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減肥位置圖中的背部穴位
背部以下穴位用閃火拔罐,持續拔罐10~15分鐘,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兩側肩胛骨下角,向中間劃壹條橫線,與第七胸椎相對,然後在四個下屬椎體左右兩側開1.5寸為脾俞穴。
功效:祛脾胃之熱。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臥位,三焦俞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壹腰椎棘突以下時,左右各2指寬。
功效:將全身濕氣轉移到膀胱經,然後排出體外。
拔罐減肥位置圖中的腹部穴位
腹部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將罐子留在穴位處20分鐘,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於肚臍上方。
功效:聚集和傳導水分和脂肪。
2.大恒穴
取穴:位於肚臍右側。
功效:去除腹部脂肪,調理脾胃。
3.關元穴
取穴:位於肚臍下方。
功效:能匯集小腸氣血,傳導任脈水濕。
拔罐減肥體位圖中的下肢穴位
在下肢穴位處選擇合適的位置,用閃火法在穴位上畫罐並離開罐l5分鐘。每周2~3次。
1,雪海角
取穴:雪海穴,足太陰脾經常用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股內側肌隆凸處,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部;有股動、靜脈的肌支;有股前皮神經和股神經的肌支。
功效:減肥、清血、利尿。
2.足三裏穴
取穴:自下而上摸小腿外側,右膝膝蓋骨下,可摸到凸起處(脛骨外側髁)。再向外,稍下方,還有壹個腫塊(腓骨頭)。這兩塊凸骨用壹條線連接起來,以這條線為底向下做壹個正三角形。這個正三角形的頂點是足三裏穴。
功效:疏通經絡,補中益氣。
拔罐通過刺激穴位,調整經絡,強化脾腎功能,扶正祛邪,達到減肥的目的。可以根據肥胖的部位選擇合適的穴位,沿經絡選取局部穴位進行疏通,促進局部新陳代謝,消除局部脂肪,達到局部減肥的目的。那麽,拔罐減肥的具體位置圖在哪裏呢?想用拔罐減肥,就得知道身上到處都是減肥穴位。
拔罐減肥位置圖中的背部穴位
背部以下穴位用閃火拔罐,持續拔罐10~15分鐘,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兩側肩胛骨下角,向中間劃壹條橫線,與第七胸椎相對,然後在四個下屬椎體左右兩側開1.5寸為脾俞穴。
功效:祛脾胃之熱。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臥位,三焦俞穴位於人體腰部。第壹腰椎棘突以下時,左右各2指寬。
功效:將全身濕氣轉移到膀胱經,然後排出體外。
拔罐減肥位置圖中的腹部穴位
腹部以下穴位,用閃火法,將罐子留在穴位處20分鐘,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於肚臍上方。
功效:聚集和傳導水分和脂肪。
2.大恒穴
取穴:位於肚臍右側。
功效:去除腹部脂肪,調理脾胃。
3.關元穴
取穴:位於肚臍下方。
功效:能匯集小腸氣血,傳導任脈水濕。
拔罐減肥體位圖中的下肢穴位
在下肢穴位處選擇合適的位置,用閃火法在穴位上畫罐並離開罐l5分鐘。每周2~3次。
1,雪海角
取穴:雪海穴,足太陰脾經常用穴,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方2寸,股內側肌膨出處,股骨內上髁上緣,股內側肌中部;有股動、靜脈的肌支;有股前皮神經和股神經的肌支。
功效:減肥、清血、利尿。
2.足三裏穴
取穴:自下而上摸小腿外側,右膝膝蓋骨下,可摸到凸起處(脛骨外側髁)。再向外,稍下方,還有壹個腫塊(腓骨頭)。這兩塊凸骨用壹條線連接起來,以這條線為底向下做壹個正三角形。這個正三角形的頂點是足三裏穴。
功效:疏通經絡,補中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