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正確投擲標槍

如何正確投擲標槍

基礎訓練階段的任務

(1)全面發展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速度、靈敏、柔韌素質。

(2)掌握投擲標槍的基本技術。

(3)培養快速鞭打的能力。

(4)培養運動員的高尚道德。

基礎訓練階段的內容安排

基礎訓練階段的主要內容應首先安排較長的技術教學期,以便掌握正確的標槍投擲技術,然後逐步增加投擲輕器械、發展速度、肌肉力量、協調性、柔韌性等訓練因素。

基礎訓練階段的主要方法

1.基礎訓練階段的主要手段

(1)技術培訓:

①最後用力的各種模仿練習(有器械和徒手)。

(2)原地3 ~ 5步長鞭,投擲小球或石塊。

(3)原地投擲標槍(輕標槍和標準標槍),分3 ~ 5步。

④近程和全程助跑投擲輕炮和制式炮等。

(2)體能訓練:

①快跑:20 ~ 100米加速跑;行軍時按時間跑;開始;反應跑和跨欄跑等。

(2)跳:立定跳;3-5-10級跨步跳;青蛙跳;跳繩;連續跳臺階;跳過障礙。

③局部肌肉群專項力量:直臂前伸,環繞後肩;手臂在肩膀上來回振動;手持1-2kg鈸做肩腰轉圈練習;手持5 ~ 10 kg杠鈴片,屈肘拉起練習;雙手握住10 ~ 20kg杠鈴片舉在頭上,同時向前壹步成弓步;用2.5 ~ 5公斤杠鈴片做“全弓”運動;握10 ~ 20kg鈸於身前屈肘。

④技能練習:前後翻滾;翻車;倒立;後輪軸;向前和向後手翻。

⑤柔韌性練習:雙手握住繩子、棍子或標槍做直臂前後肩旋轉練習;練習壹臂壓肩,壹臂壓肋(或墻)。

⑥投擲練習:雙手向前向後拋球;單手雙手側身拋球;仰臥著壹個接壹個地投球。

⑦特殊能力:投擲lOO-500g的球或石頭;雙手投1 ~ 2kg實心球;在墻上練習彈跳球(單手0.5 ~ 0.75kg;手1-2kg)、各種投擲練習(2-4kg)。

③耐力和球類運動;越野跑;計時耐力跑:各種球類運動。

基礎訓練階段的訓練安排

(1)周計劃;根據不同時期的任務,制定相應的周訓練計劃,計劃應包括訓練內容、內容組合和負荷。

(2)訓練負荷安排:根據全年總負荷分配到各個訓練期,特別是要合理安排專項負荷,避免專項負荷不當造成的損傷。

(3)訓練恢復安排:這個年齡段在合理安排負荷的同時,要註意訓練恢復,應註意大負荷後的拉伸運動,合理的營養膳食,充足的睡眠,嚴格的作息制度。

(4)比賽安排:這個年齡段每年參加3-5次專項比賽,主要比賽需要專門安排4-6周。通過技術訓練、體能訓練、心理誘導和模擬訓練,逐步提高運動員的競技狀態,使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出良好的成績。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年輕運動員來說,賽前過早過多的減重是不可取的。

技術培訓安排

這個年齡階段是形成正確擲標槍技術的關鍵時期,關系到以後的發展和提高。因此,有必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使初學者系統地、循序漸進地掌握正確的標槍投擲技術。在技術教學中,要根據每壹個教學步驟,認真掌握動作環節,及時銜接每壹個步驟,避免動作環節之間的脫節,運用更大的力氣掌握技術難度較大的投擲步加速節奏,將投擲步與最後用力銜接起來。

要提高技術訓練的質量,除了掌握正確的投擲技術外,合理安排投擲強度是壹個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年齡段的教學和訓練過程中不宜過早增加投擲強度。根據教學訓練大綱,高強度標槍的投擲比例為10%。

周計劃中如何安排技術訓練,要根據運動員的水平和訓練周期而有所不同,要圍繞其特點來安排技術訓練。不同訓練水平運動員的技術訓練安排比例不同。比如表中的中等強度是指我最高分的80%,高強度是90%。

根據這個時代的訓練任務和要求,體能訓練安排要針對手段的選擇和手段之間的組合,以及完成各種手段的負荷。這壹階段要重點發展快跑、局部肌肉群專項力量、技能動作、柔韌性和投擲練習。

13-15年齡段是發展速度的敏感期,也是發展靈活性的最佳時機,所以比例要大壹些。而柔韌素質的提高相對較慢,需要較長時間的系統循序漸進的訓練才能見效。不要突擊進行短期強化訓練,否則會導致受傷,起到反作用。

投擲練習不僅可以發展投擲運動員的快速力量素質,而且有助於掌握自下而上協調用力的技術,提高標槍投擲技術。所以各年齡段都要安排很大比例。為了發展青少年的快速爆發力,每周要安排2 ~ 3次課,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器械的重量。

跳躍練習是發展投擲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跳躍能力也有利於提高投擲技術。由於13-15歲的青少年身體器官發育不成熟,支撐器官較弱,應以適量的徒手跳躍來發展跳躍能力,不宜進行高強度的負重跳躍練習。

專項能力是標槍運動員最重要的素質,發展專項頂尖能力可以提高技術。在這個年齡階段,要重點進行低於標準重量等輕器械的訓練,發展快速鞭打的能力。投擲重物時,應多安排雙手投擲。提高專項能力,不僅要全年系統、有節奏地選擇訓練方法和安排負荷,而且要把每周、每節課的訓練內容結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