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豬價上漲預期!農業農村部透露,養豬將在6月末扭虧為盈!

豬價上漲預期!農業農村部透露,養豬將在6月末扭虧為盈!

全體養豬人,終於等到了!經歷了長達近半年的豬價低谷期後,農業農村部重磅宣布,養豬有望在六月末扭虧為盈!以當前行情來看,這意味著豬價需要迎來壹輪大漲;但更重要的是,農業農村部明確表示下壹步重點工作要“穩預期”,這是保障養殖場戶經營利益的重要方向!

據中國青年報4月20日報道,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發展規劃司司長曾衍德當日表示,當前正值豬肉消費淡季,由於前期壹些養殖場戶壓欄惜售,豬肉產量還在增加,生豬價格持續低位運行,壹些養殖場戶出現階段性虧損。他說,綜合判斷,生豬養殖有望在二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

這壹消息的公布,無疑是給了廣大養殖場戶壹束希望的火把!畢竟生豬價格已持續低迷半年之久,養殖場戶的信心已備受打擊。

而如果生豬養殖需要扭虧為盈,從當前14元/公斤的豬價來看,最起碼還需要大漲3~4元/公斤左右!這在飽和的生豬產能之下,難度是不小的,並且盈利空間不會很高,因此養殖戶朋友千萬不要大肆壓欄與二次育肥,風險可能會大於收益!保持正常的經營節奏最為安全。

但相較於豬價預期上漲的消息,更重要的是農業農村部透露出來,下壹步重點工作要抓好“兩穩壹降”,與養殖戶息息相關。

具體來看,“兩穩壹降”分別是“穩市場預期、穩生豬產能、降養殖風險”。

眾所周知,其中的“穩生豬產能、降養殖風險”已經是老生常談,自從非瘟後農業農村部壹直在重點推行這兩大工作,並且也取得了卓越成效。因此真正的最新重點是“穩市場預期”!

農業農村部穩預期

何為“穩預期”?農業農村部將據此展開哪些工作?對養殖戶有何意義?

曾衍德表示,“穩”就是穩預期,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節奏,避免在價格低位時盲目壓欄和二次育肥,阻礙豬價回升、拉長虧損時長。

重點在於,當前豬價劇烈波動與持續低迷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養殖業對於後市行情判斷頻頻失誤,並以此催生出的壓欄和二次育肥阻礙了豬價回升。那麽農業農村部就是希望通過更加頻繁的行情預警,讓大家能夠更合理的生產,從而降低養殖風險、保障養殖權益。

毫無疑問,這對養殖戶極具價值,但以當前行業經營現狀來看,要達到很好的“穩預期”效果非常艱難,因為這意味著生豬生產要增強“計劃經濟”的屬性,而這還必須要克服幾大困難。

首先,豬周期尚且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但計劃經濟卻要求巨大的確定性,導致計劃可能達不到原有目的。例如2021-2022年豬價下跌之時,權威渠道就曾表示豬周期“4年壹期”,2023年豬價有望顯著回升,但很顯然這沒有應驗。主要是影響豬價變動的因素過多,計劃生產與全員調控難度大。

實際上,農業農村部掌握全國最全面的能繁母豬、新生仔豬數據,因此可以對生豬供應基本面有最為準確的判斷。但問題在於,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比別人更聰明,總認為自己掌握的豬周期經驗遠勝其他人,哪怕對方是掌握了全國產能數據的部門。

更為艱難的壹點是,農業農村部“穩預期”的頻率必須足夠快,不能僅僅是在豬價虧到養殖場戶灰心喪氣的時候宣布即將上漲,因為這扭轉不了大家連續幾個月虧損的事實,後續“穩預期”工作真正發揮巨大作用,應該是在即將虧損前幾個月強烈呼籲大家減產,或者表明周期風險正在到來。

但是對於這壹點,其實官方部門也有“難言之隱”,因為他們還有著“穩產能”的重要工作——某種意義上來講,“穩產能”的重要程度高於“穩預期”,因為這是民生大計、事關14億人的肉蛋奶供應。例如,我們看到以往在豬價下滑之前,相關部門有時會給出壹些信號,但並不是很強烈,大部分人也依舊只相信自己,繼續壓欄擴產(參考去年年末行情)。

既然“穩預期”存在諸多困難,那麽為何還要重點進行,背後究竟有何價值呢?

“穩預期”的價值

從短期來看,“穩預期”最起碼能夠幫助壹部分養殖戶“提前避雷”,盡管許多人聽不到或者不相信,但總有壹部分養殖場戶會做出正確判斷。

從長期來看,穩預期需要全行業的配合!

因為如果“穩預期”工作大力推廣開來,每次豬價走勢扭轉前都大力宣傳並送達多數養殖戶,那麽大量養殖場壹齊增產或者降產,真的就能熨平豬周期嗎?這並不現實,具體分兩種情況分析——

第壹、官方表示價格即將上漲,養殖場戶短期上量、壓欄的積極性會很高,畢竟賺錢這件事誰都怕跑在別人後頭,結果很可能是增產過度,豬價不及預期甚至提前暴跌。

第二、官方表示價格即將下滑,壹部分人會恐慌性出欄帶來豬價崩塌,而更大壹部分原本在觀望狀態中的人會因此害怕,短期出欄量進壹步增加,結果形成豬價的大起大落,無法平穩落地。

綜上可知,“穩預期”確實存在不小的工作難度,豬周期要被熨平也還需要全行業更多努力與***識,但壹件事情正是因為有難度才有其重要價值,就像當年壹窮二白的中國要發展“航天事業”、要做“兩彈壹星”,難度巨大,價值更是非凡!

現如今農業農村部開始強調與重視“穩預期”的工作,就是壹個最為積極的信號,也證明生豬產業雖然是民生產業,但國家也絕不會忽視廣大養殖場戶的權益。現如今豬價的持續低迷,其實反映出行業存在兩大弊病——生豬產能野性增長、押註行情堪稱瘋狂。

那麽,“穩預期”最起碼能給過熱的行業降降溫,先遏制住產能野性增長的勢頭,同時也是幫助壹部分人回歸理智。但還是那句話,道阻且長,既然上級部門已對廣大養殖場戶的權益更加重視,希望能重點、加快幫助行業回到可持續盈利的經營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