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寫端午節的時候,包好的粽子開頭要寫端午節。

寫端午節的時候,包好的粽子開頭要寫端午節。

今年的端午節

過了端午節,壹定要有粽子!今天姐姐在教我包粽子!看啊。。。。。。

妳必須做好包粽子的準備。原來我姐準備泡糯米3個小時,同時還買了宗野,讓我大吃壹驚。

我把米飯放在葉子裏,但是米飯灑了壹桌子。我非常生氣。姐姐對我說:“妳要把葉子做成三角形,然後把米放進去!”"

於是,我又按照姐姐說的步驟做了壹遍,按在了米飯上,嗯?妳旁邊那個盤子中間是什麽?原來是肉餡!我在糯米中間挖了壹個小洞,把肉餡弄圓,塞進糯米裏,讓它加入糯米的行列。怎麽才能封上?我看到了妹妹,明白了壹切。

我把翻過來的葉子壓下去,用繩子捆緊。成功了!我按照之前的方法打包了很多。現在該做飯了。首先,燒開水,然後放下粽子。

過了壹會兒,粽子熟了。我們四個人坐在桌邊吃粽子。

我解開繩子,想把葉子摘下來,可是壹碰就燙了。妹子看到了,笑了。我吹了又吹,吹走了熱氣。我又小心翼翼地掀開葉子,吃著自己親手做的美味粽子——白白胖胖的糯米,壹個個鮮嫩的肉餡裹著鮮汁,不油不膩,還很有嚼勁。感覺真好!

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嘴裏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想著唐代詩人杜甫寫的詩:宮裝亦名,端午榮幸。香絲紡成細葛藤,柔風吹來,白如新雪。來自天堂,雨露,只是在炎熱中,穿上它清涼無比。宮裏衣服的長短全都與頭腦結合在壹起,我將終生背負皇帝的款待。

這真是壹個快樂的端午節!端午節的活動真多!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非常流行的盛大節日,但在中國南方和北方都有端午節的習俗。但是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其特色。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端午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包壹種“中山鹿豆棕:壹根手臂粗細的圓棍,用新鮮的竹葉紮著,裏面有配料,有鹹粽子,也有甜粽子。甜粽子有蓮蓉、紅豆蓉、栗子蓉、棗泥:鹹的,就是臘肉、燒雞、蛋黃、幹的。.......

解開藤蔓,剝開粽子的葉子。紅粽子藏在甜甜的粽子裏,鹹粽子裏的白粽子都冒著熱氣,散發出獨特的蒸棕香味。兩個粽子壹起放在壹個盤子裏,活塞上有兩顆閃閃發光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剔透,散發出濃郁的糯米香味,很有幫助!我最喜歡甜食的是波爾多那樣的甜粽子。在端午節期間,我總是給我的親戚和朋友壹大包粽子。其他人也把它們送給我們作為感謝。所以端午節那天,家裏總是會從月經和外婆家帶來吃不完的粽子。

西施看著郵局大樓前的發動機,對端午節想了很久。鼓勵的時候打雷,動物頭上的雪是輕微的。它沖破人傑地靈,躍過驚濤駭浪,爭取鳥兒飛回來。龍剛不相信項刀,所以他贏得了冠軍。這是唐代趙露寫的壹首詩《人種的交叉》。突出了賽龍舟的宏觀場景。但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龍舟”。端午節那天,村裏會組織壹個小型的“龍舟”比賽。每家每戶的壯漢都要參加,女方斜在壹邊,只看。五六條狹窄細長的船,前面有壹個大龍頭。十幾個人坐在壹起,奮力向前劃槳,力爭第壹個到達終點。雖然雨下得像針紮壹樣,船上的人都濕透了,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沒關系。在這個關鍵時刻,贏得比賽很重要...劃龍舟的男人們中午會聚在村裏的大祠堂裏吃壹頓豐盛的龍舟飯,我們村的女人沒有參加,所以不知道具體是什麽菜,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裏的“龍舟”太幼稚了!對我來說根本不夠。要看電視直播,不折不扣的龍舟賽。廣闊的江面上,20多條“傳統龍”參賽。長長的龍舟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個子。中間是鼓手,前面的人在加油,聲音大,霸氣。權力和威望,震撼...下雨了,河水洶湧。在這裏,男人勇敢堅強,這很棒!在北方,“挑龍舟”的習俗並不常見,因為北方沒有南方那麽多的河流,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沒有南方那麽轟轟烈烈。這是我家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

家鄉的端午節,妳給了我多少歡樂和喜悅!端午節粽子香,龍舟響,應聲蟲雙!端午節所揭示的是地道的鄉愁,是壹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敬仰和贊美。吃著地道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壹番滋味。

2010又壹個新的端午節來了。我帶著向往、期待和激動向妳問候。端午節印象

我出生在離成都只有80多公裏的壹個小村莊。我在山區長大。在我的印象裏,我們那裏端午節壹定要喝雄黃酒(第壹年中藥雄黃泡在酒瓶裏,第二年端午節可以用),小孩子要在額頭上抹點雄黃酒。同時,當天中午要在家煮鴨蛋。記得小時候我們每年都要吃兩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很少有機會吃雞蛋。那時候我很喜歡這個節日,因為我不僅可以吃鴨蛋,還可以吃粽子。雖然我從小沒見過我媽包粽子,但我和我姐也沒少吃過。每年,我們都吃我奶奶送的。

記得我家剛蓋完房子的那壹年,因為家裏所有的積蓄都用光了,還欠了很多債,父母只好從攢錢開始。那壹年,老婆也去姨媽家度假,我肯定吃不下。結果鄰居阿姨特意給我們兄妹送了幾張。從此,我對粽子和鴨蛋百吃不厭。即使是現在,我也喜歡吃這兩種食物。條件好的時候,。我有能力買我喜歡吃的東西。也就是去年,我壹個蘇州的朋友結婚了,第壹次去她家真正的看粽子,因為他們結婚的時候在那裏有個吃粽子的習慣。

還有壹次,是在我生日那天,我壹個人在外地學習。那天真的很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買了壹些粽子和鴨蛋,同時邀請同學壹起吃。他們還嘲笑我,說過這樣生日的人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還說我小氣,沒請他們吃大餐。今天是我的生日,但是我不能吃粽子,雖然好吃的太多了。

學生作文:小時候過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壹個盛大的民間節日。粽子、茶蛋和艾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端午節提前壹周就興奮了,因為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那時候生活單調又苦,根本吃不下東西。說起粽子,不僅好吃,在包粽子的過程中也很有趣。每年端午節到了,頭壹天晚上我媽就跑去做壹鍋糯米飯,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媽壹起包好。粽子的綠葉用糯米和大棗包裹,然後放在大鍋裏煮3、4個小時。之後,我媽把粽子泡在兩個準備好的桶裏,放涼後小心翼翼地撥開竹葉,咬在白嫩的糯米上,紫棗就冒了出來。

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把山上采集的艾葉貼在門上,說是為了辟邪。我們的孩子只是跟風,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那天早上,媽媽起床後,用五顏六色的絲線纏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以後會壹直戴著。據說我們可以驅除疾病和邪靈。其實在我心裏,這些五顏六色的絲線就是我心中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還花壹些錢給他們的孩子買香包隨身攜帶。我媽媽用小布片自己做的,裏面塞滿了棉花和香草。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很開心。

童年假期的回憶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比現在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