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設計包裝妳學到了什麽,發現了什麽?_舉例說明包裝設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設計包裝妳學到了什麽,發現了什麽?_舉例說明包裝設計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綠色包裝設計的主要內涵與信息產業革命有關。300多年來,人類文明飛速發展,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也受到很大影響。人類必須思考新的發展道路。

1987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裏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隨即掀起了壹場以保護生態環境為重點的世界性綠色行動。《中國包裝工業“九五”發展規劃和2010長遠發展目標》明確指出,包裝工業的發展應遵循堅持加快增長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的原則,綠色包裝設計將著眼於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存環境的破壞來框定設計策略,以綠色包裝設計促進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綠色包裝充分體現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戰略。保護環境,發展綠色包裝已成為世界各國發展包裝的必然選擇,綠色包裝將成為包裝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綠色包裝,英文“GreenPackage”,也有人稱之為“EviromentalFriendlyPackage”或“EcologicalPackage”,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無害,可回收再生。

綠色包裝是壹個系統工程,它包括容器、包裝材料、包裝設計、生產技術和廢物處理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它是包裝學科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包裝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但與此同時,壹些包裝設計師在理解包裝的基本概念上還存在壹個問題,即認為商品包裝設計只是喚起消費者購買欲望、促進商品銷售、獲取經濟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大量的包裝設計只註重眼前的經濟效益,比如過度增加商品包裝的尺寸和體積,不必要的多層次繁瑣包裝。為了讓商品有高檔感,采用高成本印刷,也是為了降低包裝成本。

綠色包裝壹般應該有五個內涵:壹是減量化。

自然資源是包裝工業的物質基礎。從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包裝應該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原材料的使用,造福子孫後代。

第二,易於重復使用和回收。

通過生產再生產品、焚燒利用熱能、堆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可以達到再利用的目的。

第三,廢棄包裝可以降解。

最終不會形成永久性的垃圾,從而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第四,包裝材料對人體和生物無毒無害。

包裝材料不應含有有毒元素,細菌、重金屬或這些的含量應控制在相關標準以下;第五,包裝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密切相關。

包裝產品從原料收集、加工、制造、使用、廢物回收,到最終處理的全過程,不應對生物和環境造成公害。

從廣義上講,我們應該生產、制造、使用和回收對人體健康無害並對生態環境有良好保護作用的包裝材料。包裝設計作為包裝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綠色包裝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1。使用綠色材料:包裝設計師應盡量使用綠色包裝材料,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包裝廢棄後對環境的汙染;比如國外公司研發的壹種新材料,可以壹次性使用,可以自然降解,設計師可以嘗試用在壹些領域。

二是包裝減量化:在壹些發達國家,很多超市鼓勵消費者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尼龍購物袋,而不是壹次性塑料袋,盡可能減少包裝設計中使用的材料,盡可能消除不必要的包裝,倡導簡約包裝,節約資源;設計上也註重減少包裝,取消不必要的裝飾,同時兼顧功能。

三、單壹包裝材料:使用的材料盡量簡單,不與不同材料混用,便於回收利用;比如壹只棉襪只有壹種包裝材料,不僅方便回收,而且現代感和視覺沖擊也很強;同時,要盡量使用環保油墨,實現綠色印刷。

四、可拆式包裝的設計:需要復合材料結構的包裝應設計成可拆式結構,便於拆卸後回收利用;如果包裝材料復雜,可以在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材料和結構進行分類回收。

5.包裝材料的再利用:使用可回收、可重復使用和可回收的包裝,提高包裝的生命周期,從而減少包裝浪費。

瑞典Eikerling公司研發的環保包裝材料“Eikerling Material”取自純天然包裝材料——雞蛋殼,以自然界分布最廣的物質碳酸鈣為基礎,添加了對人體和自然環境無害的聚烯烴作為粘合劑。

他們的產品可以做得和硬塑料瓶壹樣結實,和普通塑料袋壹樣柔軟。

6.人體工程學:綠色包裝將遵循人體工程學包裝的趨勢,即使用方便、攜帶合理、存放可靠、易於解讀,滿足各類消費群體尤其是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殊需求;比如壹個包裝,除了使用綠色材料,還特別用植物纖維設計,方便人們攜帶,和諧美觀,使用方便,兼顧人體工學設計,值得推廣。

包裝設計在考慮諸多綠色因素的同時,要註意綜合平衡。比如壹個包裝過分強調綠色結構,使用復雜的包裝紙和包裝盒。雖然意在強調商品包裝的包裝材料和結構,但雖然工藝精湛,設計品味高,但由於材料浪費,不值得推廣。又如,在設計語言中,強調和宣傳環保的信息,在圖案、名稱、色彩、文字中營造綠色包裝的視覺感受,但同時使用汙染環境的包裝材料,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在實際設計工作中,需要綜合平衡設計因素,不斷積累設計經驗,才能獲得最優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