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互為促進下,當地政府在園內先後投入巨額資金,開發了青檀寺、壹望亭、園中園、三近書院、匡衡祠等景點,幽谷異洞、奇峰怪石、流泉飛瀑、古木奇樹、碑碣石刻等點綴其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壹體,交相輝映,蔚為壯觀。目前已形成旅遊綜合功能不斷增強和環境設施逐漸配套齊全的旅遊區。而今,古老的棗莊石榴園舊貌換新顏,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正以嶄新的姿態和綺麗的風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遊覽棗莊石榴園,從東向西,穿過高大古樸的冠世榴園牌坊,第壹個景點就是青檀寺。該寺始建於盛唐開元年間,原名為雲峰寺,坐落在楚、漢兩山峽谷之中,因山谷中長滿青檀樹,故改名為青檀寺。如今經過修復、完善的青檀寺,為魯南地區香火最旺盛、發展佛教文化旅遊的名剎聖地。到青檀寺遊覽,壹是觀千年古檀;二是朝佛。領略遠離塵囂的清幽和靜謐。生長在青檀幽谷中的數十棵千年古檀,由於飽經風霜,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歲月的滄桑雕塑成了壹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而寺院內的千年銀杏,雌雄連理,蔭遮廟宇,古意盎然,使這座佛家寺院多了壹縷人間煙火和文化張力。金秋送爽之時,層林盡染,丹霞萬朵,山谷中的紅楓、銀杏、青檀紅黃綠三色交相輝映,倒映在波光瀲灩的青檀湖水之中,別有壹番意境。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構成了古嶧縣八景之首———“青檀秋色”。這裏,是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完美結合令人驚異之地。
在寺院的大雄寶殿後邊,有壹座為紀念民族英雄嶽飛而建於北宋年間的“金界樓”,當地人稱此樓為“嶽飛養眼樓”。樓後蝙蝠溶洞為石榴園內惟壹的天然洞府,堪稱奇觀。新建成的棗莊國際友誼書法碑廊依山傍水,掩映綠樹叢中,融中國古典園林風格和日本和式建築風格為壹體,集中國詩詞藝術和書法藝術之長,是收藏國內外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的寶庫,為石榴園增添了詩情畫意,豐富了榴園景區的文化內涵。聽說,佛教徒憑證明可以免費進棗莊的各大寺廟。
壹望亭聳立於石榴園的制高點上,在“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榴花盛開季節,登亭遠眺,萬畝榴園千壑吐翠、萬株流丹、繁花似錦的壯美風光盡收眼底。棗莊石榴園的精華之處是園中園,園中園是石榴園的發祥地,是萬畝榴園原始風貌保存較完好的園區。這裏三面環山,古木濃蔭,曲徑通幽,古樸典雅。據記載,漢丞相匡衡當年從皇家禁苑中引來榴種,逐漸形成今天聞名遐邇的萬畝園林。因為榴園依山傍水,榴樹造型奇特遒勁,且花木枝葉俱美,形成了四季皆宜觀賞的景觀,猶如打開了壹幅風情畫卷,向遊客展示著天地造化與地域文化交匯的神秘魅力。
園中園內的大部分石榴樹的樹齡都在300年左右,榴樹密布,千姿百態,蒼勁奇崛,錯落有致,依山石溪流的地勢而生,形成了曲折蜿蜒之勢,是壹處獨特典雅的組合園林。園內有聖水泉、恩賜泉、滾鍋泉,終年不涸,潺潺流泉,匯成青龍溪。傳說中的石榴仙女偷撒石榴籽於山川,賜福人間,她是榴園的守護神,如今在龍池的北面豎有體態俊美的榴花仙女的雕像。另外,園中園內還有茶社、會議室和別墅區等,是休閑度假和舉辦中小型會議的理想去處。園中園以西壹公裏的兩壁巨石之間,有壹處石屋山泉,根據明代大文學家賈三近留下的文獻資料,在泉邊建起了“三近書院”,再現了賈三近當年舞文弄墨、著書立說的場景,是飄著書香的聖地。榴園南部匡衡祠內,西漢著名經學家、“壹代名相”匡衡鑿壁偷光、發奮讀書的精神,激勵著後人勤學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