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丹參的功效很多,有壹種丹參比當歸、地黃、芍藥、川芎更勝壹籌。中老年朋友最怕血管堵塞。只要血管暢通,就是保證人體健康的基礎之壹。當血管出現異常時,如血脂升高、血管彈性差、血管堵塞等,都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壹定的危害。所以說到血管堵塞,中醫常說的疏通血管的幾種中草藥,除了三七,大家都很熟悉,就是丹參。
丹參藥用歷史悠久,被列為《神農本草經》上品,用於“治心中邪氣,昏腸鳴如流水,積寒熱,消癥候,解悶益氣。”《名醫別錄》補充道:“養血除心,慢性疾病,氣滯,強腰脊柱,足癱,清熱除風邪。”兩書除了益氣養血之外,重在祛內外邪。丹參在治療婦科病中的應用在《婦識論》中有所描述:“四物湯可治婦科病,不論分娩前後水量多少。丹參粉唯壹的味道和適應癥壹樣。蓋丹參可破淤血,補新血,安胎,死胎,崩中帶下,調通經絡。”從此,丹參“四物之力”的美譽流傳下來。
綜上所述,丹參在古代本草中的功效可以概括為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心瀉火、涼血消癰、平肝熄風。現代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也表明,丹參具有保護腦組織、調節神經遞質紊亂、促進成骨細胞分裂增殖、抑制細菌的作用。
丹參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無毒。丹參雖然沒有毒性,但如果在臨床配伍中使用不當,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南北朝時,陶弘景在《本草筆記》中記載丹參“怕鹽水,反藜蘆”,這是最早記載的丹參配伍禁忌,壹直沿用至今。清代王昂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丹參忌醋或忌與酸性食物同食。他認為這兩種食物的性質和味道相似,功能不協調。將它們壹起服用會降低丹參的功效。
另外,在現代臨床應用中,丹參不宜與環磷酰胺、氟尿嘧啶、阿糖胞苷等抗癌藥合用,因為動物實驗表明,這種配伍可促進惡性腫瘤的轉移。同時,不得在同壹容器內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
隨著丹參藥物使用的增多和適應癥的擴大,不良反應的報道也越來越多。以下幾類人其實不適合服用丹參。
明代苗希雍《本草經疏》記載,丹參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月經過多而無瘀血者禁用,孕婦慎用,這是第壹次限制丹參的使用。
清代張路在《本馮靜元》中記載丹參“氣平則墜”,“有假大便者宜忌之”。
有些心臟病患者,如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後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阿司匹林等,以防血栓形成。如果同時還服用復方丹參片,會引起凝血功能障礙和出血,所以復方丹參片不宜與抗凝血藥物同時服用。
復方丹參片和復方丹參滴丸廣泛應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的防治。這兩種藥雖然名字看起來很像,但應用和療效完全不同。
1,不同的制造工藝
復方丹參片的主要成分是丹參、三七和冰片,是將生藥直接粉碎後壓片而成。復方丹參滴丸是在復方丹參片處方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精制而成的滴丸。
2、有效成分不同
復方丹參片的有效成分是丹參酮,復方丹參滴丸的有效成分是丹參素。丹參素比丹參酮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更強的藥理作用。
3.不同的給藥途徑
因為劑型不同,復方丹參片只能口服,復方丹參滴丸可以口服,也可以舌下含服。
4.治療效果不同。
復方丹參片只能口服,經消化道吸收,藥效緩慢,不能緩解心絞痛,只能作為冠心病常規用藥。復方丹參滴丸可以口服,也可以舌下含服。舌下含服時,藥物通過舌下粘膜直接吸收,避免了吞咽引起的肝臟首過效應和藥物在胃中的降解損失,藥物濃度高,起效快。
需要註意的是,這兩種藥物不能同時服用,以免重復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丹參有活血的作用,故孕婦、經期婦女、出血患者禁用,寒凝血瘀致胸痹者不宜服用復方丹參片。部分患者服藥後可能出現胃部不適,建議飯後服用。為了保證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議患者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
丹參作為常用中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使用歷史。丹參已被公認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特別是在治療冠心病、中老年腦血管疾病、各種類型的心力衰竭和小兒肺炎方面。丹參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應註意配伍禁忌和適宜人群,並註意遵醫囑合理使用。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大V創造營##39健康超級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