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鰻
鱗翅目(Lepidosteus platystomus)是壹種外來入侵物種,原產於北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從墨西哥到佛羅裏達的沿海河流和河口,密蘇裏河和俄亥俄河的下遊,甚至尼加拉瓜的兩個湖泊。
黃鱔的卵毒性很強,不能食用。成年雀鰻是壹種大型食肉性兇猛魚類,它會攻擊遇到的所有其他魚類。和吃人的鯧魚壹樣,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壹。
簡介
雀鱔,俗名鱷魚,短嘴鱷魚火箭。原產於佛羅裏達和墨西哥。黃鱔因其顏色鮮艷、體表有花紋、造型奇特而成為世界上罕見的淡水觀賞魚。自然苗又少又貴,市場供不應求。在中國,鰻魚是從國外進口的。
宏觀特征
黃鱔體長40~50厘米,自然水域野生種可達3米。它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物種。管狀的。頭吻扁平,上下頜骨凸出較長,有牙齒,酷似鱷魚的嘴。皮膚上覆蓋著菱形的硬鱗,皮實,鱗片厚。背鰭和臀鰭短,遠離頭部,位於尾柄前方,上下對稱,形狀大小相似。腹鰭居中。
體色為青灰色,體表布滿深色條紋。身體顏色標記和頭部形狀因品種而異。
餵養條件
黃鱔適應性強,生長快,需要在大型水族館中飼養。水質要求中性或堿性硬水,水溫18~30攝氏度,但能適應低溫低氧條件。這條魚在水中用鰓呼吸。當水中缺氧時,它把長長的喙伸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氣,因為它有許多間隔。我喜歡小魚小蝦之類的活的食物,我也吃肉和魚。
分類
長鼻雀鰻,也被稱為長鼻鱷和蜻蜓目龍,原產於墨西哥和美國南部的河流中。這種魚身體強壯,能在20-28度的水中很好地生存。長吻黃鱔體長可達1米,所以要養在1米以上的水族箱裏,否則會影響體態!魚的嘴在年輕的時候很容易破,所以釣魚時要非常註意。
短鼻雀鰻又名短鼻鱷、腹鱷,多生活在密西西比河,體長超過1.5m,僅次於巨骨舌魚。
寬嘴雀鱔又叫寬體短吻鱷,比以上兩種短吻鱷強壯得多,吃得多,長得快,好養!
記錄
用桿子釣到的鰻魚世界紀錄是279磅,是比爾·富爾瓦德(Bill Fulvard)於1951年在德克薩斯州釣到的。
2012年8月,季先生在中國青島李滄水庫釣到壹條長約90厘米,重16.5公斤的鰻魚。
危險
雀鱔是壹種肉食性淡水魚,食量很大,性格非常兇猛。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壹,很少出現在上海黃浦江流域。據專家分析,這種魚在我國已作為觀賞魚引入,這條雀鱔很可能是從家庭寵物中放生的。
資料顯示,該魚天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如果任其在當地繁殖,會對當地漁業造成很大危害。種群極有可能危害當地漁業資源,造成物種入侵。其他地方也做過實驗,壹個魚塘放養了1-2只雀鱔。半年後,壹個池塘的魚都被咬了。
和“吃人鯧魚”壹樣,雀鱔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殺手”,現在大部分生活在美國和西印度群島的熱帶河流中。據報道,鰻魚是壹種頂級的有毒魚類。它和河豚壹樣,在排卵期會產生劇毒物質,人吃幾口就會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人們在捕獲這種魚後千萬不要吃它。
市民盡量不要將其作為觀賞魚飼養,絕對禁止食用和放生黃鱔,以免給自身和當地水產養殖帶來危害。如果市民在野外發現這種魚種,可以聯系市漁業部門,確定這種魚種在野外的數量等信息,及時遏制外來有害物種對當地生態的負面影響。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黃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