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麽是痣
痣在醫學上稱作痣細胞或黑素細胞痣,是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引起的皮膚表現。如果是高出皮面的、圓頂或乳頭樣外觀的叫作皮內痣;略微高出皮面的多為混合痣;不高出皮面的是交界痣。
2、痣的分類
(1)皮內痣
成年人最常見的壹類色素痣,生長緩慢,性激素對其刺激作用較強,往往青春期增大,變黑。
(2)交界痣
臨床表現為痣平坦,邊緣境界不甚清晰,表面光滑無毛發。壹般可見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手掌、足趾或移行上皮部位。交界痣的痣細胞具有增生活躍的特性,有轉變為惡性黑瘤的可能。
(3)混合痣
外觀類似交界痣,有時可有毛發長出。混合痣的病理變化有交界痣和皮內痣兩者的特點,不含或很少含有黑素。
3、什麽是黑色素瘤
黑素瘤是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素細胞產生的腫瘤。壹些研究資料提示,其發生與下列危險因素有關:基因、環境及基因/環境***同因素。比如不典型(發育不良)痣或黑色素瘤家族史、光導致色素沈著的皮膚、不容易曬黑皮膚、紅色頭發人種、強的間斷日光暴露、日曬傷、多發黑色素細胞痣等。皮膚惡性黑素瘤的臨床癥狀,包括出血、瘙癢、壓痛、潰瘍等,壹般來講,黑素瘤的癥狀與發病年齡相關,年輕患者壹般表現為瘙癢、皮損的顏色變化和界限擴大,老年患者壹般表現為皮損出現潰瘍,通常提示預後不良。
4、怎麽區別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提出了“ABCDE”早期診斷惡性黑色素瘤的方法,只要掌握以下5點,普通黑痣與惡性黑色素瘤就不難鑒別了。所謂“ABCDE”代表5種象征,即不對稱性、邊緣、顏色、直徑、進展的英文單詞的第壹個字母。
1、不對稱性(Asymmetry):普通痣兩半是對稱的,而惡性黑色素瘤兩半不對稱。
2、邊緣(Border):普通痣的邊緣光滑,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楚,而惡性黑色素瘤邊緣不整齊,成鋸齒狀改變。另外,表面粗糙伴鱗形或片狀脫屑,有時還有滲液或滲血,病竈高於皮膚。
3、顏色(Color):普通痣通常是棕黃色、棕色或黑色,而惡性黑色素瘤會在棕黃色或棕褐色基礎上摻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其中,藍色最為不祥,白色則提示腫瘤有自行性退變。結節型惡性黑色素瘤總是呈藍黑色或灰色。
4、直徑(Diameter):普通痣直徑壹般小於5毫米,而惡性黑色素瘤直徑大於5毫米。
5、E(Elevation發展):指上述ABCD的情況不斷發展。如果皮膚色素痣出現上述ABCDE的變化,萬不可掉以輕心。
與其它腫瘤的確診依據壹樣,黑色素瘤也要通過組織病理學切片進行確診,壹旦高度懷疑黑色素瘤,病理學檢查是必要的。
5、黑痣惡化為黑色素瘤
1、良性的黑色素痣受到反復的摩擦、抓起和損傷而引起惡變。尤其是對長在足部、會女性私處等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甚至為了好看或者怕麻煩憑其長期受到擠壓與摩擦,最終導致黑痣發生癌變
2、為了美觀胡亂點痣、過度使用化妝產品,甚至有人用化學腐蝕劑去除掉皮膚上的黑痣,導致皮膚發生化學性汙染。更甚者刺激了黑素細胞的過度增殖,加速黑痣的惡化。這是良性黑痣惡化成黑色素瘤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
3、還有很多黑色素瘤患者是老年人。這並不是因為這種病癥發展緩慢而出現的現象,而是由於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免疫功能確在逐漸衰退。而免疫功能低下是黑色素瘤發生的另外壹個重要原因。
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們認為痣或瘤是有基因決定的。他們研究發現,壹個關鍵的基因CDKN2B(編碼p15蛋白)導致了痣壹直停留在壹種不擴散、不增長的狀態,這個基因導致了從痣到黑色素瘤可能只有“壹步之遙”。當相關基因突變時,可能導致黑色素細胞的過度生長,就像打開了黑色素生長的閥門,導致了惡性黑色素瘤的出現。
6、總結
色素痣和黑色素瘤均來源於黑色素細胞。大部分普通痣不會發展成惡性腫瘤,只有少數的色素痣,尤其是巨大型先天性色素痣有惡變的可能性。因此,不必“談痣色變”,黑色素瘤在中國的發病率很低,在中國漢族人群中發病部位以手足最為常見。
7、傳統療法
用苦櫪子樹皮1塊,配米湯1斤,加1個雞蛋清煮開放冷,早上用藥水洗黑斑,幾天後斑就除去。
用鮮石灰、純堿各10克加少許酒精調勻,每天塗1次,7天後黑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