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吃蛇,南崗以前還以狗肉出名。
塘廈的香辣蟹其實沒有天河立交的張記香辣蟹好吃。
廣元東拐東關莊有很多湛江白切雞。
天河東屏生吃生魚最好,我的湘菜沒有湘村菜館正宗。
體育東的澳門街很有葡味,中森的名菜號稱亞洲最大的日本料理。
在中信廣場四樓吃日本料理自助餐也可以。其他幾家西餐廳也可以。
其實我最喜歡川菜,因為可以吃辣!!!
體育西與黃埔大道交界處的貴州人,比動物園南門的黃果樹更實惠更好吃。花江狗肉和酸湯魚值得推薦。
喜歡下樓去華僑飯店的東北人坐在炕上啃醬骨。
馬場有個山西面,讓不愛吃面食的人吃壹大碗。
大南路陜西大廈的涼皮和糖夾肉,比它的招牌肉夾饃還好吃。
蘭州的拉面,越秀以南,涼拌很正宗。
其實山東人真的沒有什麽好吃的,但是我在那裏向店主要了壹個飲水碗,感覺像是宋武在水滸傳裏用過的。
天河北博斯湯鍋裏的羊肉串和羊肉湯非常美味。
廣州大道北的安徽菜館似乎沒什麽特色
動物園的南門有許多餐館。江西人用瓦罐煨湯。基本上,我只想要那碗湯。
重慶冷鍋魚有些特色。說起來就想起無數川菜。
水蔭路口的郭川浪漫火鍋不錯,尤其是蘑菇湯很好吃。
黃花崗的江總老川菜比較老派,譚魚頭覺得是精品。
東風路的普利據說是廣州最早的川菜館,味道還不錯。
以前去田曉東,現在覺得除了川北的涼粉都沒意思,從四塊漲到六塊了。
三元裏香林有個酸菜魚。環境很簡陋,但是排隊的人很多。每張桌子上都擺著壹大盤酸菜魚,站前路沿線的三峽也有壹家酸菜魚。
同心路的馬吃的水煮魚油太多了,連我都怕這個食肉動物。
便宜的小吃也很受歡迎:
記得雞粥的總店在東川路,蔡瀾曾經推薦過。
尹姬的布拉香腸歷史悠久,但最好的蝦香腸要10元。
東川路元運街口的蘿蔔牛腩很好吃,每天只賣五點到八點。北京路上也有壹家餐館味道不錯。
香港東城記,惠福東路路口,面夠吃。附近有個小廟,門口賣桂林米粉。豬腳粉最好吃,但其實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德政北路那家。門口掛著牌子說是獲得了廣州美食節金獎,但是我真的很愛吃。有時候我在想,我去圖書館到底是為了吃這碗粉,還是為了去圖書館而吃這碗粉。
溫明路的醉燒鵝,鵝腿飯12元,好爽。
廣州百貨大樓後面大馬站的風味壹條街有豬腳醬、臘八飯、牛腩粉,很便宜。
方的薄子餅1元有兩塊。
上下九有名的小吃比較多。有壹個老式的冰室還是傳統的管理方式,我最喜歡那裏的紅豆冰。婦幼店旁邊有壹條小吃街,粥和鹹蝦可以推薦給外地的親朋好友。
以前中山二路有壹家順德風味的文心老店,現在好像搬到東川路了,江南大道也有壹家。
其實河南有點遠,很多大排檔又便宜又好吃,尤其是以江南大道為首,壹直延伸到濱江路、江南西、立夫路。印象比較深的是新興涮羊肉,江南食府,海印蹺腳小港公園,有壹家蛇王彪,不過我覺得只是地方大,味道和價格壹般。洪德路女人街的小吃適合逛街吃飯,創新路和敦和路的晚上燒烤壹直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