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羊肉味甘性溫,有壯陽、禦寒生熱、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羊肉粥能補氣血,補虛損,暖脾胃,是冬季對抗慢性胃炎的最佳食療選擇。
1,羊肉涼粥
適用於氣血虧虛、畏寒肢冷、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或萎黃、心悸失眠、舌淡脈弱等患者。
制作方法:羊肉300g(洗凈切碎),大米150g,生姜50g,花椒10g,加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熬三個小時,早晚各吃壹次。
2.羊肉補充粥
適用於中氣不足、神疲乏力、精神萎靡、飲食無味、舌淡苔白、脈弱、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子宮下垂等患者。
制作方法:羊肉250克(洗凈切碎),山楂30克,山藥25克,水適量。羊肉文火煮時,取出山楂,加入糯米300克,文火煮粥,分六次食用,早晚各壹次。
3、羊肉健脾粥
適用於脾胃虛寒、厭食、腹脹、乏力、便溏、嘔吐呃逆、舌苔淡、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結腸炎等患者。
制作方法:鮮羊肉250g(洗凈切碎),大米200g,薏米30g,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做成粥,再用適量的鹽、姜、胡椒、花生油調味,分早、中、晚三次食用。
二、鴨粥
鴨肉性寒,性涼,味甘鹹,彌補了不足。養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活血,養胃生津,止咳自警,消螺積滯。
1,鴨粳米粥
做法:先將蓮子泡好,鴨肉用鹽和老酒(或紹興黃酒)腌制後放入冰箱冷藏兩小時左右,再用少許油炒鴨肉瀝油,或煮鴨湯,加入粳米和蓮子煮粥。煮好後撒壹點蔥花。
功效:與鴨肉汁、粳米同煮,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功效。
2.海參鴨肉粥
材料:粳米100克,海參100克,鴨肉100克。
輔料:香蔥5克,鹽2克,精制豬油5克。
做法:海參洗凈,切成細丁;將鴨胸放入燒開的鍋中,稍微撈出,切成丁;粳米洗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取出瀝幹;用冷水煮壹鍋,放入粳米、海參丁、鴨丁,煮至肉熟。加鹽、蔥花、豬油調味即可食用。
第三,牛肉粥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但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牛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氨基酸和礦物質元素,具有消化吸收率高的特點。
1,蘿蔔絲牛肉粥
材料:100克牛肉和1個蘿蔔。
輔料:油少許、鹽少許、胡椒粉2g、蠔油少許、1勺醬油、生粉適量、姜2片、香菇4朵、1蔥、1杯米飯、1勺料酒。
做法:先用大米煮粥,邊煮粥邊處理其他材料。牛肉切片,加入料酒、鹽、胡椒粉、蠔油、生抽、姜和玉米澱粉,攪拌均勻,略腌。水發香菇3-4個。蘿蔔切絲,蘑菇切絲,洋蔥切碎。加入蘿蔔絲和蘑菇。蘿蔔絲要在飯壹煮好就加進去,不容易煮到飯太爛。加入油和壹點鹽,油會使大米凝膠。將生牛肉用文火煮至蘿蔔變軟,粥變稠,滾三分鐘,最後調味加些醬油上色。肉壹燙就熟了。關火後撒上蔥花。
2、牛肉蘑菇粥
材料:大米100g,熟牛肉適量,香菇適量。
輔料:生菜、鹽。
做法:準備米飯,洗好的香菇,牛肉。把牛肉切成小塊,把壹些蘑菇切成小塊,在上面留兩三把十字刀。淘米。將洗好的米放入砂鍋中,加足水,蓋上蓋子,小火煮壹會兒,再用大火煮。煮沸後,轉小火慢燉。做菜的時候要經常攪拌,防止鍋濺出來。煮到米飯開始變稠,加入牛肉。加入蘑菇,攪拌均勻,繼續小火煮。生菜洗凈切絲。煮到米湯變得濃稠均勻,加入生菜。加入壹些鹽調味。關火,攪拌均勻。吃的時候可以倒幾滴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