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門三少
每個人都不壹樣,毫無疑問,世界上的人都很不壹樣。但這引出了兩個問題:
1.人和人的區別是什麽?
2.為什麽會有這樣的差別?
這兩個問題不是那麽好回答的,因為是具體問題,不能壹概而論。
對於我壹個在萬文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來說,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壹群萬文人,尤其是玩紫檀的,所以看得出玩紫檀的也在玩紫檀,但是差別很大。
今天我想試著從壹些人對紫檀木的態度上看區別。當然,我看到差異不是目的,而是想了解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他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我有個好朋友,剛做小葉紫檀的時候送了他壹對小葉紫檀手串。這是他第壹次接觸紫檀木手鐲。在他的印象中,手鐲應該戴在手上。雖然我跟他解釋過玩包漿後效果會更美,他也沒放在心上。他堅信手鐲是戴在手上的正確方式。
無獨有偶,自從他戴上紫檀手串後,事業上的不如意也逐漸好轉。他告訴我,是紫檀手串給他帶來了好運,所以無論何時何地,他都會戴著這對紫檀手串。紫檀手串戴上後的樣子雖然不好看,但在他眼裏卻像個寶貝。如果繩子斷了,拿來給我,讓我重新上弦。我想送他壹串好點的,他堅持不要,只要原來那對紫檀手串。
不要誤會,我不是主張佩戴紫檀手串必然帶來好運。相反,我認為他事業上的成功是他選擇和努力的結果。只是命運使然,紫檀手串出現在這個轉折點,不管妳承不承認,每個人心裏都有壹些理想主義的東西,包括他,所以他認為這對紫檀手串給他帶來了好運,所以壹直戴著,不願意換。
在紫檀手串的心理作用下,只要這副紫檀手串壹直伴隨著他,他的野心就能延續下去。重要的是他做事的態度越來越積極,越來越自信,事情自然越來越順利,整個人的精神也越來越好。
手鐲還是那個副手鐲。如果是別人,戴上之後可能只是閑坐著,厭倦了。不同的情況會導致對待紫檀的態度不同,進而產生差異。
2014曾經做過壹個紫檀開光活動,之前的文章裏專門寫過。當時確實有很多客戶對已經開光的紫檀物件產生了依戀。
在與這些客戶的交流中,我發現很多人關心的不是紫檀,而是它是否有光。如果換成其他被點亮過的物體,我想他們也能接受。
這群人往往是佛教信徒。在他們看來,發光的佛具可以趨吉避兇。至於是不是紫檀,肯定無所謂。只是我只做紫檀,他們沒有更多的選擇。
所以不難看出,他們都選擇紫檀,但是和其他紫檀玩家有很大的不同。
我最怕麻煩。如果我總是被重復地問同壹個問題,我會感到厭煩。什麽?妳說這種人不存在,因為妳運氣好。這種人妳沒遇到過,但我能經常遇到。
前幾天有客戶聯系我。三年前,他從我這裏入手了壹對紫檀手串。交往20多天,他從我這裏拿走了壹對1000多的手鐲。為什麽花了這麽長時間才達成交易?原因是他分不清真假紫檀,怕我賣給他的是假紫檀。
在聊天中我知道他在網上找了很多文章學習鑒別真假紫檀。他有學習的精神,鉆研自己不懂的東西,這是好事。但問題是他幾乎每天都來問我如何鑒別真假紫檀木,我基本上把我有的方法都告訴他了。他還是壹直問,直到我終於受不了不直接回復他。二十天後,不知道他怎麽想的,就從我這裏入手了壹雙。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悲劇了。收到紫檀手串後,他還在和我糾結真假。他終於不再糾結真假,然後開始壹遍又壹遍的咨詢碟片播放和維護的問題。這個問題不僅在之前的文章中總結過,在聊天中也反復告訴過他,但他還是在問這樣做對不對。這些問題都可以在聊天或者文章中得到解答。他懶不懶?
三年後,前兩天他又聯系我,拍了張照片給我看菜打得怎麽樣。這是可以理解的,不是正常的交流。客觀來說,他的紫檀木是玩的好的,包漿厚而均勻,底子光亮。對於他這樣“認真”的人來說,玩得好並不稀奇。我只是覺得他這樣做真的很開心。
在這之後,他問我紫檀的真偽。他說前段時間有朋友告訴他這副紫檀手串不是小葉紫檀,是大葉紫檀,然後問我這副串是不是大葉紫檀。
我在想,這應該有多不自信?別人可能對小葉紫檀不了解,或者隨口壹說,讓妳動搖了原有的認知,始終心存疑慮。這樣的生活該有多累。其實我很想問,別人說妳不是人,妳懷疑自己不是人嗎?
他們都玩紫檀。有什麽區別?
在我過了30歲之後,尤其是最近兩年,我開始意識到,在我過30歲之前,我們對事物有更多的選擇,因為我們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認知體系和審美體系,我們更多的是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於是在我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經常有30歲之前的人問:“老師,我想買壹對小葉紫檀手串,預算1000元左右。我該怎麽選擇?”
30年來,我們大多數人經過30年的積累,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和審美習慣。他們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麽,得到的時候需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所以在我做生意的過程中,30歲以後的人都會問:“三少,我看中了壹個東西,妳給我報個價吧。”
妳看,30歲之前和30歲之後也是很不壹樣的。
其實這些差異不僅僅適用於紫檀,在很多人和事上都有相同的道理。這些差異,仔細想想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針對具體的人和事。
我看到了這些不同,但我只是想通過這些不同認識到自己的特殊性,進而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