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鈴薯種植時間和方法及施肥

1,種植時間:不同種植區種植時間不同,大部分地區壹般在10-65438+2月種植。2.種植方法: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薯種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苗期三次培土,苗期去除過多的花芽,馬鈴薯結實期噴施藥液,防止早衰。3.施肥:盡早重施基肥和追肥。壹般農家肥可以配合化肥做基肥,根據馬鈴薯生長情況合理安排追肥。

壹、土豆的種植時間

1,不同地區馬鈴薯的種植

馬鈴薯種植時間和方法及施肥

1,種植時間:不同種植區種植時間不同,大部分地區壹般在10-65438+2月種植。2.種植方法: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薯種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苗期三次培土,苗期去除過多的花芽,馬鈴薯結實期噴施藥液,防止早衰。3.施肥:盡早重施基肥和追肥。壹般農家肥可以配合化肥做基肥,根據馬鈴薯生長情況合理安排追肥。

壹、土豆的種植時間

1,不同地區馬鈴薯的種植

馬鈴薯種植時間和方法及施肥

1,種植時間:不同種植區種植時間不同,大部分地區壹般在10-65438+2月種植。2.種植方法:將經過催芽處理的種薯種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苗期三次培土,苗期去除過多的花芽,馬鈴薯結實期噴施藥液,防止早衰。3.施肥:盡早重施基肥和追肥。壹般農家肥可以配合化肥做基肥,根據馬鈴薯生長情況合理安排追肥。

壹、土豆的種植時間

1,不同地區馬鈴薯的種植時間不同,大部分地區壹般在10-12種植馬鈴薯。

2.東北壹般在4-5月種植,山西、湖南壹般在2-3月種植,浙江比較溫暖,2-9月左右可以種植。

二、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1,選擇土地和茬

(1)壹般可以選擇有水稻、玉米、蔥、蒜、瓜等前茬作物的地塊。註意:馬鈴薯不宜連作,這樣不僅會加重土壤中的病蟲害,還容易導致土壤中某些元素嚴重缺乏,破壞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進而影響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2)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豐富,地勢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壹般來說,可以選擇半砂質壤土作為種植土壤。

2.選擇優質種薯

薯塊完整、顏色鮮艷、無蟲害、無畸形、無凍傷、無芽壞死的馬鈴薯可作為種薯。

3.發芽和拌種

(1)壹般可在播種前10-15天將種子放在有陽光的地方(15-20℃),促進發芽。

(2)大部分馬鈴薯育苗時,可將患病、腐爛、凍傷的劣質馬鈴薯淘汰,然後將剩余的馬鈴薯放在陽光下加速發芽。

(3)然後切成塊。壹般每片重量不能少於30g,每片至少要有1個芽。大芽可以增強其抗旱性。註:草木灰可用於馬鈴薯切片的拌種,可防病治病。

4.種植密度

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壹般與品種、氣候、土壤等因素有關。如下寨65壹般行距70cm,株距25-30cm,每公頃種植4.95-6萬株。沙坡頭品種的行距壹般為60cm,株距20-24cm,每公頃種植7.5萬株。

5.田疃管理

(1)苗期

①中耕培土:壹般苗期需要三次中耕培土。苗高6cm左右可進行第壹次中耕培土,10天後進行第二次中耕培土。這兩項中耕和土壤耕作都需要合理的深耕。第三次中耕可以在萌芽初期進行,此時需要進行合理的淺耕,因為匍匐莖頂端開始膨大形成塊莖,合理的淺耕可以避免傷害匍匐莖。

②害蟲防治:壹般可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防治蚜蟲、地老虎、紅蜘蛛等害蟲。

③追肥:如果土壤肥力較好,基肥充足,壹般不需要追肥,但如果需要追肥,壹般可以在6葉期追肥。追肥時間過早很難達到追肥的效果,追肥時間過晚也容易導致馬鈴薯貪大求全,虛度生長,從而導致減產。

(2)結薯期

1.采摘花芽:對於大量的固體馬鈴薯品種,需要采摘過多的花芽,以節省營養,促進馬鈴薯在地下的生產。註意:摘除花蕾時,壹定不能傷到旗葉。

(2)澆水:馬鈴薯結薯期需水量大,要避免幹旱。如果出現幹旱,就要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

③病害防治:壹般可用百菌清、硫酸銅、帝俊防治馬鈴薯晚疫病。

(3)結薯期

馬鈴薯在塊莖期,根系逐漸老化,吸收能力減弱。因此,可以用1倍的0.5-1%磷酸二氫鉀溶液噴施葉片,防止早衰。

6.收獲和儲存

(1)當大部分莖葉由綠轉黃,再達到黃色時,地下塊莖達到生理成熟,通常需要立即采收。

(2)壹般在土壤不潮濕,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收割,可以機械收割,也可以人工收割。

三、土豆如何施肥

1,施肥原則

(1)壹般南方土壤缺鉀,可以多施鉀,北方土壤缺磷,可以多施磷。

(2)不同生長階段的馬鈴薯,肥料種類和用量不同,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發育情況合理施肥。

(3)馬鈴薯在苗期時,吸收的肥料量很少,但在苗期會迅速生長,進入馬鈴薯結果初期會達到吸收肥料的高峰,之後會下降。因此,施用氮、磷、鉀肥時,應根據馬鈴薯吸收肥料總量的百分比來計算這三種元素的用量。

(4)壹般氮、磷、鉀從蕾期到出苗期分別占6%、8%和9%,蕾期分別占33%、34%和36%,結果期分別占56%、58%和55%。

2.特定的施肥方法

(1)再施基肥

①寒冷地區種植馬鈴薯時,可多施農家肥,配合化肥作基肥,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有利於生長和馬鈴薯生產。

②基肥中,氮肥用量占50%左右,基肥可在種植前采用溝施或穴施。壹般畝產1,500公斤的田,每畝施有機肥1,500-25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20-30公斤,10-10。

③註意:化肥不要施得離種薯太近。壹般在距種薯2-3cm處施肥,施肥後覆土。

(2)盡早追肥

①需要根據馬鈴薯的生長期合理施肥。

②苗期可結合中耕和培土施用氮肥。壹般畝產尿素5-8公斤,可隨水施入,有利於保苗。

(3)開花後,可在葉片上噴施磷鉀肥。壹般每畝噴施50公斤0.3-0.5%磷酸二氫鉀溶液即可。註:如果現階段氮肥缺乏,可增加尿素100-150g,每10-15天噴施壹次。

④土壤缺硼或缺鋅時,可在根外噴施0.1-0.3%硼砂或硫酸鋅,每畝50-70公斤溶液,每隔壹周1次,連續兩次。

⑤註意:種植時不宜施過多含氯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