤;種芋在13 ~ 15℃開始萌發,最適生長溫度在20℃以上。鱗莖在短日照下形成,最適生長溫度為27 ~ 30℃。如遇低溫幹旱,長勢較差,嚴重影響產量。
分布原產印度,日據時期從東南亞、華南和日本引進。在中國,珠江流域和臺灣省是種植最多的省份,其次是長江流域,其他省市也有種植。
任福兵芋頭中芋頭的主要品種有:紅芋頭(又名紅芋頭)、白芋頭(又名白芋頭)、九芋頭(狗爪芋頭)、檳榔芋頭(廣西稱荔浦芋頭)等。紅芋頭因其紅色的芽而得名,切開後橫截面顏色和口感與白芋頭沒有明顯區別。
紅芋:株高90-100 cm,葉片寬卵形,葉柄淡紫色。母芋大,近圓形,每株7-10粒籽芋。種芋肥壯,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鮮紅色,單株產量0.85-1 kg。它含有更多的澱粉,質量非常好。新鮮的芋頭可以吃,也可以曬幹。中等。生育期210-240天,種植期2-3月,收獲9-6月,畝產1.500-1.700公斤。
白芋頭:萌芽為白色,葉柄為綠色,其他形態與紅芋頭基本相同。
白芋頭和紅芋頭的芋頭很少直接吃,因為不好煮。壹般搗成芋頭漿等熟制品。人們直接吃的是第壹次分蘗,形成小鱗莖的“芋頭”,也就是人們在超市裏經常看到的雞蛋大小的芋頭。
九芋頭:株高80-90厘米。葉片寬卵形,葉柄綠色。母芋和子芋是叢生的,稍多壹點,鱗莖呈倒卵形,褐色和白色。單株產量1.5 kg,肉質光滑,口感清淡。蔬菜被食用和曬幹是為了藥用。晚熟,生長期270-300天。種植期2-3月,11-65438+2月收獲,畝產2500-3000斤。九頭芋頭的口感略好於白芋頭和紅芋頭。
檳榔芋:株高80-150 cm。葉寬卵形,葉柄自下而上逐漸由綠色變為咖啡紅色,直至葉心。鱗莖呈橢圓形,暗褐色,白色帶褐色條紋。母芋頭大,子芋頭橢圓形,直徑3-5厘米,長20厘米。福州俗稱芋頭柄。每株6-10芋頭種子。單株產量2.5-3公斤。因其澱粉含量高,香味濃,故名芋頭。防潮性比其他品種差,耐儲藏性較好。晚熟,生長期240-280天。種植期為2-3月,6月165438+10月至次年6月65438+10月,畝產3000斤左右。
檳榔芋是芋頭的上品,其芋頭可直接食用。
檳榔芋在種植區的鑒別中可以看到葉中心與葉柄連接點的顏色。如果是咖啡紅,那就是檳榔芋。
其主要用途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澱粉、礦物質和維生素。它不僅是壹種蔬菜,也是壹種谷物,可以烹飪、曬幹或碾磨。由於芋頭的澱粉顆粒較小,僅為馬鈴薯澱粉的十分之壹,其消化率可達98.8%。在芋頭加工中,芋頭粉和芋頭糊可以用來延長儲存時間。
芋頭也可以作為觀賞植物,類似萬年青和萬年青。大約有100種不同的芋頭。有的像紅薯壹樣呈橢圓形,有的則多為圓形。芋頭的奇怪形狀比其他塊莖植物要少。芋頭可以長到6英尺高,葉子很寬;然而,芽在沸水中被燙傷後是可食用的。然而,葉子和芽在西方市場上較少使用。塊莖部分黑褐色,外皮呈環狀且相當粗糙,上面有毛。果肉為白色、灰白色和紫灰色,有些果肉呈粉紅色或褐色。
食用建議1。芋頭含有難消化的澱粉和草酸鈣晶體。但是草酸鈣比較苦,對皮膚過敏,但是煮了之後會消失。煮的時候果肉會變成灰色或者淡紫色。芋頭的烹飪方法類似於土豆。燉好後,芋頭會讓湯汁更濃,芋頭很容易吸收其他食材的湯汁。土豆和芋頭炒著吃或者蘸著醬炒成薄片吃都很好吃。也可以將它們切片,用糖漿烹制成甜點。芋頭葉也可以煮,吃起來像菠菜,可以用來包其他食物烘烤。但葉子中的草酸鈣經過蒸煮後會被破壞。
2.削芋頭的竅門:把削好的芋頭裝進壹個小袋子裏(只有半袋),用手抓住袋口,把袋子掉在水泥地上幾下,然後把芋頭倒出來,就可以發現芋頭皮完全脫了。芋頭含澱粉較多,壹次吃太多會導致腹脹;
3.生芋頭毒性小,食用時壹定要煮熟;生芋頭汁容易引起局部皮膚過敏,用姜汁擦拭即可解決。
購買方法是選擇比較結實的沒有斑點的芋頭。妳可以通過切口檢查果肉是否新鮮,但判斷果肉好壞的最好方法是把芋頭切成兩半。
檳榔芋的市場鑒別:芋頭可以切開,其橫截面有大量的褐色斑點,俗稱“檳榔紋”,所以是檳榔芋,這是其他芋頭品種所沒有的。檳榔芋離根越近,品質越好。芋頭種在地裏時,其鱗莖下部埋在土裏,上部露在空氣中,表皮略有不同。所以埋在土裏的部分越多越好。
芋頭去皮後的處理方法,如果不是馬上用,壹定要泡水。最好的削皮方法是用流水或戴手套處理,因為粘粘的芋頭會使皮膚過敏。
烹飪方法芋頭可以水煮(20分鐘左右),蒸或微波爐,或烤(25分鐘左右),但果肉會變幹,味道很濃。如果妳塗上奶油或醬汁,可以讓芋頭不那麽幹。
檳榔芋蒸熟;搗碎;加入足夠的食用油、糖、炒芝麻豆粉等。蒸10分鐘後,就是壹道香甜可口的閩菜“芋泥”。無論是在世界各地;不管什麽口味的人,沒有壹個不喜歡芋泥的。
貯藏方法將芋頭放在通風幹燥陰涼的地方。買回來後盡快吃,因為芋頭容易變軟。芋頭不耐低溫,所以鮮芋頭壹定不能放入冰箱。當溫度低於7攝氏度時,應存放在室內溫暖的地方,以防凍傷而腐爛。
中醫認為,芋頭具有開胃生津、消炎止痛、益氣補腎的功效,可治療胃痛、痢疾、慢性腎炎等。根據營養分析,芋頭含有糖、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鉀、鈣、鋅,其中以膳食纖維和鉀最多。
營養分析
1.芋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甙等成分。所含礦物質中,氟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護齒的作用。
2.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可作為預防和治療癌癥的常用藥膳主食。在癌癥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復中起輔助作用;
3.芋頭中含有壹種粘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或抗體球蛋白,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因此,中醫認為芋頭具有解毒、抑制和消化人體的腫脹和中毒性疼痛,包括癌毒素,可用於防治腫瘤和淋巴結核。
4.芋頭是壹種堿性食物,能中和體內積累的酸性物質,調節人體酸堿平衡,美容養顏,烏發,還可用於防治胃酸過多;
5.芋頭含有豐富的粘液皂甙和多種微量元素,能幫助人體糾正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刺激食欲,幫助消化,所以中醫認為芋頭能補中焦。
適宜人群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
1.特別適合體弱者;
2.痰多者、敏感體質者(蕁麻疹、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食滯兒童、食欲不佳者、糖尿病患者應少食;同時,胃痛、胃脘濕熱郁結者不宜食用。
【編輯本段】食如克。
芋頭不宜與香蕉同食。
烹飪指導
1.芋頭可以作為主食蒸熟蘸糖食用,也可以用來做菜肴和點心,所以是人們喜愛的根類食品;
2.芋頭煮的時候壹定要煮熟,不然裏面的黏液會刺激喉嚨;
3.芋頭的粘液中含有壹種復雜的化合物,它被熱能分解。這種物質對機體有治療作用,但對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所以在削芋頭、洗芋頭的時候,手的皮膚會癢,在火上烤壹下就可以緩解。所以削芋頭、洗芋頭最好戴手套。
食療
芋頭味甘、平、微毒,入腸胃經;
具有健胃通便、解毒補中、益肝腎、消腫止痛、健胃健脾、散結理氣、化痰填精等功效。
主治:腫塊、痰核、瘰癧、便秘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