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端午節的小故事是什麽?

端午節的小故事是什麽?

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小故事:紀念屈原故事、紀念伍子胥故事、孝女曹娥故事、介子推故事、廉吏陳臨故事、越王勾踐故事、惡日禁忌故事、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故事、故事夏至故事等,我認為在眾多端午節小故事中值得壹提有6個,下面就跟我壹起看看吧: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壹:介子推?

介子推曾經作為晉國公子重耳的臣子追隨重耳四處流亡。重耳斷糧數日,再不吃東西就會死人。這時候介子推竟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了肉湯送給重耳吃。介子推心中怨恨,於是寫了壹首《龍蛇之歌》來表達自己的哀怨。

然後,介子推帶著母親離開了朝堂,回到了故鄉。有人把介子推的歌謠告訴晉文公,晉文公遺憾不已,連忙派人去尋找介子推。打聽到介子推住在山中,就到山中尋找。可介子推就是不肯露面。晉文公也是閻王脾氣,竟然下令放火燒山,認為介子推為了活命,必然出山。沒想到介子推竟然抱著壹棵樹,活活燒死了。

那壹天,正是農歷的五月初五。為了表示對介子推的紀念,表達自己的悔恨,晉文公下令,以後五月初五那壹天,都不許生火做飯——大家提前幾天做好了粽子之類的冷食——以紀念介子推。? 後來,其他國家了解到介子推的故事,也很是感動,推廣開來。中原大地,長江流域,都在五月初五紀念介子推。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二:屈原?

傳說屈原死之後,楚國的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壹位老醫師則拿來壹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到後來,人們把盛著米飯的竹筒子改成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把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也叫端陽節。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三:曹娥傳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故事,是為紀念東漢 (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此後,曹娥所住的村鎮更名為曹娥鎮,殉父之江也改名為曹娥江,朝廷還建立了廟宇慰其孝心,人們都尊稱曹娥為“孝女娘娘”。為了紀念曹娥的大孝,後人便在五月初五,即端午節的那天,舉行祭祀儀式紀念曹娥,而五月初五端午節也被稱為孝親節。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四:伍子胥?

而端午節的另壹種小故事是與伍子胥有關。

伍子胥是楚國人,棄暗投明,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把越國打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相信讒言賜子胥寶劍自刎。子胥本為忠良,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把子胥之屍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吳國百姓感念伍子胥的愛國忠烈,此後每年的端午節紀念子胥公。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五:紀念神龍?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條又小又臟的水溝。有壹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裏網住壹條小蛇。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壹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水溝。誰知,那九片鱗突然脫落,小蛇長身而舞,化為條小龍。原來,它是條上天神龍,因觸犯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才變成了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除非得到人陽氣,這鎖才能打開。”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  

小龍為感謝漁人,在水溝中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裏不停噴出水來,灌註在小水溝裏。慢慢地,小水溝變成大河(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五谷豐登。為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天,定為端午節,用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端午節的小故事之六:越王勾踐?

在浙江,還有端午節來源傳說勾踐操練水軍。前496年即位,曾敗於吳國,被迫投降,在吳國過了3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騙得了吳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臥薪嘗膽,重用範蠡、文種,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於當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師,開始操練。

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連戰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盡,終於壹舉消滅吳國。後人為昭彰勾踐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國水師演練時的情景,於五月初五日這壹天劃船競渡,以示紀念,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源傳說。

不管到底起源於哪種說法、抑或多種說法的結合,端午節都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是個美好的節日,人們在這既豐富多彩、又並不濃烈的民俗節日氣氛中,能夠感悟文化的滋養,領悟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