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為深根性落葉灌木花卉。適應性強,栽培區域廣泛,有地栽,也有盆栽。但是,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是露地栽培。牡丹能耐寒,對光照強弱都有適應能力,土壤肥瘠均適,除水漬、濕熱、通風不良外,壹般環境都能生長。北方地區盆栽牡丹,只要每年翻盆換土,就能旺盛生長,正常開花。
1.栽培,根據牡丹“宜冷畏熱,喜燥惡濕,得新土則根旺,栽向陽則性舒”的特征,栽培牡丹,應選擇地勢高,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排水通風良好的地方。尤其是下層為砂質土、上層為1米厚的培養土最為適宜。同時,還要考慮,避強風吹襲及烈日西曬。地方選好以後,要進行平整,深耕細作,填施骨粉、油餅、廄肥、堆肥等底肥,按株距為30~35厘米、行距為80~100厘米的距離培成土埂。宜在9月掘穴栽植。栽植不宜過深,壹般為30厘米,太深了會影響出芽。操作時,植株要直立,根部要自然舒展,四散於植穴之中,再填土壓實,澆壹次透水。然後上部覆土,要略高於地面6~10厘米,以免積水爛根。在配制培養土時,要註意牡丹不適宜用生土、沼澤土、黏土和爐渣土,因為這些土質含水量多,容易爛根。每年10月中旬,可在植株周圍的根部,適當覆蓋壹層馬、牛、羊、兔糞,上面再堆壹層培養土,確保牡丹安全越冬。
2.施肥,根據牡丹“春發枝、秋發根、夏打盹、冬休眠”的生長規律和喜肥沃的特性,每年至少要施肥三次。第壹次為花前施肥,壹般宜在3月上旬進行。這次施肥應以腐熟的餅肥或幹糞為主,適當增加磷、鉀肥料,促使牡丹花芽健壯生長,孕蕾開花,所以又叫促花肥。第二次為花後施肥,壹般應在牡丹花開完後半月內進行。這次施肥應以餅肥、麻醬渣粉(0.25~0.5千克)為主,再加少量磷、鉀肥料,使植株旺盛地進行營養生長,促使秋後花芽分化。這次施肥後,對第二年開花的多少和好壞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第三次為越冬施肥,在進入冬季以前,結合冬灌普遍進行壹次施肥。這次施肥應以廄肥、堆肥或其他富含腐殖質的肥料,因為這些肥料能增加地溫,對牡丹越冬有壹定的保護作用。除此以外,在開花之前還可以進行根外追肥,其效果也比較顯著。
3.澆水,牡丹為肉質長根,稍能耐旱,生長環境最怕長期積水,所以地栽牡丹壹般都不單獨澆水,每次施肥以後,及時澆水壹次。如生長季節長期幹旱,土壤缺水,造成牡丹葉緣幹枯,此時必須澆水。總之,牡丹澆水壹定要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要適時適量。天氣幹旱時,可2~3天澆壹次水,若遇陰雨綿綿,溝內積水需隨時排除。壹般來說,牡丹在開花前後需水量多,其他時間,只要經常保持土壤疏松滋潤,就能旺盛生長。
4.修枝整形,牡丹在春季發芽以前,必須進行修枝整形。大株牡丹花要保持5~7根枝條,其余弱枝和廢芽應全部剪除,以便集中養分,保證開花需要,保持株型健美。牡丹花修枝整形,還要和澆水、施肥有機地結合起來。修剪後要施壹次濃肥,再澆壹次透水,然後進行松土、除草。這樣可使土壤疏松,透性更好,避免雜草與牡丹爭奪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