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蘇軾是中國詩歌文化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他在中國詩歌文化史上的成就,僅略遜於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
蘇軾不僅擅長寫詩,而且精通填詞。在宋詞史上,作為豪放派的兩位代表人物之壹,蘇軾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何況蘇軾是書法家兼畫家。
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詩神”竟然要“抄”這麽厲害的蘇軾,也要“抄”。他不僅“抄襲”了幾個人的作品,還把它們抄成了壹首千古絕唱。真的是“天下篇大抄”嗎?
不信,就看看妳。蘇軾有壹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叫《念奴嬌·中秋》。他的這部作品結合了他自己以及李白和崔豪的名句。這是什麽工作?讓我們壹起來看看。
念奴嬌中秋節
玉宇瓊樓,來往由鸞,人在涼國。
山川如畫,煙樹傳神。
我拍手狂唱,舉杯邀明月,成三客。
在風中起舞與徘徊,不知是何夜。
我想乘風返回,所以我不需要騎彭懿。
水晶宮裏,笛子被吹掉了,聲音很大。
這個詞沒有抄襲,是蘇軾最野的詞。
蘇軾最狂放的詞,蘇軾的詞風奔放,這在宋代是非常獨特的。但是,說到瘋狂,似乎不太符合他的性格。蘇軾是壹個很開明,很紳士的人。即使在官場碰了壹鼻子灰,也從不抱怨,依然鬥誌昂揚。
但豁達的蘇軾在這首《念奴嬌·中秋》詩中寫下了“欲乘風歸故裏,何不騎彭懿”這樣壹句傲人的話。這也是蘇軾比較另類的壹個詞。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壹提到“狂”字,腦海中可能會立刻浮現出李白。“出門笑在天,我們是蒿人嗎?”是李白的瘋狂,而“既然這個世界無法滿足我們的渴望,我明天就松開我的頭發,乘上漁船”是李白的驕傲。
與狂傲不羈相比,蘇軾與喝醉了酒被擡去見唐玄宗,還敢要求高力士脫靴的李白相比,簡直是徹頭徹尾的小學生。但是,蘇軾比李白更豁達。即使蘇軾多次被貶,但他在作品中看到的依然是積極向上的態度。
歷代詩人中,如果要說寫作品最瘋狂最野的人,那絕對是辛棄疾。而在文筆上頗有造詣,屬於豪放派的蘇軾,也不得不有幾篇狂放之作。這首《念奴嬌中秋》是蘇軾最狂放的作品。我們壹起來讀壹讀,看看瘋狂之處在哪裏,但蘇軾的這部“狂放”之作,卻是壹整部的“抄襲”。
其中詩中提到的涼國,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殘句。而“裏裏”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漢陽每壹棵樹都變得清澈見底”。“立立”指的是崔豪黃鶴樓裏的這句話。
下壹部片子第壹句就更明顯了。是李白《獨飲明月》裏的“直到,我舉起我的杯,我請求明月,把我的影子帶給我,讓我們三個人”。倒數第二句是《莊子·逍遙遊》中的壹個典故,但大部分來源於他前作中的那句。
“欲乘風歸,恐瓊樓玉宇”是蘇軾千古絕唱《明月幾時有》中的又壹句話。這首《念奴嬌中秋》寫於1083,而《水碓頭明月幾時》寫於1076,可見他真的是在引用自己作品中的句子。
最後壹句話還是引用的,出自《唐史補編》中的壹個典故。它表達了壹個叫李某的人笛子吹得很好,也許能劈山河。如果他的肺活量大壹點,可以把笛子震碎。
為什麽結論說蘇軾的第壹首詞很瘋狂?第壹,字裏行間,妳能感覺到這個字的氣勢不壹樣,有著前所未有的霸氣,和以前的作品不壹樣。
尤其是引用李白的那句話,可以說是用李白的酒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瘋狂,卻有壹種統治世界的感覺。也許李白在當時的人民心中已經是瘋癲的代表了。
其次,蘇軾的詩大膽引用了七八個眾所周知的典故,沒有壹點瑕疵。最後居然成了千古傳唱的絕唱,簡直是瘋了。
最瘋狂的是,他甚至抄襲了自己的句子,相當於把這些典故都串聯起來,做了壹部經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