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魚苗規格的選擇
竹筒魚表面的鱗片比較特殊,呈梳齒狀,反向摩擦容易損傷皮膚,誘發感染。魚苗體積過大,鱗片成熟,運輸過程中容易相互劃傷,造成全軍死亡甚至全軍覆沒。所以,養殖竹殼魚成功的關鍵是選擇小魚苗,壹般在2cm以內。
幼苗運回後,立即在盆和桶中臨時飼養2天。具體方法是:(1)用20 mg/L高錳酸鉀浸泡1h;;(2)然後用65438+20毫克/升00%聚維酮碘和0.6%鹽溶液浸泡40 - 48小時;;(3)若在高溫季節用20 mg/L高錳酸鉀對全池噴霧消毒,兩天後放苗;(4)每畝放苗2000-3000株。
此外,還必須設置魚巢。將直徑為12cm的無毒PVC管剪成60cm左右,固定成“井”字形,放在池塘底部。每畝30-40個“井”。
2投餌
竹貝魚的特點是前期生長緩慢,從2cm長到10cm需要60-70天。這段時間必須餵活餌。較好的活餌,如野生魚類的幼花和淡水蝦苗(也可使用淡化的南美白對蝦苗)。由於小魚小蝦的生長速度比竹貝魚苗快,分批投餵適當規格的魚蝦苗,對養殖成功極為有利。
我們的做法是:(1)當地成魚(5-10 cm)放養,20天左右投放竹殼魚苗。此時幼體孵化,適合被竹殼魚捕食;(2)10天後,投放壹批蝦苗,20000-40000/畝。(3)之後每隔7-10天放入蝦1次,直到大部分長到10 cm左右;(4)10cm竹貝魚苗可吃混合餌料或“死餌料”。具體方法是:當大部分竹貝魚苗長到10cm時,在馴化前10天投餵最後壹批蝦苗。之後在池塘裏設置吃臺,用40-60厘米的塑料框架,底部懸掛重物,用泡沫或浮球支撐,使吃臺距離池塘底部20-30厘米,每畝6-8個。然後逐漸投放少量餌料(小雜魚、配合飼料)投餵,在準備投餵配合飼料的前期,切碎壹些小雜魚混在飼料中引誘竹筒魚吃,逐漸減少小雜魚,直到沒有為止。餵食時間是下午5點以後,因為竹貝魚白天不吃東西。妳應該耐心馴服食物。壹般10-15天就可以成功馴服食物。個別魚苗長時間不進食,如果長時間饑餓,再加上誘食成分的作用,就可以馴化成功。
3疾病預防和治療
竹殼魚很少生病,最主要的疾病是皮膚擦傷和體表寄生蟲,最嚴重的是錨蚤。如發現蚤類,可在全塘噴灑1.5-2.0 mg/L的敵百蟲溶液,然後每7天噴灑1次,連續3-4次,養殖前、中、後期各使用1個療程。采收前30天停止用藥,避免藥物殘留問題。
4習慣介紹
竹筒魚進化成沒有魚鰾的呼吸器,相當於早期的肺,皮下血管豐富,便於氣體交換。因此,竹貝魚在常溫下可以長時間存活,以保持皮膚濕潤。只要保持皮膚濕潤,長途運輸3-7天存活率可達100%。
五種越冬
竹貝魚是暖水性魚類,冬季水溫必須保持在10℃以上。通過建造日光溫室和人工輔助加熱,不難達到這個條件。而且竹貝魚可以臨時高密度飼養越冬,要註意防止水黴和皮膚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