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氣生血。可改善產後和病後虛弱、營養不良、惡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癌癥化療和放療後血象異常患者的癥狀。
(2)豬蹄鴿子蛋:豬蹄2只,鴿子蛋13個,蔥、姜、糖、料酒、醬油、植物油、精鹽適量。豬蹄洗凈,剁成小塊,放入沸水中焯壹會,撈出洗凈。燒熱炒鍋,加入少許植物油,加糖翻炒至紅色,再放入豬蹄翻炒,加入醬油、料酒、蔥、姜、鹽和水,煮至軟爛,撈出裝盤。鴿蛋用壹鍋溫水煮,做成水煮鴿蛋,放在盤子周圍。隨餐食物。
功效:補虛損,養血通乳。適用於產後貧血、缺乳、體虛的婦女。
(3)山藥紫荊湯:山藥30g,紫荊花9g,紅棗10。* * *入鍋,加水煮湯。
功效:健脾補血,補腎養陰。適用於低熱性貧血。
(4)生血牛筋:補骨脂10g,雞血藤50g,牛筋50g。將雞血藤、補骨脂、牛筋放入砂鍋中,加水300毫升,文火煨至牛筋熟爛。喝湯吃牛筋。
功效:補腎生髓,養血通脈。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及骨髓造血功能障礙等疾病。
(5)補心養血湯:羊肉250g,山藥30g,當歸15g,姜片65438片。將羊肉洗凈切塊,將當歸用紗布包好,與山藥、姜片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將湯燉至羊肉熟,加入調味料。喝湯吃羊肉。壹周三到四次。
功效:健脾益氣,養心養血。適用於產婦貧血。
(6)糖酒豬皮湯:紅糖50g,料酒50g,幹凈豬皮100g。將豬皮切成細條,放入鍋中,加水、料酒、紅糖,小火煨至豬皮熟爛。喝湯吃豬皮。
功效:補血養陰,溫血管。適用於貧血、血友病、崩漏、失血後便血。
(7)豬皮紅棗湯:豬皮500克,紅棗250克,冰糖適量。將豬皮去毛,洗凈,切成小塊;紅棗洗凈去核備用。將豬皮塊和紅棗放入鐵鍋內,加入冰糖和水,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成濃湯。隨餐食物。
功效:養血美容,防止面部早衰。適用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牙齦出血、血友病、缺鐵性貧血。
(8)荔枝幹、大棗:荔枝幹、大棗各7枚。用水煎服。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於失血性貧血。
(9)豬血粥:豬血、粳米100g,精鹽、味精、蔥、姜、菠菜適量。將豬血用開水焯壹下,然後撈出切成小塊,再將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幾分鐘,撈出切塊,用豬血塊和粳米煮粥,熟時加入精鹽、味精、蔥姜調味。每天早餐和晚餐吃溫熱的食物。
功效:養血潤燥。適用於貧血、痔瘡、便血、老年性便秘。
(10)桂圓黑芝麻粥:黑芝麻25g,龍眼肉15g,粳米適量。將黑芝麻搗碎,粳米洗凈,與龍眼肉壹起放入鍋中,加水煮粥。每日2 ~ 3次,或常隨餐服用。
功效:補益肝腎,潤五臟。適用於陰虛血虛引起的頭暈、消瘦、大便幹結、頭發早白、產後乳少等癥。
(11)動物肝粥:動物肝臟(豬肝、羊肝、牛肝、雞肝)100 ~ 150g,粳米100g,蔥、姜、植物油、精鹽。將動物肝臟洗凈,切成小塊。加水用粳米、蔥、姜、植物油、精鹽煮粥,至肝熟,粥稠。每天早晚空腹趁熱服用。
功效:養肝、養血、明目。適用於氣血不足引起的貧血、夜盲癥、營養不良、頭暈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