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每年都釣魚

每年都釣魚

我喜歡吃魚,不管是什麽魚。當然,我還是喜歡吃父親做的鹹菜燉鯽魚,其次是自己做的紅燒黃河鯉魚。每年留出壹整天來處理所有的魚。該炸的裹油,該燒的放鐵鍋裏煮。過年了,好好煮幾條魚,心裏就有個美好的願望——壹年多。

小時候家裏條件沒那麽好,吃肉不容易,但是魚從來不缺。我父親的腌鯽魚燉在上壹篇文章裏有介紹,我的紅燒黃河鯉魚也有介紹。媽媽的幹鯽魚也提醒了我們。味道不錯,但是也可以當零食,當很高檔的零食,然後拿出來在其他朋友面前炫耀。

把兩三寸長的黃河鯽魚清洗幹凈,最重要的是把鯽魚身上的魚石去掉。鯽魚本身不大,魚更小,小如米粒。如果不把魚石去掉,會有壹種糟蹋風景的感覺。想象壹下,壹條幹鯽魚,不管怎麽吃都很脆,連魚刺都很好吃。然而,如果魚讓石頭吃驚,它會傷到它的牙齒。就算不傷牙,吃起來也有點別扭。那就尷尬了!

接下來需要腌制,壹口大鍋,壹層魚壹層料,姜片最重要,幾乎都要鋪在鯽魚上。多加點鹽和醬油,腌制壹整夜。第二天早上才能開始晾,就是為了讓魚充分吸收調料的精華。後來我也想,之所以下這麽大的功夫,是因為當時食用油比較緊張,魚幹全靠鹹鹽和醬油調味。

後來條件好了,我也做了實驗。我鹽放的少,晾的時候需要刷鍋裏的油,這樣味道更好。可見當時媽媽做的幹鯽魚沒有爸爸燉的腌鯽魚出名的原因真的很有限。

到現在,我還經常夢到這樣的場景。我的臟上衣口袋裏有幾條幹鯽魚,抱著壹條頭尾都被我打死的鯽魚,從屋裏跳出來,還沒走遠。我趕緊摸了摸大衣口袋裏的寶貝,覺得它們還躺在口袋裏,就放心地跑去找朋友了。

首先,當著他們的面慢慢吃手裏的半條鯽魚。期間可能有小夥伴的口水流了下來。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只要有壹個人情不自禁地向我伸手要,其他朋友就會壹哄而上。這個時候,我就是最大的王者。我經常讓他們排隊看人數,口袋裏只留壹條鯽魚。這是我最後的保證。有時候回家會不舍得吃。

我媽媽教我和朋友分享魚。媽媽說的道理很簡單,有好吃的想著朋友,朋友也會想著妳,付出和索取,才是以後的交友之道。我沒想那麽多。反正我媽說的肯定沒錯。甚至在和朋友分享了魚之後,他們又不理我了。我還是會按照媽媽說的去做。

當然,當時我們這裏有這種習慣和傳統,我覺得很好。不管是誰做飯,買好吃的,我總是希望鄰居能分享。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只要菜做好了,門就會開著,表示歡迎鄰居壹起品嘗。

炸帶魚也很好吃,在宴席上依然能經常看到這道菜。計劃時代,很多時候福利都是單位分的,讓每家每戶都能吃到。不過那時候各家孩子都多,分給我們的兩斤帶魚很快就吃完了。要麽是不想吃,過年才能吃。大部分都是招待客人的優秀菜品,非常可敬。

也有利用關系或者工作的人,壹次能拿回來很多,讓大家拿出點食用油壹起吃炸帶魚。

那時候真的叫過年的氣氛。魚回來後,知道消息的人都不會趕著去湊熱鬧,而有“大喇叭”之稱的趙爺爺卻挨家挨戶地叫人。

我的導師太嚴格了。每次過了臘月二十三,爸媽都會跟我說沒事就不要來串門玩,有乞討的嫌疑。有時候人們只是出於禮貌。妳要懂事,別給他們添麻煩。

趙爺爺曾經說過,我爸媽太踏實,不請自來。老人們把我當成自己的孩子。他們有好吃的,自然要我吃壹口。如果妳對妳的孩子如此嚴格,妳就冤枉了他們,辜負了老人的好意。

我清楚地記得有壹年臘月二十八,趙爺爺在家裏開了壹口油鍋,鄰居們都來了,在院子裏搭了壹個長棚,擺了許多桌子。人們穿著大棉襖,不怕冷。帶魚從廚房炒到外面,第壹盤出來的時候,很多朋友都忍不住了。反正大家都知道趙爺爺脾氣好,朋友們瞬間就搶了壹大盤帶魚。

那時我還沒有當學徒。我師父看到了,使勁咳嗽。大家安靜下來,他接過趙爺爺手裏的大盤子。眾目睽睽之下,師父站在門口慢慢向我走來,向我伸出手,盤子裏還剩下壹塊帶魚。剛才還特別嚴肅的臉,此時無限溫暖,笑著示意我吃帶魚。

我們最權威的師傅,這個無聲的舉動,讓我們朋友的父母都臉紅了,回到家肯定會嘮叨。從此,我們這群被大人們稱為“野孩子”的大夥伴們,越來越懂事了。

那時候物質生活不能滿足,但是人們的生活還是很幸福的。今天,我又要忙了,因為有很多魚要煮。無論做什麽,都希望自己珍惜當下,永遠把老人們的教導記在心裏,讓生活處處充滿陽光。我希望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在這壹天,每個人都會品嘗各種美味的魚,並祝所有的人好運和好運每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