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寶寶頭型的5個因素
新生兒和胎兒頭骨相當柔軟,很容易受外力影響而變形。影響頭型的因素主要有:
1、胎位不正:例如橫位或頭部在上,那麽出生當天即可發現頭部受子宮的壓力造成壹種特殊頭型。
2、多胎:雙胞胎或多胞胎可能因互相爭取空間或頭部互相擠壓,造成頭型不正。
3、生產時使用外力:引產時使用真空吸引、產鉗,有時會形成血腫。出生後,寶寶不願側向血腫處睡,也會形成歪斜頭。
4、睡姿:寶寶出生後總是以同壹個體位躺臥,造成頭型不正。
5、營養與疾病:孕期媽媽營養不足或胎兒宮內感染,可致小兒先天性腦發育不良而引起小頭畸形或腦積水;準媽媽懷孕後期或新生兒出生後未及時補充維生素D和多曬太陽,可能導致寶寶患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引起方顱等頭顱畸形。因此,如果是因營養或疾病造成寶寶頭型變異,必須先對癥治療再進行頭型矯正。
塑造好頭型關鍵詞:睡姿和枕頭
凡事預防為主,如果寶寶壹出生,爸爸媽媽就註意為寶寶選擇合適的睡姿和枕頭,就可以省去許多麻煩,使寶寶擁有壹個完美的頭型。
·“睡姿”對寶寶頭型起決定性作用
選擇合適的“睡姿”,是矯正寶寶頭型的主要方法。在談論“睡姿”前,首先要告誡爸爸媽媽的是,千萬不要讓寶寶只習慣某壹種睡姿,壹旦這種姿式固定下來,要想糾正將難上加難。如有的媽媽聽說寶寶應該右側位睡覺,就壹直讓寶寶這樣睡,結果頭睡偏了,習慣也很難糾正了,所以壹定要讓寶寶適應各種睡姿,從寶寶出生的第壹天起就這樣做。
側臥
有利因素
綜合各種因素,側臥是寶寶最好的“睡姿”選擇。
·
側臥使寶寶處於他在媽媽體內就已習慣的自然狀態,全身放松,得到充分休息,提高睡眠質量。
·
有利胃內食物順利進入腸道,即使發生溢奶,口腔內的嘔吐物也會由嘴角流出,不至於流入咽喉引起窒息。
·
可以改變咽喉軟組織的位置,減少分泌物的滯留,使寶寶的呼吸更順暢,也不會打鼾
不利因素
雖然右側臥位可以避免心臟受壓,但由於寶寶的頭顱骨骨縫沒有完全閉合,長期右側睡會使頭顱變形,臉型不對稱,所以采取側臥時,還是應采取左側臥和右側臥交替的方法,同時註意將寶寶的耳輪往後撫平,不然容易使耳輪變形,長成“招風耳”。
俯臥
有利因素
俯臥時面部朝下,後腦勺朝上,不會導致頭部變形,是塑造完美頭型的最佳選擇。
·胎兒在媽媽子宮裏的時候,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所以,俯臥能讓寶寶獲得安全感,減少因不安而哭鬧。
·寶寶在俯臥時經常會有擡頭挺胸的動作,有利於今後各種動作的發展和肺活量的增加,促進呼吸系統的發育。而且俯臥時,即使寶寶吐奶,胃內容物也會順著嘴角流出,不必擔心寶寶將嘔吐物吸入氣管而致窒息。
不利因素
雖然俯臥最有利於塑造寶寶頭型,但因為寶寶頸部力量不足,難以支撐頭部的重量,口鼻易被枕頭、毛巾等堵住,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國內外都不提倡讓寶寶俯睡。所以讓寶寶俯臥時,壹定要有人照看。
仰臥
有利因素
寶寶仰睡時,妳可以清晰地觀察到他的表情變化,及時了解他的需要,並作出相應的反應。同時,寶寶也會感覺很快樂,可以自由地揮舞手腳,與妳面對面地交流,增進親子感情
不利因素
總朝著壹個方向仰睡,會形成扁頭,影響頭型美觀,而且容易使胃內食物返流嗆入氣管及肺內,發生危險。所以寶寶仰臥時,必須有人看護。
·正確選擇和使用枕頭
枕頭的作用大家都清楚,但剛出生的寶寶可不需要枕頭,更不需要什麽定型枕,不然非但不能矯正頭型,而且很容易造成寶寶脖頸彎曲,引起呼吸困難。3個月以後,可以選擇高低大小合適的枕頭,幫助寶寶睡出壹個好頭型,也讓寶寶睡得更香甜。現在市場上有各種嬰兒枕出售,關鍵是爸爸媽媽要結合寶寶的頭型和睡覺的習慣綜合判斷,選擇適合寶寶的枕頭。
矯正頭型的3種方法
由於前述的各種原因,加之許多新手爸媽缺乏經驗,很多寶寶的頭型並不理想,這樣,只有通過各種矯正方法還原寶寶的頭型。
方法1:根據寶寶的長相選擇合適的睡姿
如:有的寶寶顴骨較高,如果俯臥,以後顴骨會更高,臉型反而變得不好看了,這樣的寶寶采取左右側睡的方式比較合適。如果寶寶的顴骨不太高,可讓寶寶多采取俯臥的方式,這樣就會使顴骨高壹點,變得好看些。
方法2:根據寶寶的天性調整睡姿
壹般寶寶習慣面向媽媽睡覺,也喜歡對著燈睡。如果妳不註意的話,久而久之,寶寶面向媽媽或燈的壹側頭枕部就會睡扁。根據這個特性,妳要時常調換寶寶的睡覺位置,包括醒的時候,不要每天都睡同壹側,還可以移動燈的位置,妳也可以經常和寶寶互換位置睡。
方法3:使用塑型頭盔
如果寶寶的頭偏得非常嚴重,可以選擇塑型頭盔。這種頭盔類似安全帽的構造,材質極輕,依寶寶理想頭型測量制作,讓凸出部分不再生長,而讓扁平處有較大生長空間,借由頭盔施予頭骨各部分不同的壓力,造成頭骨不同的生長速率,寶寶就會依此塑型頭盔自然矯正頭型。不過量制頭盔,必須由醫師指導,量頭訂制。
總之,只要爸爸媽媽在營養和疾病方面多加註意,在寶寶出生後即讓他以各種姿勢睡,寶寶的頭型壹定會很好看。即使因各種原因造成頭型異常,也可在18個月內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效果也會不錯。
專家提醒:寶寶出生4個月內,囟門骨縫還沒完全閉合,骨頭尚軟,因此這段時間都有機會改變頭型,只要註意改變睡姿就可能扭轉歪斜程度,建議妳抓住這個最佳時機。4個月到兩歲前,這是最後的矯正機會,壹旦頭骨鈣化完成頭型就再無法改變,兩歲後即使每天側睡都無法改變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