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觀音草的藥用功效

觀音草的藥用功效

中藥材,別名:白牛膝,小澤蘭,辣子七,圍苞草,水牛膝,蓋膝草,土莧菜,麻牛膝。

用途很廣:全草和根均供藥用。根能破瘀止痛,主治勞傷瘀血、月經不調、痛經等癥。帶根全草能消腫、止痛、解毒,主治蛇咬傷、瘡癤、疔毒,多用為鎮痛藥,治胃腸疼痛及潰瘍等癥。也可制農藥,幹品研粉撒布,可防治地蚤類害蟲;將全草放入燒著的火堆中,可熏治果園中的無腳蜥蜴類害蟲及菜園中蝶類害蟲;鮮品加熱水浸汁噴灑,可防治蚜蟲和甲蟲。用可作芳香劑。

產於我國南部各省, 多生於山坡林邊草地和 溝谷叢林邊, 路邊濕地、 村落城鎮庭園中也極為常見。

性狀

全草長10-60cm。根細而彎曲。莖具縱棱,直徑2-4mm,基部節上常有不定根;表面黃綠色;被毛,節膨大成膝狀;質脆,易折斷,斷面可見白色的髓。葉對生,具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後呈卵形或狼狀披針形,兩面及葉緣有毛。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及宿存花萼均被粗毛;偶見花冠,淡紅色。蒴果棒狀,長約6mm。種子4顆,黑褐色,扁三角形。氣微,味淡。 以莖葉色綠者為佳。

性味

鹹辛,寒。 ①《本經》:鹹,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微辛。

歸經 《閩東本草》:入肝、膽二經。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散血。 咽喉腫痛,風濕痛,打傷,瘰癧。全草3~5錢,水煎服。 腹痛,腰痛,跌打損傷,根2~5錢,水煎服;外用適量,搗爛外敷。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風濕關節痛、小兒驚風。

藥用主治:毒蛇咬傷、小兒驚風、口腔炎、癤、癰、尿路感染、中耳炎、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或研末。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註意 ①《本草匯言》:過服亦克脾氣。 ②《閩東本草》:脾胃虛寒,氣血兩虛者不宜。 附方 ①治感冒發熱,咳嗽,喉痛:爵床五錢至壹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②治瘧疾:爵床壹兩。煎汁,於瘧疾發作前三至四小時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藥》) ③治鉤端螺旋體病:爵床(鮮)八兩。搗爛,敷腓腸肌。(《雲南中草藥》) ④治酒毒血痢,腸紅:小青草、秦艽各三錢,陳皮、甘草各壹錢。水煎服。(《本草匯言》) ⑤治黃疸,勞瘧發熱,翳障初起:小青草五錢,煮豆腐食。(《百草鏡》) ⑥治腎盂腎炎:爵床三錢,地菍、鳳尾草、海金砂各五錢,艾棉桃(寄生艾葉上的蟲蛀球)十個。水煎服,每日壹劑。(《江西草藥》)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兩,地錦草、龍泉草各二兩,車前草壹兩半,小號野花生、狗肝菜各壹兩(後二味可任選壹味,如龍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藥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壹劑,至少以連續三個月為壹個療程,或於尿轉正常後改隔日壹劑,維持三個月,以鞏固療效。(《全展選編·傳染病》) 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錢。加豬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⑨治筋骨疼痛:爵床壹兩。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⑩治疳積:小青草煮牛肉、田雞、雞肝食之。(《綱目拾遺》) ⑾治雀目:雞肝或羊肝壹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錢。安碗內,加酒漿蒸熟,去草吃肝。加明雄黃五分尤妙。(《百草鏡》) ⑿治口舌生瘡:爵床壹兩,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⒀治癰疽瘡癤:小青草搗爛敷。(《本草匯言》) ⒁治瘰癧:爵床三錢,夏枯草五錢。水煎服,每日壹劑。(《江西民間草藥》) ⒂治跌打損傷:爵床鮮草適量。洗凈,搗敷患處。(《上海常用中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