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辣椒精,火鍋紅比“壹滴香”更厲害,便宜的火鍋成了“化學鍋”
記者昨日暗訪南京市場,發現火鍋底料中添加了大量化學添加劑,但監管部門並不十分誠信。
陳郁張軍
冬天來了,熱氣騰騰的火鍋成了很多都市人的“最愛”。但是妳知道嗎?現在的火鍋大多都是“化學鍋”!“不僅很多涮鍋產品使用添加劑,火鍋底料也含有多種化學添加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紅湯紅火鍋不誘人嗎?辣味和紅色都是由壹種叫“辣椒精”的添加劑制成的;壹進火鍋店就聞起來很香,所有的香味都是加進去的!昨天,記者調查了南京市場“化學火鍋”的情況——
暗訪地點:批發市場
因為冬天是火鍋旺季,火鍋調料成了南京幹貨批發市場的主角。昨天,記者以火鍋店買家的身份,暗訪南京幾家幹貨市場,發現火鍋香、辣椒精、火鍋紅幾乎“泛濫”—
香味劑比“壹滴香”強
在南京下關的壹家幹貨批發市場,記者在入口處的壹個攤位上詢問有沒有什麽可以為火鍋增色增味的東西。老板馬上從櫃臺後面拿出壹個標有“火鍋香氛劑”的紅色瓶子給記者。老板神秘地告訴記者,這是開火鍋店必備的“秘訣”,因為只要把這種香味劑放進火鍋裏,到處都是香味,讓人很有食欲。
“這不是壹滴香吧?”記者提出疑問。老板搖搖頭說,當然不是,這是新產品,比壹滴香好多了。他特意指著產品標簽上的“QS”標識提醒記者:“知道這個標識,但它是經過技術監督局(質監局)批準的。”
見記者點頭,老板又陸續從身後拿出另外兩瓶。壹瓶的包裝上寫著“辣椒精”,另壹瓶寫著“火鍋紅”。老板說兩個產品壹起用。前者保證妳能在少放辣椒的前提下讓食客夠辣,後者能讓香鍋“紅”到幾乎不放辣油。
介紹完這三款產品,老板拍了拍記者的肩膀,自信地說,只要用過記者的火鍋店,就知道這些東西有多好了。他還從櫃臺下面拿出壹疊收據,自豪地說,因為他家賣的東西效果好,南京很多火鍋店都是他的老客戶。
記者提出買幾瓶帶回去看看效果。老板報價500克辣椒精25元,500克火鍋紅35元,500克香味劑45元。看著記者付款後,老板熱情地從背後遞給記者另外兩個包裝,分別寫著“肉香之王”和“高味香精”的字樣。老板解釋說,這些都是有味道的東西,吃了能讓人忘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南京的很多幹貨批發市場,類似於給火鍋添加色香味的添加劑幾乎隨處可見,這些攤主指著“QS”的牌子信誓旦旦地說沒有問題。
然而,當記者查看其購買的三款產品上標註的QS認證編號時,卻發現雖然可以查到壹些廠商的名稱,但卻找不到標註在上面的QS編號。對此,質監部門相關人士表示,這些添加劑很有可能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正規廠家的旗號銷售,質量堪憂。陳郁
暗訪地點:農貿市場
傳說中的火鍋增味劑“增香劑”和增香能力遠超“壹滴香”的“辣椒香精”,在南京菜市場能買到嗎?昨天傍晚,記者走訪了南京市區的幾個大型菜場。
昨天下午6點左右,記者來到南京華僑路附近的壹家大型菜場。這個市場有六七家火鍋調料,生意很好。各種口味和包裝的火鍋底料放在顯眼的位置。
在攤位上,有很多關於火鍋調料的標語,比如“全國調料行業火鍋底料生產示範企業”、“中國登山隊專用火鍋產品”、“來自內蒙古小肥羊生產基地”。價格也比較合理,壹般3元到15元不等。“我在家吃火鍋就買這個調料。”壹位攤主向記者推薦了壹袋紅色包裝的火鍋食材。
隨後,記者來到太平南路附近的壹家菜市場,這裏賣火鍋調料的店鋪比較多。記者圍著問“有沒有更‘厲害’的調料?”交談中,壹位自稱姓黃的老板“接受了”:“牛逼?要不要罌粟殼?”記者強調只要調料不需要罌粟殼,老板黃猶豫了壹會,問了火鍋店的開業時間和地點,才問“多少錢?”“妳有什麽?”記者問。“提香,什麽顏色都有!”黃八告訴記者,銷售火鍋添加劑是非法的,不能在市場上銷售。記者了解到,香味劑的價格是30-40元1斤,鍋裏壹小勺就會有效果。“像味精,1斤香味劑夠幾百鍋用很久了!”30元左右可以買壹大瓶辣椒精,“1升夠妳用”。在與記者溝通後,黃八放松了警惕,並給記者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碼。“有需要的話,打電話送貨上門!”
得知記者的“火鍋店”即將開業,黃老師還提醒他,“不要只用化學添加劑做鍋底,最好用正規的調料和添加劑混合。”黃先生說,這樣既能保證成本,又能保證火鍋的味道。
火鍋業曝“家醜”
“南京市場上的這些火鍋添加劑,本來應該是管理得很好的。”省餐飲行業協會火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王鍇直言,南京很多火鍋店都在用添加劑忽悠消費者。
壹家連鎖火鍋店的老板說:最普通的麻辣鍋要26元。
“商家不賺錢怎麽請妳吃飯?”在南京解放路上的壹家連鎖火鍋店,老板向記者報出了他們火鍋食材的成本:他們店裏的普通麻辣鍋不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鍋底包括花椒、幹辣椒、當歸、肉桂、丁香等近十種天然材料。單從成本上來說,這個鍋底至少26元,他們對外的價格是30元。老板說為了保證我們火鍋的底料是正品,他們的菜可以打折,但是底鍋從來不給價格。
在街對面的另壹家火鍋店,火鍋的鍋底是免費提供的。壹般情況下,兩個人消費30元左右就可以享受了。對於後者的低價,之前連鎖火鍋店的老板似乎並不認同。他給記者算了壹筆賬。30多元的火鍋會包含七八種菜品、鍋底、調料、人工、燃氣等費用。不玩花樣,是不可能賺錢的。最容易被作弄的就是火鍋的湯底,因為其他的都是不能打折也不能省的。陳郁
吳先生在南京開店
吳先生在南京某大學城附近開了壹家火鍋店。因為做的是學生生意,自然選擇了低價路線——鍋底不要錢。這樣幾十塊錢就能吃到火鍋,自然每頓都是顧客盈門。面對記者,吳先生坦承:“秘密”在鍋底。“妳說鍋底有多少好料是免費的?”
良心:辭職的徐先生
那麽,用添加劑煮麻辣燙湯底要多少錢呢?通過朋友介紹,記者聯系到壹位在南京做過火鍋生意的徐先生。
兩個“鍋底免費”的火鍋店老板說:煮黃油的時候加香精、火鍋紅、罌粟粉...
吳先生總是自己做火鍋。壹方面是“秘方”保密,另壹方面是“說實話,知道裏面有什麽,大概就不會再吃火鍋了。”
吳先生說,相比那些“痰盂”“豬食鍋”,自己的底料用料比較紮實:首先,吳先生其實是為了鍋底最重要的黃油和豬油買的底油。“十二三斤黃油大概在80元,豬油也在40元。當然,用牛腸油或脂肪熬油會便宜些。”吳先生說,底油是火鍋底料的基礎,有的店確實用地溝油之類的。“但到了這個程度,就完全是黑心錢了。”
底油裏什麽都沒有,全是各種調料。吳先生告訴記者,植物精、火鍋紅、增香劑、雞精、雞粉、罌粟粉等十余種調料。,應該加到他的火鍋底料裏。“這些都是添加劑,加到底料裏才香。”
煮底料的時候壹般需要十二三斤黃油,再加點豬油,邊煮邊加以上調料。“比如80元的黃油,40元的豬油,這些調料也要三四十元,不合適。”吳先生告訴記者,熬制後期,要把各種調料從融化的油裏撈出來。煮沸完成後,冷卻的油再次變成固體,並被分成幾部分。客人需要的時候,可以加水加熱融化成底鍋,很快就可以上桌了。“因為幾乎所有的調料都撈出來了,吃的時候除了表面漂浮的花椒粉、姜末、花椒、豆瓣、豆豉,看不出底料裏是什麽。”
就是這樣。家裏煮的壹個鍋的底料要150元左右,在吳先生店裏可以用壹周左右。“我是小店,壹個月算底料也花不了多少錢。免費就是免費。但如果店面大,可能就要用地溝油,在底料上省。”張軍
白水也可以不用煮沸就“加入”麻辣油中。
徐先生告訴記者,他早年也是做平價火鍋的。那時候火鍋生意特別好做,火鍋越便宜,生意越紅火。但最後那些火鍋的底料都是勾兌的,火鍋香、辣椒精之類的東西早在幾年前就有了,只是當時這些添加劑在市場上還很難買到,都是從四川、山東批發過來的。據他回憶,當時壹個麻辣鍋底的成本也就三四塊錢,然後適當放壹些象征性的不值錢的幹貨,根本不用煮。倒些開水,加些特殊的添加劑,然後大火煮開就行了。原來白花花的開水會慢慢變成麻辣的油湯,不僅麻辣還很誘人,這樣就可以端給客人了。
但是過了半年左右,徐先生覺得這筆錢實在不穩定,就給了別人。到目前為止,他仍然感到內疚,因為他真的很擔心這些添加劑是否對人的健康有害。反正那時候他和家人從來不在店裏吃火鍋。
●特別提醒
如何辨別“加”火鍋?
采訪的最後,徐老師特意讓記者傳達了幾種鑒別“加”火鍋的方法:
首先,不要去壹進去就味道很濃的火鍋店。因為根據經驗,火鍋的香氣是自然散發出來的,應該是越煮越香,而壹端的火鍋香氣四溢,可能大部分都加了調味劑。
其次,可以觀察火鍋店供應的麻辣鍋底。如果麻辣鍋裏的麻辣油看起來又亮又紅,那麽麻辣鍋的鍋底壹定隱藏著問題:因為正常情況下煮出來的麻辣鍋鍋底應該是略渾濁的,而明亮的麻辣鍋明顯添加了辣椒精或者火鍋紅。
●如何監管?
食品添加劑太難我控制?
這些市面上容易買到的“火鍋香”、“辣椒精”、“火鍋紅”對人的健康有害嗎?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撥通了省質監局的電話12365。但讓記者遺憾的是,接通電話後,對方工作人員坦言,食品添加劑種類太多,她也無法明確告訴記者這些產品是否可以食用。
隨後記者與工商部門取得了聯系。這裏工商部門的回答也很坦誠。壹位工作人員說,工商部門只要不是三無產品,不管產品包裝上有沒有廠名廠址聯系電話,都把市場上正在銷售的商品視為合格。也就是說,只要肉眼沒有問題或者沒有人舉報商品,那麽他們就無法阻止經營者銷售。
讓記者尷尬的是,在購買的“香香、火鍋紅、花椒精”三款產品上,廠名、地址、聯系電話、產品名稱確實存在,但按照要求,正確的QS號應該是由12位數字組成,但這三款產品卻標註了10位數字。
1地鍋添加劑:火鍋紅、火鍋香等。都屬於化學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