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原因導致2012上半年豬價持續下跌?三季度以來,為什麽會出現穩步上升?下面簡單分析壹下。
壹、上半年生豬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
1,去年下半年母豬存欄量快速增加,導致今年出欄量增加。
2011下半年,豬市好,暴漲。養殖利潤在壹定程度上刺激了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國家也加大了對養豬的扶持力度。此外,大型養豬企業根據自身發展戰略目標的要求,不斷擴大規模,增加能繁母豬數量。據分析統計,與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能繁母豬增加10頭。
2011下半年行情利好期間,獲得壹斤肉所需的飼料成本遠低於售價。因此,從2011下半年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生豬平均出欄重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生豬正常出欄重量為105-165438。因此,單豬豬肉供應量的增加也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2012上半年豬價的持續下跌。
2.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
從國內外宏觀經濟來看,出口不暢、經濟增長乏力、通脹壓力持續、企業利潤下滑、居民增收困難等因素的存在,導致2012上半年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較大,進壹步影響了國內豬肉消費欲望和能力。
為平抑肉價上漲,減緩CPI上漲壓力,2011年中國從國外進口了大量凍豬肉和凍豬內臟,從5438+0年6月到5月,據海關統計,進口國外豬肉超過1萬噸,中國還與英國政府簽訂了凍肉進口協議。大量進口凍豬肉和凍豬內臟在壹定程度上增加了豬肉供應,同時也拉低了國內豬肉價格。
3.消費淡季的影響。
2012春節後,豬肉消費進入傳統淡季,加上天氣轉暖,消費減少,供大於求矛盾突出。豬價隨著氣溫的升高在低位震蕩(14元/斤)。
第三季度穩步增長的原因
鑒於1-2季度生豬價格下跌嚴重,國家啟動三級響應機制,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並於6月初在全省啟動豬肉收儲,凍肉收儲調控效果顯現,壹定程度上促進了生豬價格的回升。
8月底至9月,隨著天氣氣溫的降低和高校陸續開學,“狀元宴”增多,豬肉需求明顯增加。此外,8、9月份為生豬“淡季”,出欄量相對減少,受供求關系影響,導致豬價上漲。9月份以來,生豬價格基本穩定,生豬平均收購價格連續四周維持在14.60-15.00元/公斤左右。因為今年生豬整體供應量比去年大幅增加,所以豬價穩中有升。
第四季度,生豬市場保持平穩上漲態勢。
第四季度,尤其是中秋節和國慶節期間,天氣轉冷。5438年6月+2月傳統臘肉旺季,生豬需求增加,價格穩中有升。但由於前期生豬出欄量增加,出欄充足,生豬拋售,生豬價格平穩波動,價格基本維持在16元/公斤。
二、預測2013生豬價格走勢。
2013受生豬市場周期性規律影響,國內大型養豬企業快速擴張,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增加;我們預測2013年養豬效益不會比2012年好;生豬價格整體走勢與2012類似,呈“V”型走勢。進入新的壹年,受春節期間消費增加的影響,春節前後價格會有壹定程度的反彈,但春節後會有所回落,壹季度末正式進入下行通道,預計5-6月份達到全年最低價。三四季度可能會穩中有升。預計2013年生豬價格整體不會高於2012年。如果沒有大的疫情,沒有國家調控政策的變化,沒有重大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預計豬價將在14-17元/公斤附近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