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麽事甜菜?
這就是甜菜 甜菜古稱忝菜,屬藜科(Familia Chenopodiaceae)甜菜屬(Genus Beta)。甜菜種內又分為野生種和栽培種。甜菜野生種的種類多且分布廣,分類亦不統壹。栽培甜菜有4個變種,分別為葉用甜菜、火焰菜、飼料甜菜、和糖用甜菜。葉用甜菜(Beta vol.garis L.Var.Cicle),俗稱厚皮菜,葉片肥厚,可食用。葉用甜菜大約是在公元5世紀從阿拉伯引入我國,主要在長江流域及黃河流域種植。火焰菜(Beta vulgaris L.Var.craenla Alef.),俗稱紅甜菜,根和葉為紫紅色,塊根可食用,因此也稱食用甜菜。目前在前蘇聯等國仍有較大面積種植。飼料甜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e),專門作為牲畜飼料的作物,其塊根產量較高,產可達4000~5500公斤。但飼料甜菜的塊根含糖率較低,通常僅為5~10度。目前在歐洲種植面積較大,且有專門的育種機構從事飼料甜菜品種的選育工作。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 L. Var.saccharifera)俗稱糖籮蔔,塊根的含糖率較高,是制糖工業的主要原 料,因此也是甜菜屬中開發利用最為充分的栽培種。 壹、糖用甜菜 甜菜作為糖料作物開展科學研究,是從18世紀後半葉開始的,至今僅有200多年。而我國種植甜菜的歷史則更短。據吏料記載,我國是1906年開始引入糖用甜菜種子在沈陽市首先試種,並於1908年建成第壹座甜菜機制糖廣—黑龍江省阿什河甜菜制糖廠。而後,1916~1921年在我國華北的部分省區引種試種成功。1936~1940年又在新疆、甘肅、陜西等西北地區相罐引種成功。新中國建立初期,甜菜種植面積達到23萬畝。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我國甜菜種植省自治區達10余個,面積達650萬~850萬畝。全國有甜菜制糖廠近90座,年生產砂糖120~180萬噸,約占全國砂糖產量25%。甜菜主產區集中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內陸或邊疆省區,它對發展當地的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後壹段時間內,由於農業結構調整,甜菜種植面積可能有所下降。因此今後甜菜生產和科學研究發展的重點仍將是以穩定甜菜含糖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主。近50年以來,我國自育並經審定的甜菜新品種110多個。由於我國甜菜種植區域東西跨度大,生態條件不同,所以目前在生產中推廣的甜菜品種仍有近20個。現介紹正在推廣且種植面積較大的品種。 二、甜菜開發利用及前景 甜菜渾身都是寶。甜菜的主要產品是糖。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食品工業,飲料工業和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除生產蔗糖外,甜菜及其副產品還有廣泛開發利用前景。 1.甜菜莖葉的利用 甜菜的莖葉是理想的多汁綠色飼料,除含有牲畜所需的壹般營養物質外,還富含胡蘿蔔素,能補充飼料中的甲種維生素之不足,增加其乳制品中甲種維生素的含量。其營養成分見表14-2。甜菜莖葉還可以作為肥料還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中有機質含量。 2.菜根的利用 甜菜的塊根水分占75%,固形物占25%。固形物中蔗糖占16%~18%,非糖物質占7%~9%。非糖物質又分為可溶性和不溶性兩種:不溶性非糖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原果膠質和蛋白質;可溶性非糖又分為無機非糖和有機非糖。無機非糖主要是鉀、鈉、鎂等鹽類;有機非糖可再分為含氮和無氮。無氮非糖有脂肪、果膠質、還原糖和有機酸;含氮非糖又分為蛋白質和非蛋白質。非蛋白非糖主要指甜菜堿、酰胺和氨基酸。甜菜制糖工業副產品主要是塊根內3.5%左右的糖分和7.5%左右的非糖物質以及在加工過程中投入與排出的其它非糖物質。 ①甜菜粕。在制糖過程中,甜菜塊根經切絲浸提後所剩殘渣加工成為甜菜粕。通常每加工1噸甜菜塊根便同時生產出0.9噸甜菜粕。甜菜粕中含有93%的水分,7%左右的幹物質。幹物質中含有豐富的各類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養豬、養牛理想的飼料。其含量見表14-3。甜菜粕經雙螺旋(或單螺旋)壓榨機壓榨後再經過烘幹制成幹燥的甜菜。 幹粕。由於甜菜幹粕碳水化合物含量、澱粉值和可消化養分總量高,故可作精飼料。且因蛋白質少,發熱量高,與高蛋白的精飼料及粗飼料壹起使用可調節高蛋白營養平衡,其味道甘美,是養牛業的理想飼料。使用時應先加水浸泡,否則易引起牲畜腹脹。為提高甜菜幹粕的營養價,可在幹粕內添加廢糖蜜及其他營養成分,制成糖蜜型或營養型甜菜顆粒粕。甜菜顆粒粕是利用甜菜幹粕進壹步經過加工制成的。其營養成分和使用價值與甜菜幹粕相同,但更便於包裝運輸和管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甜菜顆粒粕的生產發展較快,年產量已達到10多萬噸。目前國內的甜菜制糖廠大多配有甜菜顆粒粕生產線。 ②果膠的生產及利用。甜菜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由於不溶於水,故在浸糖過程中不移入糖汁中而留在廢粕內。蛋白質、灰分、皂素等大多也殘留在廢粕內。唯獨果膠質處於與纖維素化合狀態,在壹定溫度和酸性或堿性條件下,能水解成可溶性的水果膠質,進入糖汁後,成為影響清潔和結晶的有害物質。因此在制糖過程中,通過控制浸糖溫度,可使90%以上的果膠留在甜菜粕中。從甜菜粕中提取果膠的工藝較簡單,即將甜菜粕加溫、水解,再使果膠質與廢渣分離便生產出初級果膠質。初級果膠質與水泥、石膏爐灰渣混合,便可生產出泡沫矽酸鹽制品,達到建築行業對保溫隔熱材料的技術要求,從而成本較低。該項技術工藝簡單,易於操作且有利於環保,前景很好。 ③廢蜜的生產及二氧化碳的利用。在制糖過程中所產生的低度糖蜜,不能再返回煮糖,此類糖蜜稱之為廢蜜,其產量為甜菜加工量的4%左右。壹是生產發酵制品 凡是用澱粉作為原料所生產的發酵制品,絕大部分可以用廢蜜制取。由於廢蜜價格低,產品產值 高;經濟效益好,因此目前我國的甜菜制糖廠均利用廢蜜生產發酵制品。主要產品有:酒精、有機溶劑(如丙酮、丁醇和乙醇等)、甘油、酵母、谷氨酸、味精、檸檬酸等。二是作飼料 由於廢蜜中含有糖分、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及壹些微量元素,可用做作牲畜飼料。如有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牛泌乳提高乳量、促進新陳代謝和體質發育等。 三、其他類型甜菜 1.飼料甜菜 (Betavvlgarls L.Var.Cicle)它是Beta屬普通甜菜組中普通甜菜的4個變種之壹。飼料甜菜是壹種專門作為養牛、養豬用的飼料作物,塊根的含糖率較低,通常僅為5~10度,但產量較高,可達到60~80噸/公頃。在歐洲栽培面積較大。且有專門的飼料甜菜育種機構從事飼料甜菜品種的科學研究工作。為避免使甜菜制糖廠蒙受損失,歐洲壹些國家規定飼料甜菜與糖甜菜的根皮顏色要有所區別。因此飼料甜菜育種工作者將顏色基因導入到飼料甜菜的根皮中,使目前我們看到的飼料甜菜的塊根具有各種顏色,如淺紅色、淺粉色、金黃色、淺黃色等。 飼料甜菜塊根多為圓柱型,三分之二以上在地上部。葉片數較少。根溝淺,光滑,收獲時帶土少。由於塊根中除含壹定的糖分外,還含有維持家畜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礦物鹽類,故它是壹種營養價值較高的多汁飼料。它作為飼料作物,在我國有較好的開發前景。特別是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的消費量將大幅度提高,必將帶動乳牛業的發展,因此飼料甜菜開發前景廣闊。此外,飼料甜菜還是不可多得的遺傳資源。利用其良好的根形通過與糖甜菜雜交選育光滑根育種(球形根育種),或利用其豐產性基因選育豐產性材料。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的研究機構。國內僅有個別地區有少量種植。品種皆引自國外,以前蘇聯的為主。 2.葉用甜菜 (Beta vvlgarls L.Var.Cicle)俗稱厚皮菜。葉片肥厚,葉部發達,葉柄粗長。具有較強的抗寒性及耐暑性。它可作為蔬菜食用或作為草藥及飼料。 葉用甜菜是由近東地區的沿海甜菜(Beet maritima)中分離出來的,後來傳入歐洲、印度、中國等。它是最早馴化栽培的壹種甜菜,有人認為大約在4000年前,在美索布達米亞,第壹個葉用甜菜原始類型便被栽培了。大約在公元五世紀從阿拉伯引入我國。在我國葉用甜菜主要分布在長江、黃河流域及西南地區種植。中國的葉用甜菜現已初步被劃分為5種類型:白色葉用甜菜、綠色葉用甜菜、四季葉用甜菜、卷葉葉用甜菜和紅色葉用甜菜。目前,葉用甜菜在個別地區仍作為蔬菜栽培。此外葉用甜菜由於具有抗褐斑病性、抗逆性,所以在糖甜菜或飼料甜菜育種中常被利用。然而,葉用甜菜其他的經濟潛力尚有待研究、開發。 3.食用甜菜 (Beta vvlgarls L.Var.cruanla Alef.) 俗稱紅甜菜。根和葉為紫紅色,因此也稱火焰菜。塊根可食用。類似大蘿蔔,生吃略甜,可作為配菜點綴在涼拌菜中,或作為雕刻菜的原料,顏色非常鮮艷;也可做湯類菜。前蘇聯的許多國家作為壹種蔬菜仍有較大面積的種植。此外還可作為觀賞植物。食用甜菜其他的經濟潛力尚有待研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