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是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長期投資者。上半年,比亞迪向客戶交付了6,465,438+0,350輛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比壹年前增長了365,438+05%,而特斯拉交付了564,743輛,增長了46%。特斯拉純電池車型銷量領先比亞迪。例如,6月份,比亞迪銷售了65,438+033,036輛“新能源”消費類汽車,其中64,265,438+08輛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然而,隨著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競爭對手和其他中國競爭對手,如快速增長的小鵬和蔚來,開始提高生產率,特別是直接與特斯拉競爭的高端車型,特斯拉的領先優勢似乎正在縮小。
值得註意的是,比亞迪似乎並沒有受到與疫情有關的戲劇性封鎖的影響。然而,這些封鎖使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生產在4月和5月陷入停滯。
鑒於中國市場已經變得如此巨大,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收益就不那麽令人驚訝了。2021年,中國電動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達到330萬輛,相比美國消費者購買的60.8萬輛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汽車,相當出彩。積極的政府政策鼓勵這些銷售,但中國也有各種更小、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比如比亞迪頗具吸引力的韓轎車,售價約為32,800美元。相比之下,對於美國的潛在買家來說,支付能力仍然是壹個巨大的挑戰。根據凱利藍皮書,美國電池驅動汽車的平均交易價格高達64000美元,這反映了特斯拉在美國這壹領域的主導地位。
德意誌銀行(Deutsche Bank)股票分析師EdisonYu在壹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新興的中國電動汽車公司正在齊心協力,瞄準當地市場的高端市場,並最終走向海外。”我們看到了飛躍汽車、和碩Neta、WM Motor、比亞迪以及眾多現有主機廠(廣汽/Aion、BAIC /Arcfox、SAIC /R-brand)在大眾市場的激烈競爭。新進入者已經表現出願意承受巨大損失,以便迅速獲得銷售份額。"
與比亞迪壹樣,受特斯拉商業模式啟發的蔚來今年在中國實現了穩定的銷售增長,這要歸功於上個月上市的ES7電動SUV等新產品,其起價約為6.9萬美元。本月,該公司表示,上半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65,438+04%,至25,059輛。
分析師普遍預計,在德國和得克薩斯州新工廠的幫助下,特斯拉的生產步伐將在2022年下半年加快,但上海和柏林的巨型工廠的產量將暫時放緩,壹些設施正在進行改造,以增加產能。
特斯拉在2021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領先,交付了936027輛Model3和S汽車以及Y和XSUV。其去年最接近的競爭對手是中國的SAIC(尚未提供上半年電動汽車的詳細銷量),為609,730輛。大眾交付了4,565,438+0,654,38+0輛電動車。比亞迪以323,143輛排在2026,5438+0的第四位,現代汽車集團緊隨其後,包括起亞在內,全球共售出265,438+06,562輛電動車。
在主要汽車制造商中,大眾汽車和現代汽車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對特斯拉的競爭,因為較新的中國公司在歐洲和亞洲市場擴大了銷售。從長遠來看,通用和福特旨在降低特斯拉在美國的主導地位,並積極計劃增加各種電動汽車的產量和銷量。通用汽車正在大眾市場尋找買家,推出起價為26595美元的2023款雪佛蘭Bolt電動汽車,以及價格為6.2萬美元的凱迪拉克LyriqSUV和價格為654.38+009萬美元的悍馬電動汽車的高端買家。福特的F-150 lightning皮卡是美國最暢銷車輛的電池驅動版本,起價為39974美元,其野馬Mach-E SUV的基本價格為43895美元,比特斯拉的入門級Model3轎車便宜,起價為46990美元。
由於其豪華汽車產品線以及從今年年底開始美國和歐洲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特斯拉可能在2022年底面臨更低的需求。
“對於特斯拉和更廣泛的市場來說,房間裏的大象是——黑暗的經濟風暴雲已經在地平線上,馬斯克本人認為經濟衰退的風險正在到來。這對特斯拉未來的需求故事意味著什麽?Wedbush的分析師丹尼維斯寫道。雖然宏觀經濟疲軟將明顯影響未來幾個季度的需求,但我們認為特斯拉有足夠的需求能力,2023年全球可達到約200萬輛,如果考慮到奧斯汀和柏林的正常化中國生產目標,其產能可以超過這壹數字。"
特斯拉在美國還面臨著新的競爭對手,包括Lucid,Fisker Inc和Rivian,如果他們能在2023年前增加產量,並控制持續存在的供應鏈問題和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的上漲。
例如,Rivian周三向投資者保證,它仍預計今年將交付至少25,000輛電動皮卡、SUV和送貨卡車。這引發其股價周三在納斯達克交易中飆升10.4%,至29.66美元。
福布斯:艾倫·奧斯曼2022年7月6日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