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養殖魚類對水溫的要求,分為:溫水魚類養殖,壹般水溫為15_30℃,如鯉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鯿魚;冷水淡水魚養殖:壹般適宜溫度為10_20℃,如虹鱒魚、淡水魚。熱水養魚:壹般適宜溫度為18_30℃,如羅非魚、淡水鯧魚。
根據養殖水域條件、魚類種類和規格、水域類型和養殖措施,淡水魚養殖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A.靜水和流水養魚
B.單養、混養和混養
C.池塘養殖、稻田、河流、湖泊、水庫、網箱、圍欄、工廠等養魚。
D.精耕細作、半精耕細作、粗耕細作等。
下面總結壹下池塘養魚技術的重要環節。
池塘養殖
池塘養殖是我國大部分地區采用的壹種養魚方式,目前產量占淡水魚養殖的60%以上,具有投資小、收益大、見效快、產量穩定的特點。
魚塘條件
面積:壹般成年魚塘面積為5_10畝,便於管理。3_5畝適合做親魚池、魚苗池、魚種池。
水深:壹般魚塘水深2 _ 3m。北方適宜的越冬池在最冷最厚冰層下1.5 _ 2m。魚苗池和孵化池的水深應為1.0—1.5m..魚塘壹般要求水深1.5 _ 2.0m..
水質:水量充足,水質良好是養魚的根本條件。
對底質的要求:池塘的底質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粘土。
放養前的準備
讓池塘休息,清除池塘底部的雜草和雜質,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理池塘:即冬季排水,凍結、幹燥、爆破池底,清除敵害,改善底質。
藥池清理: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註水和水質培養
池塘消毒後,可保持淡水,直至藥物毒性消失。在魚種投放前,7_10天,投放基肥培養水質。
魚放養
放養大型魚種是池塘養殖的高產措施。大型魚種具有抗病能力強、成活率高、生長快等特點。草魚在池塘飼養條件下,壹般飼養0.25公斤重的魚種,四個月後秋季可達到0.5_0.75公斤規格,0.5_0.75公斤飼養可長到1.0_1.5公斤。壹般鰱魚和鱅魚都是壹年生魚種,大小為12_18 cm,出塘時可達0.5_0.75 kg。其他魚類,如鯉魚、鯽魚、團頭魴,放養的都是壹年生的魚,密度有點稀疏,規格在12_14 cm左右。經過幾個月的飼養,鯉魚可以達到0 .5公斤的規格,團頭魴150_350克,鯽魚18。
高產放養模式:
各地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和科學總結,制定了許多放養模式,這裏不壹壹列舉。這裏只介紹80: 20放養技術:
1.按照上述標準方法準備池塘。
2.將能吃顆粒飼料的統壹規格的魚(如鯽魚)和統壹規格的濾食性魚(如鰱魚)放入準備好的池塘中,分別占總產量的80%和20%。
3.按照規定的計劃和方法,用營養全面、物理性能良好的顆粒飼料餵養80%的魚。
4.在整個養殖周期中,池塘的水質始終保持在不會引起魚類應激反應的水平。
5.收獲時,以養魚為主的個體(80%)大小要均勻,符合市場規格。
魚類放養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養密度要根據池塘情況因地制宜。對於首次采用80: 20池塘養殖技術的養殖者,每畝水面收獲時的主要魚類重量不得超過以下限值:
A.在有限曝氣、無法沖洗的池塘,魚重定為167kg;
B.在不限制曝氣、限制沖洗的池塘中,魚重定為267kg;
C.不限制曝氣和沖洗的池塘,魚重定為400公斤;
D.加上20%的養魚重量,A、B、C類池塘的總產魚重量分別為209公斤、333公斤、400公斤。
E.如果池塘平均大小為500g,A、B、C級池塘的總養魚量分別為465、438+08、666、800條。其中主養魚占80%,次養魚占20%。
池塘養殖中的飼養管理
良好的管理是水產養殖成功的重要因素。養殖的最終目的是獲取最大利潤。通過維持生產成本與魚種質量和數量、飼料質量和投餵量、環境質量之間的平衡,實現利潤最大化。科學的飼養管理可以概括為以下八個方面:
經常巡視池塘,觀察池塘裏魚的動態。
每天早中晚巡視池塘,黎明前觀察魚是否有浮頭,浮頭程度;白天可以結合投餌和水溫測量,檢查魚類活動和投餌情況。炎熱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容易出現嚴重浮頭,午夜前後應巡視池塘,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濫。
除草去汙,保持水質新鮮和池塘環境衛生,及時防病。
掌握池塘的註水和排水,保持適量的水,防澇抗旱,防止魚逃跑。根據情況每10_15天註水壹次,補充蒸發消耗,使魚類有充足舒適的活動空間和良好的生存環境。
根據天氣、水溫、季節、水質、魚類生長和投餵情況,確定投餵量,及時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飼料和肥料的年度需求預算和分配工作。
合理使用增氧機、投餌機等漁業機械,做好維護保養和用電。
關註市場情況,及時安排離塘,有條件的地方做好輪流放捕工作。
做好池塘的日記記錄和統計分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魚類放養、計劃收獲和實際收獲的記錄
餵養和受精記錄
水質管理和魚病記錄
經濟和效率分析
這些是池塘養殖的技術要點。可以系統地用八個字來概括:
水要來源充足,水質良好,水溫適宜,水面寬敞;
物種要有優質品種和體格健壯的大型魚種;
餌料應有全面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
密植能以較高的密度獲得較高的產量;
適當混養多脂魚;
輪流做好捕放魚工作,或者搞輪作,即上壹茬養魚,下壹茬養魚苗;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貫徹“早預防、未病先防、防重於治”的方針;
管理細致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