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鑄造
薄荷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藥,可食用。它非常容易生長,它的葉子和莖有壹種清晰的香味,也適合凈化空氣。
功效:辛,涼,入肺經,祛風熱,利咽透疹,清頭目,疏肝解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早期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常與牛蒡、荊芥、菊花同用,祛風散熱。
溫度:薄荷對溫度適應性強,根莖能越冬,能承受-15℃的低溫。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溫度低於15℃時生長緩慢,高於20℃時生長加快。20℃-30℃,只要水肥適宜,溫度越高,生長越快。
光照:薄荷是長日照作物,喜陽光。長時間的日照可以促進薄荷開花,有利於薄荷油和薄荷醇的積累。
土壤:薄荷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除沙土、粘性土、酸堿度重、排水不暢的低窪地外,壹般都可以種植,尤其是砂壤土、沖積土。土壤的最適pH值為6-7.5。
2.蒲公英
蒲公英入肝胃經,可保肝利膽,清肝胃熱,去火消炎。凡急躁易怒、口苦口幹、口臭咽痛、小便短赤等癥,均可加入蒲公英。
蒲公英是防治乳腺疾病的良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乳房膿腫,現在稱之為乳房紅腫發炎引起的化膿性乳房疾病。此外,蒲公英還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緩解泌尿系統感染。
蒲公英含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包括蒲公英、蒲公英醇、膽堿、有機酸和菊粉,還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進入體內後能促進身體健康。常喝蒲公英浸泡的水,有助於促進有害物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解黃之的功效。這些作用對保護肝臟和促進肝臟解毒是有好處的。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蟲能力強,壹般不需要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的重點主要是澆水和施肥。香蒲的施肥和澆水。蒲公英雖然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但適合生長在肥沃、濕潤、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播種後,要經常保持土壤的適當濕度。
蒲公英的根莖比蒲公英葉營養價值更高,護肝效果也比蒲公英葉好。而且蒲公英根莖不僅能清肝瀉火,還能保肝解毒,預防肝損傷,尤其是對酒精性肝損傷,效果顯著。
將蒲公英根莖挖出來,清洗幹凈,壹定要清洗幾次,避免殘留泥沙;蒲公英根洗凈,切成5-10 mm左右的小塊備用;將切好的蒲公英根段放入蒸鍋中蒸65438±05分鐘,取出後自然冷卻;將蒲公英放涼,放入炒鍋中,經常翻炒以免燒焦,翻炒至顏色為淺棕色,然後取出冷卻至室溫。用這種方法制作的蒲公英根茶,口感比直接曬幹的蒲公英根要好,而且容易沖泡,營養成分也容易泡出來,可謂色香味俱全。
需要註意的是,蒲公英微寒。如果是脾胃虛寒,可以選擇將蒲公英根發酵制成蒲公英根紅茶,可以大大降低蒲公英的寒性,更適合脾胃虛寒怕冷的人飲用。也可以將蒲公英根與刺梨花混合制成蒲公英刺梨茶,也可以中和蒲公英的寒性,或者加入大棗、姜片。
3.金銀花
金銀花,也叫金銀花,出自《本草綱目》。3月開花,適應性強。喜陽光,耐陰,耐寒,耐旱,耐濕。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在濕潤肥沃的深層沙土上生長最好。
功效:味甘、寒、香,自古以來就是清熱解毒的良藥。特別適用於除風熱、外感風熱、各種熱病、咽喉腫痛、麻疹、蕁麻疹、痤瘡等熱病,並具有消炎、鎮痛、抗病毒的作用。
風熱咽喉痛:金銀花10g,菊花10g,水煮,直接飲用,清熱解毒。
4 .薰衣草
薰衣草清香撲鼻,能安神、止痛、鎮靜,緩解失眠、頭痛、焦慮。薰衣草還常被用作美容消炎的產品,如將新鮮薰衣草浸泡在熱水中蒸臉,有清潔皮膚、消炎、平衡油脂分泌的作用;或煎汁敷割傷、裂傷等。,防止感染和炎癥。
食用方面,薰衣草可以泡茶喝。長期以來,歐洲人都知道薰衣草有健胃的作用,所以在烹飪中經常把薰衣草作為調料加入,或者和醋、酒、果凍混合在壹起增香。薰衣草制成沙司特別有味道。
薰衣草耐不住高溫和潮濕,長時間淹水就會枯死。室外種植時,註意不要讓雨水直接淋在植物上。5月份以後,就要把陽光直射不到的地方移開,增加通風度,降低環境溫度,保持涼爽。薰衣草不喜歡水滯留在根部。第壹次澆水後,應在土壤幹燥時供水。表面培養基幹燥內部濕潤,葉片略萎蔫。早上澆水,避免日曬,不要把水濺到葉子和花上,否則會腐爛滋生病蟲害。持續潮濕的環境會使根部生長不良,沒有足夠的空氣呼吸,甚至整株植物會突然死亡。這往往是薰衣草栽培失敗的原因。
薰衣草是全日植物,需要充足的日照和適宜的濕度環境,能給予充分日照的環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