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假蜂蜜是怎樣生產的?現在市場上的蜂蜜有多少是假的?

假蜂蜜是怎樣生產的?現在市場上的蜂蜜有多少是假的?

有些品牌的蜂蜜廠家會自己去蜂農那裏收蜜,也有些蜜是賣給個人,再由這些人轉賣給廠家。收的時候壹般要對蜜的濃度、含糖量等進行檢測。“來收蜜的人有沒有經驗,非常重要。”杜大爺在養蜂這壹行裏,見多了有人為利益驅使,昧著良心造假的方法。“過去都是壹斤白糖三兩半水熬成糖水,有時壹桶蜜210斤,其中160斤是糖,8斤蜜,其余都是水。現在白糖價格高了,就改用果葡糖漿或玉米糖漿、甜味素等,再加上食用果膠等黏稠劑,成本只有幾塊錢,但調出來的蜂蜜比真蜂蜜更甜、更黏稠,沒有經驗的人根本看不出來!”除了蜂農外,也不排除有廠家和收蜜的人造假的情況,出口的因為檢測嚴格,大多不敢,但內銷的就不敢說了,尤其是藥廠用來制藥的蜜,摻假的更多。

中國養蜂學會第五屆理事、有著20多年養蜂經驗的專家王鳳鶴告訴記者,過去他也親眼見過有蜂農熬制糖漿加到蜂蜜中。果葡糖漿很甜,外行從口味、外形上都分辨不出來。市場上的純蜂蜜平均20塊錢以上壹斤,加了糖漿的則賣十幾塊錢,還有些蜂蜜完全是用果葡糖漿勾兌的,更便宜。對於這些假蜂蜜,大廠家設備齊全可以檢測出來,但小廠家往往被蒙混過關。還有壹種造假方法是給蜜蜂餵糖水,在流動放蜂的人中比較容易出現。中國蜂產品協會壹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也承認,確實有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往蜂蜜裏加人工糖漿的情況,大多是玉米糖漿等,因為它們價格低,而且屬於單糖,和蜂蜜的基本結構相似,壹般不好分辨。壹桶蜜加糖20%以上,才能賺到錢。

這幾年的蜂蜜市場上,除了槐花蜜、棗花蜜、椴樹蜜、龍眼蜜等老品種外,新興的品種越來越多。本報調查也顯示,在大家常買的蜂蜜中,蘋果花蜜位居第壹,占13.79%,其次是黃連蜜、槐花蜜和金銀花蜜,分別占12.93%、11.03%和8.28%。

然而,2010年4月,壹個名為《壹個蜂蜜賣家訴說蜂蜜行業的事》的帖子在網上引起巨大反響,發帖人自稱家中有20多年的養蜂經驗,而據他分析和鑒別,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金銀花、雪蓮花、蘋果花等蜜,根本就不存在。對此王鳳鶴認為,蜜蜂壹般在18℃以上活動,20℃以上才能采蜜,所以雪蓮花蜜肯定是不能直接采到的。壹般的花壹次能出幾十斤蜜,蘋果花只能出三四斤,確實達不到商品蜜的產量。而金銀花蜜,他認為有可能和目前市場上的玫瑰蜜壹樣,都是用含苞的花蕾在高濃度蜜中浸泡出來的,雖然也含有花的精華,但和蜜蜂直接采的蜜不是同壹個概念。中國蜂產品協會專家也告訴記者,除了這三種蜜以外,像玄參花,壹般在自然情況下也采不到蜜;銀杏花本身是沒有蜜的,市場上的蜜大多是添加了銀杏提取物。杜大爺還補充說,梨花和蘋果花壹樣,也產不出商品蜜;益母草花只有在特殊年份裏才能打蜜,壹般情況下只夠蜜蜂自己消耗;桂花的蜜大多不是天然蜜,而是用花蕾浸泡的。“壹般來說,單瓣的花產蜜多,花瓣很多的花則不易有蜜。”

相對於假蜂蜜來說,即使是真蜂蜜,其中含有抗生素和重金屬、農藥殘留的問題更讓人擔心。王鳳鶴說,我國蜜蜂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發病率比較高,雖然國家提倡生物防治,但還是有壹部分人用化學藥物、抗生素來給蜜蜂治病,導致蜂蜜中抗生素含量較高。這在過去相當嚴重,現在出口蜂蜜檢測比較嚴格,但國內銷售的蜂蜜做得還不夠,因為檢測壹個指標費用很高,而且時間長。杜大爺說,據他了解,現在在壹些蜂農中,給生病的蜜蜂餵青黴素、四環素等抗生素類藥物的情況仍非常普遍。

如何分辨假蜂蜜,專家們提供了壹些小竅門:壹是用手撚。粘手、發黏的是真蜂蜜,加了糖的撚開後還是顆粒,感覺硌手,不發黏。第二是滴壹滴蜜在餐巾紙上,如果洇開了,說明蜜中含水量比較高。第三,如果在超市中不能打開瓶蓋,可以觀察壹下蜂蜜上層是否有氣泡,如果有,說明蜂蜜中水分大、濃度不夠或存放時間太長導致發酵,這樣的蜜保存期短,容易壞。第四,很多人以為結晶的蜂蜜不好,其實,除了槐花蜜、棗花蜜等以外,多數加工後的蜂蜜在低溫下都容易出現結晶現象,不結晶的可能是假蜜。

壹般來說,蜂蜜可以保存3年左右,保存時不放冰箱,就不會結晶;壹定要把蓋子擰緊,否則空氣進去後容易氧化,會破壞其營養成分。如果想吃當年的蜜,可以去蜂場購買,但最好選擇本地蜂農,農貿市場和野外擺攤賣散裝蜜的最好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