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丸法
1.瘦肉適量,用榨汁機打成肉末;
2.澱粉(比例:65438+肉的0/3)磨成粉;
3.瘦肉中加入適量鹽、味精、醬油、料酒、少許姜末、少許蔥花拌勻;
4.將磨好的澱粉加入到準備好的肉末中,攪拌均勻,靜置1-2小時後即可烹飪。
將肉剁成肉末,切少許姜末和蔥花,加入適量黃酒、精鹽、雞精和生粉,攪拌均勻,然後揉成丸子,鍋中放油煮至七八成熟,將丸子炸至金黃色,將鍋內多余的油倒掉,丸子加水,倒入少許醬油,只剩壹點水時關火,加入味精。好吧,裝盤吃吧。
川貝燉瘦肉
材料:豬肉100克。
配件:川貝母1勺
川貝燉瘦肉的做法
1.瘦肉洗凈切片。
2.川貝母洗凈,用清水浸泡30分鐘。(我怕防腐劑,就泡了。)
3.將材料放入燉肉中,加入3碗開水。水加滿7-8分鐘就行了,太滿的話燒開後會溢出來。
4.鍋燒開後,將燉鍋放入小火中燉3小時。
瘦肉怎麽做好?
(1)如何吃瘦肉
豬肉要斜切,豬肉肉質比較細,筋少。比如橫切的話,煮熟後會變得淩亂散亂。比如斜著割,就不會斷,也不會咬人。豬肉不宜長時間浸泡在水中。
烹飪前不要用熱水洗豬肉,因為豬肉中含有壹種肌紅蛋白,在15攝氏度以上的水中極易溶解。如果用熱水泡,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味道不好。
豬肉要煮熟,因為有時候豬肉裏會有寄生蟲。如果生吃或調理不當,可能會在肝臟或腦部寄生鉤蟲。
(二)食用瘦肉的禁忌
每天不要吃超過兩盎司的瘦肉。
瘦肉吃多了也對人體健康有害。如果在日常飲食中以瘦豬肉為主要食物來源,會增加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對各種動物肉類的脂肪進行了測定。2002年中國食物成分表中指出,各種肉類的脂肪含量如下:兔肉2.2克,馬肉4.6克,牛肉4.2克,瘦豬肉7.9克。如果以瘦豬肉為主要食物結構,
此外,瘦肉中蛋氨酸的含量較高。蛋氨酸是人體合成某些激素和維持表皮健康所必需的氨基酸。而蛋氨酸在壹些酶的催化激活下,在熱物理化學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壹種叫做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機物。現代醫學認為,同型半胱氨酸可直接損傷動脈壁內皮細胞,促進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質沈積並滲入動脈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吃太多瘦肉會增加蛋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可見,不能因為瘦肉的飽和脂肪酸少,就限制瘦肉的食用。壹般來說,成年人每天的肉類攝入量應為1-2兩,可根據個人體重和肥胖程度增減。如果需要補充蛋白質,可以適當增加牛奶和豆制品的攝入量。
瘦肉的營養價值
瘦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不僅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還提供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等營養成分。與牛羊肉相比,瘦豬肉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可以調節新陳代謝,維持皮膚和肌肉的健康,增強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功能,促進細胞生長和分裂,預防貧血。而且瘦豬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血紅蛋白更好吸收。所以吃瘦豬肉補鐵的效果比吃蔬菜好。
如何選擇豬肉
1.選擇不肥不瘦的豬肉。我們不喜歡吃太胖的,太瘦的不安全,味道不好。不胖不瘦的都是剛剛好,什麽都過分,豬肉也壹樣,這也暗合了中國人的“中庸之道”。
2.如果妳真的不喜歡肥肉。那麽最好選擇現場切好的整塊瘦肉,因為從肥肉上更容易鑒別整塊豬肉的好壞。優質或新鮮的豬肉,脂肪潔白而有光澤。肌肉顏色均勻,外觀略幹或略濕。手指壹按,凹陷就能很快恢復。
3.看表皮。這也是為什麽現場看切好的豬肉更安全的原因。表皮有紅點或出血點的多為死豬肉,豬皮較厚且毛孔粗大、肌肉顏色暗紅的多為母豬肉。
4.看肌肉。肌肉間有淤血,多死於宰前,是放血不幹凈造成的。肌肉顏色為鮮紅色或深紅色,多為添加了瘦肉精等藥物所致。如果顏色是灰色的,說明肉裏註水的可能性很大。拿起豬肉,看看放肉的案板上有沒有水漬。
5.氣味。新鮮豬肉有正常的鮮肉味。不新鮮的豬肉有氨或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