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
洛克希德AC-130空中炮艇(Lockheed AC-130 Gunship)是壹種由美國空軍所操作的重型對地攻擊機系統,是以洛克希德C-130“大力神”(Hercules)運輸機為基礎所進壹步改裝而成,主要用於密接空中支援與武裝偵察等用途。AC-130裝置有各型口徑不同的機炮,乃至於後期機種所搭載的博福斯榴彈炮或105mm榴彈炮等重型火炮,對於零星分布於地面、缺乏空中火力保護的部隊有致命性的打擊能力。
2
波音B-52亞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英語:Boeing B-52 long-range subsonic jet-powered strategic bomber,綽號:Stratofortress,“同溫層堡壘”)是美國波音飛機公司研制的八發動機遠程戰略轟炸機,用於替換B-36轟炸機執行戰略轟炸任務。1948年提出設計方案,1952年第壹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批生產型開始交付使用,先後發展了B-52A、B、C、D、E、F、G、H等8種型別,1962年停止生產,總***生產了744架飛機。
B-52現役76架,仍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主力,美國空軍現在預算讓B-52壹路服役至2050年。這使得服役時間高達90年。美軍願意讓B-52繼續服役的其中壹個原因是B-52是美國戰略轟炸機當中可以發射巡航導彈的唯壹機種。
3
諾斯羅普·格魯門B-2隱形戰略轟炸機(英語:Northrop Grumman B-2 Stealth and Strategic Bomber)綽號“幽靈”(英語:Spirit)是由由諾斯洛普和波音公司聯合麻省理工學院為美國空軍研制的執行戰略核/常規打擊任務的低可偵測性飛翼式轟炸機。
B-2是當今世界上唯壹壹種的隱身戰略轟炸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低可偵測性,即俗稱的隱身能力。能夠使它安全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B-2的隱身並非僅局限於雷達偵測層面,也包括降低紅外線、可見光與噪音等不同訊號,使被偵測與鎖定的可能降到最低。B-2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千米,空中加油壹次則可達1.8萬千米。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壹般不少於10小時,美國空軍稱其具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B-2的隱身性能可與小型的F-117攻擊機相比,而作戰能力卻與龐大的B-1B轟炸機類似。1997年,首批六架B-2轟炸機正式服役,壹***只生產21架。每架B-2造價為24億美元,若以重量計,B-2的重量單位價格比服役時值的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
轟炸機是壹座空中堡壘,除了投炸彈外,它還能投擲各種魚雷、核彈或發射空對地導彈。轟炸機可以分為輕型轟炸機、中型轟炸機和重型轟炸機三種類型。輕型轟炸機壹般能裝載炸彈3~5噸,中型轟炸機能裝載炸彈5~10噸,重型轟炸機能裝載炸彈10~30噸。以下是地球轟炸機排名。
1美國 B-2隱身轟炸機,B-2戰略轟炸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由美國諾思羅普公司為美國空軍研制。1979年,美國空軍根據戰略上的考慮,要求研制壹種高空突防隱形戰略轟炸機來對付蘇聯90年代可能部署的防空系統。1981年開始制造原型機,1989年原型機試飛。後來對計劃作了修改,使B-2轟炸機兼有高低空突防能力,能執行核及常規轟炸的雙重任務。
B-1超音速轟炸機, B-1“槍騎兵”(Lancer)是美國在冷戰末期開始服役的超音速重型長程轟炸機。由北美航空(後與洛克維爾公司合並,又被波音並購)於1970年代研制,在1974年首次試飛,並於1985年服役。
B-52空中堡壘大型轟炸機,B-52轟炸機是美國空軍的亞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主要用於執行遠程常規轟炸和核轟炸任務。1948年10月開始設計,1952年第壹架原型機首飛,1955年6月生產型B-52B開始裝備部隊,先後發展了A、B、C、D、E、F、G和H等8型。B-52於1962年10月停產,***生產744架。現在B-52和B-1B、B-2轟炸機壹起***同組成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部隊
2.俄羅斯 圖-160遠程轟炸機(Tupolev Tu-160)是俄羅斯的變後掠翼重型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北約對其的代號為“海盜旗”(Blackjack)。俄羅斯空軍稱其為“白天鵝”(White Swan)。1981年12月18日首次試飛。由前蘇聯***實際生產35架,約有16架在俄羅斯空軍服役,是俄羅斯最先進的轟炸機。
圖-22M3中程轟炸機,圖-22主要用於突防,在超音速、低空的環境下向敵方發射巡航導彈、核炸彈等任務。壹次性加滿油後,轉場半徑可達大半個中國。1969年3月2日中蘇珍寶島之戰後,曾經是我國防空軍主要防禦的轟炸機,也是日本及其駐日美軍重點防禦對象。圖-22M曾經是美蘇之間裁軍談判的主要焦點之壹,目前圖-22M3依然是俄羅斯戰略轟炸及反艦艇作戰核心組成部分。
圖-95前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研制的遠程戰略轟炸機。1951年開始研制,1954年第壹架原型機首次試飛,批生產型於1956年開始交付使用。早期型生產300多架,除用作戰略轟炸機之外,還被用來執行電子偵察、照相偵察、海上巡邏反潛和通信中繼等任務。80年代中期,圖—95轟炸機又開始恢復生產,主要生產可帶巡航導彈的圖—95MC轟炸機和由圖—95改型的海上偵察/反潛機圖—142M3型。1992年停止生產。現約有150架圖—95M/K/MC仍在服役,與40架圖—160變後掠翼超音速遠程轟炸機和220多架圖—22M中遠程超音速轟炸機壹起組成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