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高產洋蔥種植方法
第壹,培育壯苗
壹般以9月底至10中旬播種育苗為好。宜選擇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排灌方便的未種植過蔥、蒜的新土地。播種前要精心整地,施足肥料,平床開始播種。播種前用溫水浸泡24小時,晾幹後與碎土混合均勻播種。每畝苗床播種70-75克。播種後,用細土覆蓋表面,然後用雜草覆蓋,防止雨水侵蝕和陽光直射。覆草後噴稀糞水,並在畦沿四周撒驅蟲藥,幼苗出土後清除被覆蓋的雜草。苗期每隔5-6天淋壹次稀釋腐熟的糞肥,苗期40天左右即可移栽。
第二,選地施肥
洋蔥不宜連作,種植地點應選擇前茬種植茄果類、瓜豆類和晚稻的基地,尤其是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新開墾的土地。
種植前每畝用石灰25公斤消毒土壤,用優質腐熟土雜肥1500-2000公斤作基肥。種植畦面時,畦面寬度為80-100 cm,畦面高度為25-30 cm,畦面土層要松、細、平。
第三,科學殖民
壹般是6月中旬5438+01到2月上旬1,這樣幼苗就可以種進去了?大寒?在快速成長之前,免於凍傷。
種植規格為:株距10-12cm,行距14-16cm,種植深度2-3cm,每畝種植8000株左右。種植後,澆足根水,以利於成活。
第四,適時追肥
移栽後七天,施稀人畜糞壹次,以後每隔7-8天施壹次燒土或優質土雜肥,促進生根,增強抗寒能力。
嚴寒季節,洋蔥苗生長緩慢,可暫緩追肥。到第二年2月底,鱗莖進入膨大期,應再施1-2次肥,每畝施尿素10-12公斤,硫酸鉀5-6公斤。
3月下旬鱗莖迅速膨大,每畝施腐熟人糞1250 kg,采收前25天停止施肥。
五、合理澆水
洋蔥喜濕,忌漬。前期苗小,溫度低,需水量少。只要保持邊界土壤濕潤。
暖春過後,氣溫越來越高,洋蔥生長速度加快,大量鱗莖形成並進入膨大期,需要更多的水分,需要澆透。但春季雨水較多時,要及時排水溝,防止田間積水。
采收前10天停止澆水,以利於采收,避免含水量高、耐貯藏的鱗莖。
不及物動詞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洋蔥常見的病害有軟腐病和莖腐病。
(1)施用腐熟肥料,防止肥料攜帶細菌。生長期應控制氮肥用量,氮、磷、鉀配合施肥。(2)鱗莖形成期間註意及時排水,避免長期積水。⑶發病前用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和405福星EC 8000倍液交替噴灑。
七、適時收獲
當植株葉片逐漸變黃,基葉開始幹枯時,洋蔥已經停止生長和膨大,應及時采收。采收時,切掉洋蔥苗,盡量不要損傷洋蔥頭,以方便儲存和運輸。
如何給洋蔥追肥
1.洋蔥緩苗期追肥:
洋蔥種植15~20天後,應緩慢施入苗肥,為根系的持續生長補充養分,為即將開始的地上部生長做準備。尿素5~6公斤/畝,撒施後澆水,以利於吸收利用。
2.洋蔥萌芽期追肥:
壹般在洋蔥種植後30天,此時應追肥,加強營養生長,保證地上功能葉的生長。因為葉片中營養體的大小與以後鱗莖的大小密切相關;前期促進葉片生長是為後期鱗莖的肥大和生長奠定基礎。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5~6公斤,硫酸鉀5公斤。
3、第壹階段洋蔥追肥:
洋蔥植株長到8~10管狀葉後,鱗莖開始膨大,追肥要施壹次。追肥應以鱗莖膨大生長中期為主,鱗莖肥大生長初期不宜施氮肥過多。鱗莖膨大生長後期會怎樣?貪心?並影響收成。
洋蔥移植技術
適時種植洋蔥,避免重茬,每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4000-5000斤,磷酸二銨40-50斤,硫酸鉀30斤。將土地平整成邊框,邊框的寬度取決於塑料薄膜的寬度。覆膜前澆水,滲水後噴灑33%田間除草劑150 ml。覆膜後種植前按16 cm?16厘米行距打孔。選擇苗齡55-60天、株徑5-8毫米、株高20厘米、真葉3-4片的壯苗進行種植。壹般適宜種植時期為165438+10月1至10,適宜種植深度為1 cm左右。壹般每畝種植22000 ~ 24000株。
田間管理後,可讓秋播洋蔥自然越冬,土壤凍結前澆壹次凍水,次年澆壹次綠水,隨水施速效氮肥,促進幼苗早期生長。鱗莖進入膨大期,澆水頻率會增加,壹般7-10天壹次,保持土地濕潤,采收前10天停水。鱗莖膨大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每畝追肥15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或30公斤三元復合肥。註意,最後壹次追肥應在收獲後30天以上。
病蟲害防治洋蔥易患霜黴病、紫斑病和銹病。霜黴病、紫斑病在返青後每畝用40公斤噴灑75%百菌清600倍或25%甲霜靈800倍即可防治。用12.5%沃李國20g加40kg水噴灑,每天壹次,分2-3次進行,可防止銹病發生。地面蛆蟲可選用天諾線網1 kg和細土15-20 kg,混合均勻後撒布根際覆蓋土。樂果1500倍液噴霧可防治大蒜薊馬。
洋蔥為什麽分叉?
許多地區種植的洋蔥有兩個葉鞘和兩個鱗莖,生於鱗球中,俗稱洋蔥?發叉?、?雙胞胎。這種產品不能用於出口,嚴重影響了貨物的價值。
壹、分叉的原因
洋蔥鱗莖由厚葉鞘(外面)和葉基部的鱗片(只有葉鞘,沒有葉,裏面)組成。中間是主芽生長點。鱗片底部有休眠腋芽,壹般不發芽。如果腋芽發芽成為單獨的鱗莖,就是分叉現象。
1,種植時苗過大。65438+10月下旬-165438+10月上旬在華北地區第壹年種植時,幼苗鱗莖直徑應為0.3-0.8厘米。由於去年10-11溫度過高,導致幼苗鱗莖過大,壹般在1 cm左右,腋芽通過春化階段萌發,不僅造成提前抽薹,還容易造成分枝。
2、暖冬、暖春去年冬天氣溫高,春天開始得早,導致蔥苗生長期延長,鱗莖過大,腋芽通過春化萌發。
3.種植時覆蓋塑料薄膜的土地,由於地溫升高,生長期延長,容易發生分叉。
4.苗期過量施用氮肥洋蔥苗期過量施用氮肥,幼苗生長過快,也會導致分叉。
5.蟲害在幼苗期吃主芽,導致兩個以上腋芽萌發。
6.用化肥燒苗,施化肥,主芽被燒死,導致腋芽萌發。
7.種子問題用分叉的鱗莖做鱗莖的種子有壹定的遺傳性,生長後容易分叉。
二、防叉技術
1,種植時,將鱗莖直徑0.8厘米以上的幼苗除去。
2.耕地施肥要註意氮磷鉀配合施用,避免氮肥偏施。
3.使用塑料薄膜覆蓋時,適當使用較小的幼苗。
4.苗期及時噴灑15%安踏40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等害蟲。
5.施化肥時,要註意不要灑到葉鞘裏。
6.使用高質量的種子。
7.對於春天發現的有叉子的植物,可以用竹子做的刀從中間鏟除壹個叉子,保留壹個。在生長期用1/10000溶液噴施天然蕓苔素內酯-碩豐481-2次,可促進生長發育,植株仍可長成正常鱗莖。
8.分叉的植株如果包膜磷皮破了,提早收割,還是可以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