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繁殖
10月下旬榧樹種子成熟時,應及時采收,用水浸泡24小時,混沙,反復揉搓除去外果皮,再漂洗數次,直至除去難以貯藏的假種皮等雜質,最後將陰幹的種子與含水量為60%的幹凈濕沙混合(濕沙要用手托住,但以不滴水為宜)。按照1: 3的比例,混合層低溫存放在地窖中。貯藏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定時噴水,防止種子因黴變失水而失去活力。
4月中旬,土層完全解凍,在平坦易排水的地方整地。種子被取出,沙子被移走。株距5cm,行距15cm。然後覆土2cm左右,播種後立即澆水,以促進種子與土壤的緊密接觸,有利於種子有序萌發。此外,在距離地面60cm處,設置遮陽網對種子進行遮陽,避免種子發芽成苗後被強光灼傷。
插條
粗榧的扡插壹般在7月中旬進行,此時正值雨季,光熱條件較好,粗榧的延長生長處於緩慢期,嫩枝達到半木質化,插條最容易生根。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灌溉好的地方鋪床。鑒於其與土壤有粘性,采用細河沙拌整地的方法,改善土壤通氣保水,按1.0~1.2m寬度做床,然後在扡插前用0.1%~0.5%高錳酸鉀溶液噴灑苗床進行消毒。從健壯的粗榧母樹上選取半木質化的枝條,切成8~13cm的插條,去掉基部的葉子,保留上部的6~8片葉子,然後將插條基部浸泡在200mg/mL吲哚-萘乙酸水溶液中30分鐘。按照10~15cm的株距進行采收和扡插。
扡插後,立即噴灑固根水,並在苗床上設置遮蔭網。扡插後要經常檢查和噴水,控制溫濕度是生根的關鍵,保持溫度在20~25℃,相對濕度在80%-85%。每半個月需噴灑多菌靈1000倍結合水噴霧2~3次,預防病害。由於粗榧不耐移栽,營養袋容器移栽苗的成活率高於大田苗床。苗圃地應該與播種地相同。
苗床生產
平整苗圃地,清除礫石和雜草。容器苗壹般采用低床育苗,床的深度和寬度根據集裝袋的規格確定。壹般挖深12cm,寬80cm的苗床,使容器裝袋裝土後在苗床內剛好與地面平齊卸下。同時,將苗床底部壓平、拍平,苗床四壁要垂直,兩苗床之間要留有40cm寬的小道。苗床的長度視地形而定,壹般以10m為宜。
營養土的制備
將園土、腐熟農家肥和河沙按2:2:2:1的比例混合均勻後,每立方米床土加入過磷酸鈣或磷酸二銨1 ~ 2公斤、尿素250 ~ 300克、硝酸鉀0.5 ~ 1.0公斤。如果可以用山泥代替河沙,那麽園土:腐殖質:山泥的比例等於4: 1: 1。收集的基質要粉碎過篩,去除草根、石塊等雜質,混勻。這項工作最好在前壹年進行,營養土要用五氯硝基苯消毒。
制袋材料
塑料袋育苗壹般選擇無塑料薄膜的折疊式蜂窩容器比較好。容器直徑5cm,高度12cm,厚度0.02mm。裝土時,將折疊式蜂窩塑料薄膜容器在苗床內水平拉動,長度為80cm,與苗床寬度相等,使每個容器呈六邊形,然後裝土。將裝有土壤的容器裝入袋子邊緣1cm處。苗床的集裝袋裝滿土壤後,用質量濃度為3的硫酸亞鐵溶液對土壤進行消毒,待消毒液滲透後即可播種。播種方式按需,每袋2粒。播種後覆蓋土壤和水。功能指示
抗癌、重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祛風除濕,治風濕痹痛;驅蟲劑,食物滯留,用於蛔蟲病,鉤蟲病和食物滯留。
藥理作用
中國粗榧葉中三尖杉堿、高三尖杉堿和異三尖杉堿的藥理作用:海南粗榧總生物堿制劑對急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惡性淋巴疾病有壹定療效。
註意
本品的主要毒性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少數患者可出現心臟毒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