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種育苗:黃秋葵適宜種植在土層深厚、土層疏松肥沃的地塊上。同時施足基肥。壹般每畝施土糞2000公斤,餅肥100公斤。苗圃苗通常在3月底到4月中旬播種在陽光充足的苗床或日光溫室中。苗床土按菜園土、腐熟有機肥、細砂6: 3: 1的比例配制,密度為10 cm。由於黃秋葵種子外殼較硬,播種前要浸泡24小時,然後在25-30℃發芽4-5天,苗齡30-40天,即幼苗長到3-4片葉子時播種。直播壹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進行,以1m寬為畦,每畦兩行,密度50cm見方,每穴2-3粒。地膜覆蓋栽培可提早4-6天播種。當幼苗長到兩片葉子時,要進行間苗,每穴只留壹株壯苗,4-5片葉子時就要定苗。
田間管理:秋葵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當株高為40-50 cm時,應在植株周圍施1倍的肥料,結合中耕和土壤栽培。收獲第壹、二茬果實後,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在生長後期,為防止早衰,可在葉片上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5-7天1次,連續2-3次。黃秋葵耐旱,苗期可以少澆水。開花前要適當培土蹲地,促進根系延伸。幹旱時隨時澆水,夏季保持畦面濕潤。壹般7-10天水1次。生長後期適當澆水。雨季水分多,溫度高,容易導致澇漬和根腐。要及時清溝排水。黃秋葵主要結主蔓,應及時去除側枝,減少營養流失。果實采摘後,適當去除基部老葉,以利於通風,減少病害。雨季註意培土,防止植物倒伏。
3病蟲害防治:黃秋葵病蟲害較少,偶爾有蚜蟲、螟蟲、地老虎。防治蚜蟲和螟蟲,可噴灑3000倍的2.5%敵敵畏或2500倍的80%敵敵畏乳劑。防治地老虎,可在根際周圍註射80%敵敵畏1500倍液或90%敵百蟲500倍液毒殺幼蟲。在雨季,樹枝和樹葉上有許多病斑。天氣放晴後,應及時在植株基部附近噴灑石灰,防止病害蔓延。
4收獲:秋葵收獲的產物是嫩果。收割過早影響產量;太晚了,纖維會增加,肉會老化,品質降低,甚至失去食用價值,所以及時采收很重要。壹般在花後7-8天幼果長到8-10 cm時,可獲得最佳商品果。采收要在傍晚進行,要在果梗處切斷,以免損傷枝條。采收期可從6月下旬持續到10月上旬10。
秋葵的分類
秋葵按果形可分為圓果種和角果種;根據果實的長短,可分為長果種和短果種;按株形可分為矮株和高株。矮化植株高約1米,節間短,葉片小,刻痕少,開花節低,早熟,分枝少,抗倒伏,易采收,適宜密植。高植株株高大,果實深綠色,品質好。
1和五邊形是從日本引進的。植株高度1.5 ~ 2米,分枝性強,基部有3 ~ 4個分枝,主枝和側枝結實能力強。果實深綠色,高溫時淺綠,五角形,細長,完全無毛。早熟,耐熱,收獲期可達130天以上,每666.7平方米產量2500公斤。
周圍,最適合熱帶種植。
2.五福從臺灣省引進,株高1.5 ~ 2m,主枝和側枝均可結果。果實呈綠色,表面光滑,五邊形甚至六邊形。葉片全裂。主枝第五節開始結果。每666.7平方米產量約3000公斤。
3.光葉秋葵株高1.5~2米,莖呈圓柱形,葉分綠色,長約10~20厘米。果實深綠色,五角形,主要從主莖結出果實。第壹朵花出現在第5 ~ 7葉的葉腋,開花後6~9天果實可長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