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亮片的分類
1.勺子亮片
傳統的勺形亮片和我們吃的勺子差不多。相傳這種魚餌是因為有人看到勺子掉進湖裏被食肉魚追趕而發明的,所以勺子形狀的亮片可以算是最古老的魚餌之壹了。勺形亮片的遊動方式,根據漁民的操縱,顯示擺動、旋轉或上下翻滾。勺形亮片的作用範圍大,對魚的刺激比較大。屬於反應性刺激餌料,入水就被切斷的情況經常發生。
對角裁剪亮片
現在廣泛用於裁剪亮片,壹般是薄而厚,重心較低,有利於投擲。釣魚環境需要遠距離拋投時,是亮片中的首選。切片亮片在水中左右遊動,前端壹般設計成弧形,使其在水中的姿態更加搖曳,下落時更加輕柔,可以吸引魚更多的註意力,增加魚找到誘餌並攻擊它的可能性。
3.柳葉亮片
顧名思義,外形像柳葉,體型比較大,所以投擲時風阻比較大,不利於遠距離投擲。在水中遊動主要模仿受驚逃跑的小魚,多為旋轉擺動,這是食肉魚難以抗拒的誘餌。
旋轉亮片
旋轉亮片其實是組合亮片的壹種,由配重鉛和壹兩個亮片組成。在水中的泳姿主要是亮片高速旋轉吸引魚的註意力,風阻也大,不利於遠距離拍攝。
5.復合旋轉亮片
它的本質是旋轉亮片,加上膠團和軟餌尾鉤,可以說是旋轉亮片的升級版。復合旋轉亮片的水下運動和反光更加豐富,尾鉤可掛尾蛆或T尾魚等軟餌,方便更細致的搜尋。
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亮片的旋轉特性,魚線直接綁在線上釣魚時容易發生扭曲,建議搭配亮片專用八字環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魚線扭曲,讓亮片在水中遊動更加自然。
二、亮片的操縱
亮片是能有效搜索整個遊泳層的誘餌,操縱方法和VIB基本相同:壹是定速或變速回收;二是跳回來;三是靈活結合前兩點。
將亮片拋入水中後,判斷達到預期水層,可以勻速或變速收線。在倒帶的過程中,極尖可以輕微跳動或短暫停頓,賦予亮片更豐富的姿態。在回收的過程中,亮片的深淺由兩個因素決定:壹是纏繞的速度,速度越快,魚餌會離水面越近,反之,速度越慢,會離水底越近;二是釣竿與水面的角度。角度越大,魚餌離水面越近,而角度越小,魚餌就越水平。在實際釣魚過程中,要根據魚的情況調整線速度和魚竿與水面的角度。每次調整都要記住自己的操控手法。如果釣到魚,可以按照這個手法重復。如果是在岸邊釣魚,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當魚餌靠近岸邊時,壹定要將竿尖擡高,將魚餌提近水面,否則非常容易掛在岸邊的石頭等障礙物上。
在近底操作時,要註意底掛和咬口的區別,找準觸法,準確把握魚訊。魚咬鉤的時候,手不動,線不收,還是會感覺到魚的拉力,但是掛底的時候,手不動就不動了。兩者略有區別,需要積累壹定的經驗和反應能力才能在劈啪聲之間準確判斷。在釣魚的過程中,可以等壹秒鐘判斷是魚嘴再刺魚。否則掛底時如果刺到魚,魚鉤會牢牢卡在障礙物裏,造成損失。
在使用亮片之前,我們最好做壹個能在岸上看到的實驗,粗略計算壹下這個誘餌壹秒鐘能沈多遠。然後結合水流和當時漁場的情況,拋到預設的深度,回收利用。當我們到達岸邊時,我們需要擡起竿尖,以防止它掛在底部。
三、亮片的顏色選擇
天氣晴朗,漁場清澈,能見度高的時候,我壹般會選擇深色,比如黑色、深綠色、黃色、暗金色,減少對魚強烈反光的恐懼。陰天的時候,或者漁場的水比較渾濁,能見度不高的時候,我壹般會選擇亮色,比如銀色、艷紅、七彩,增加亮片被魚發現的幾率。
最後提醒壹下,當妳感覺到有魚要吃的時候,要稍微停頓壹下,讓魚有充分的機會上鉤。無論魚的活躍度是高是低,都需要根據當時水域的魚情來調整。充分積累經驗,形成自己使用餌料的節奏和習慣。畢竟釣魚沒有固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