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壹個雞蛋需要多少分鐘?
煮雞蛋不宜“固”。蛋白質在64攝氏度時會變性,而雞蛋只能在80攝氏度時凝固。所以雞蛋最好用冷水煮,然後再煮3分鐘。此時的雞蛋呈心形,營養成分最有利於人體吸收。將新鮮完好的雞蛋洗凈,用冷水放入鍋中,煮開後分別計時3、5分鐘,取出冷卻。“3分蛋”,蛋清熟軟,蛋黃剛熟微熟。“5分蛋”,蛋清熟嫩,蛋黃熟而不硬。據營養學家介紹,不同煮制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的時間是不同的。“3分鐘雞蛋”是壹種輕熟的雞蛋,最容易消化,大約需要1小時30分鐘。“5分鐘”雞蛋是半熟的雞蛋,在人體內的消化時間約為2小時;煮太久的雞蛋在人體內需要3個小時才能消化。“五分蛋”不僅軟嫩,而且蛋香濃郁,有益人體營養。美國醫學界曾發表研究報告稱,24個成年人每天吃兩個半熟雞蛋,六周後血脂不升反降,但對人體有益的好膽固醇(HDL)增加10%。煮雞蛋的技巧分為三層:蛋黃、蛋清、蛋殼。蛋黃的凍結溫度為68℃-71℃,蛋清的凍結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候過猛,蛋黃外面凍結溫度低的蛋清會迅速凝固變硬,從而阻止熱量繼續向蛋黃傳遞,影響凍結溫度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變得清澈、熟透、發黃。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硬,不好吃,影響消化吸收。所以煮雞蛋要適當煮熟。首先雞蛋要放入有冷水的鍋裏,然後慢慢升溫。水燒開後,關火兩分鐘左右,保溫五六分鐘,然後取出,用冷水攪拌即可食用。煮雞蛋5個小技巧廚師和老板洛克特裏:雞蛋要在沸水中攪拌6分鐘,這樣蛋黃才能準確地保持在雞蛋的中心。看,客棧老板:雞蛋要先放入水中再煮,但只能在沸水中煮60秒。餐廳老板兼廚師胼胝O:雞蛋要洗凈,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然後放在水中30秒,才可以吃。烹飪作者史密斯: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然後放入沸水中煮4分鐘。埃梅特主廚:先將水放入小鍋中,然後將雞蛋慢慢放入沸水中煮4.5分鐘後再吃。美食評論家Galusman: Emett有最好的煮雞蛋的方法。他說:“蛋白剛剛好,不太硬,蛋黃像奶油壹樣。對我來說,這是最好的彩蛋。”其他經驗:煮雞蛋要嫩,可以在水裏放壹兩個核桃殼,這樣雞蛋比煮雞蛋嫩。我每次都這樣!要保持煮雞蛋不碎,除了用冷水煮雞蛋外,在水中加入壹點鹽是有效的防裂措施,這種方法對壹些細紋的雞蛋也有效。我做到了,而且完全成功了!另外,將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壹會兒再煮,以降低雞蛋內的氣壓;然後用冷水中火煮,可以防止蛋殼破裂,避免營養成分流失。雞蛋煮熟後再煮5分鐘,停火後再泡5分鐘。這樣雞蛋中的蛋清只是變性凝固,消化率最高,所有營養成分基本不被破壞,營養價值高。營養方面,10分鐘內煮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沒有損失。還有,煮雞蛋的時候,開水壹定要淹沒雞蛋。否則雞蛋中的蛋白質在水沒有浸泡的地方不容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雞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沒有被完全破壞。前者可引起人體維生素H缺乏;這影響蛋白質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