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異名香頌(中醫誌)。
來源是松香或甘松的根莖和根以及敗醬屬的寬葉。
植物形態學①甘氨酸松香(凱寶草藥)
小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強烈的類似松節油的香氣,高20 ~ 35厘米。莖上端稍有短毛,靠近根部有少量線狀棕葉基纖維。根葉不多,壹般每叢6-9片。葉狹線形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65438±0.8厘米,寬0.4-65438±0厘米。先端鈍圓,中部以下逐漸變窄,稍具葉柄狀,基部稍膨大成鞘狀,邊緣全緣,脈不清,兩側光滑無毛。莖生葉3-4對,基部不窄縮為梗狀,長2-6 cm,越高越小。花形成頭狀聚傘花序,花序下有葉狀長卵形總苞2。花淺粉紅色;基部有卵形全緣苞片3;花萼小,長不到65438±0毫米;花冠寬管狀,管基部壹側驟縮,先端5裂,稍不等長,裂片先端圓形;雄蕊4;花冠筒著生於基部,長於花冠,多數花絲有毛,上端光滑,花藥近橫生;子房下位,花柱細長略超出花冠,柱頭漏鬥狀。瘦果倒卵形,1室發育;種子1,宿萼小但不顯著。八月開花。
生長在高山草原。分布於中國西南地區。
②寬葉甘松。
多年生草本,15 ~ 30厘米高。根狀莖短,基部有細的棕色葉基纖維。葉有根,葉倒披針形或長匙形,先端鈍圓,中部以下變窄為葉柄,有3脈。花是聚傘花序狀的頭狀花序;花莖上有葉狀總苞片2,披針形;花莖兩側插有兩排對稱的白色短毛;花冠寬管狀,淡粉色,先端淡粉色;萼片5具牙齒。瘦果倒卵形或者扁圓形。
他們大多出生在高山草原。分布在西藏等地。
春秋兩季都可以收割,尤其是秋季。挖掘後,清除泥土和沙子,去除殘留的莖和須根,直接曬幹或陰幹,無需沖洗。
甜松香的幹燥根莖和根呈蝦狀彎曲,上粗下細。根莖附著地上莖殘體和多層枯葉殘體,長約1 ~ 2cm;外層為棕黑色,內層為棕黃色;它長而窄,膜狀,片狀或纖維狀。地上莖殘體中空,褐色。主根為柱狀,單根,部分股打結、並列或分枝;長約5 ~ 13 cm,少數20 cm,直徑約0.3 ~ 1 cm。表面幹癟,棕色,經常裂成片狀;中央木質部灰褐色,老根下部為單中柱,上部有2 ~ 4個分裂中柱。幼根和須根彎曲,表面皺縮呈淺褐色。氣息是香的,味道是苦的。最好是主根肥,條長,香味濃,沒有雜物和泥。
地點:四川。此外,甘肅、青海等地也有出產。
藥理作用①中樞鎮靜作用
甘油松香對青蛙和兔子有與纈草相似的鎮靜作用,但毒性比纈草強。甘松闊葉樹的揮發性物質具有相似的鎮靜作用,具有壹定的鎮靜作用。該有機溶劑提取物可通過口服或腹腔註射對小鼠、大鼠和貓產生鎮靜和升壓作用。乙醇提取物效果最好,大劑量有毒性,1.5 ~ 3.75g/kg致死。纈草酮對抗最大電擊的作用強於達倫汀和甘松揮發油,但對戊四氮致驚厥無保護作用。
②抗心律失常
纈草酮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是壹種安全的藥物。對異位室性心律(二次冠狀動脈結紮後麻醉犬)的抑制作用強於奎尼丁和甘松揮發油;但對損傷性房撲和烏頭堿性房顫的抑制作用與奎尼丁相同。從甘松闊葉樹根中提取的揮發油在延長抗抑郁期和減慢各種心臟標本傳導方面的作用弱於奎尼丁。急性靜脈註射對小鼠的毒性也比奎尼丁小。對洋地黃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無保護作用。
③對平滑肌的作用。
豚鼠註射組胺前後,甘松闊葉樹能擴張支氣管。醇提取物對離體平滑肌器官(小腸、大腸、子宮和支氣管)的組胺、5-羥色胺和乙酰膽堿有拮抗作用。還能拮抗氯化鋇引起的痙攣,所以對平滑肌有直接作用。臨床治療哮喘、咳嗽、腹瀉、腹痛可能與此有關。
④其他功能
甘松闊葉樹揮發油具有弱的抗菌、祛風和解痙作用,對皮膚和粘膜無局部刺激性。
加工去除雜質,快速清洗,撈出,切成段,幹燥。
性質甜暖。
①《開寶本草》:“甘,溫,無毒。”
②本草湯:“氣平。”
③本草從新:“辛甘,溫。”
④江西本草:“味甘,性溫,毒性小。”
歸經入脾胃經。
(1)《本草》:“入太陰、陽明經。”
②回春本草:“入心脾。”
功能理氣止痛,健脾和胃。治療胃痛、腹脹、頭痛、歇斯底裏和腳氣。
(1)《本草補遺》:“主熏皮暗,風惡,齒隱,雉痔。”
②《日華子本草》:“治心腹脹滿,下氣。”
(3)《開寶本草》:“主邪氣,驟心痛滿。”
(4)王:“調元氣,除郁。”
⑤《綱要》:“治腳氣膝浮,煎服洗。”
⑥《現代實用中藥》:“適用於頭痛、腹痛、精神抑郁,可驅蛔蟲。它對任何因蛔蟲而休克和跛足的人都有效。”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8 ~ 1.5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泡水,沖服或水煎服。
應忌氣虛血熱。
(1)《本草補遺》:“取白芷、附子。”
(2)本草從新:“辣香斷氣,體弱者宜避之。”
處方①治療各種胃腸疼痛:松香、木香、厚樸。煎服。(四川中醫年鑒)
②治療神經性胃痛:甘草松香、香附、沈香。煎服。(四川中醫年鑒)
③治療痰濁眩暈:半夏曲、天南星、甘松、陳皮。頂上細粉,煮面丸,大如梧桐樹。每次服20粒,飯後姜湯服下。(濟風普濟方松香丸)
④治療癔癥、神經衰弱、胃腸痙攣等。字體甘松6美元,廣皮1.5美元。500毫升水,在沸水中浸泡三小時(每半小時煮沸壹次)。每天服用十二次和六次。(江西中草藥)
⑤腎虛牙痛的治療:甘松、硫黃各半。對於細粉,浸泡在沸騰的湯裏,然後漱口。(普濟方)
⑥治濕腳氣,除濕解毒:甘松、蓮心、槁本。三味湯,洗凈。(《普濟方》甘松唐)
提醒:甘松的這種中草藥來自互聯網。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