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每天早上吃兩個白糖雞蛋有什麽作用

每天早上吃兩個白糖雞蛋有什麽作用

雞蛋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是壹種理想的天然“補品”。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卻將雞蛋視做引起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元兇,原因就是其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使原本就有上述疾病的患者覺得,再吃雞蛋,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雞蛋能防動脈硬化 實際上近幾年來,許多營養學家開始推薦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美國營養學家從雞蛋中提取卵磷脂,每天給心血管病人吃4至6湯匙,3個月後,患者血清膽固醇顯著降低了。這壹研究成果受到了醫學界的關註,各國相繼將此法用於臨床,均獲得滿意效果。 總膽固醇水平的高低並不能反映罹患心臟病的幾率,因為膽固醇又分為“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壹個雞蛋約含234毫克膽固醇,這些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在壹起形成脂蛋白,其中就有大量的“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它具有清除血管壁上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近年來,許多發達國家的醫學界取消了心腦血管患者忌吃雞蛋的“禁令”。 雞蛋有利於加強記憶 據測定,雞蛋中脂肪含量約為10%,相對於其他動物性食物是比較低的,尤其是脂肪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大於40%,這種脂肪酸與橄欖油中的主要成分相同,對維持人體正常血膽固醇水平是有利的。雞蛋中蛋白質含量高,氨基酸組成合理,容易被人體吸收;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A和D含量豐富,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雞蛋黃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它是壹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脂肪和膽固醇顆粒變小,使血中膽固醇減少,有利於血脂代謝。卵磷脂在腦內轉化為乙酰膽堿,可增強記憶、思維和分析能力,延緩腦功能衰退。曾有英國醫生讓記憶力衰退的病人每日服用壹定量的卵磷脂,半年後,病人的記憶有明顯好轉。日本科學家也將卵磷脂作為治療老年性癡呆的藥物。雞蛋中還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這兩種物質對預防眼部黃斑變性和老年性疾病具有壹定作用。可見,雞蛋渾身是個寶。 健康老人壹天可吃壹雞蛋 吃雞蛋要根據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出生3個月的嬰兒,可開始吃煮老的蛋黃泥,由少量逐漸增加;4個月齡時可以吃嫩蛋羹;3至6歲的兒童,每天需要蛋白質35至55克,其中半數來自米、面等植物性食物,其余部分由奶、蛋、肉及大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供給。壹個中等大小的雞蛋約可供給6.3克蛋白質,如果雞蛋吃得過多,勢必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取,容易造成營養上的不平衡(尤其是鐵質和鈣質可能不足),過多的蛋白質也會給肝、腎增加負擔。 青春期生長旺盛、活動量大,壹天吃1至2個雞蛋,或偶爾多吃壹些問題也不大。成年人壹天吃多少個雞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生理狀況、健康情況、工作性質、飲食習慣、耐受程度、雞蛋的烹制和分配方法等。比如婦女妊娠、哺乳期間、產後、腦力勞動緊張時都需要增加營養,無論做羹湯、糕點、菜肴,雞蛋都是最理想的食物。至於健康老年人,每天吃壹個雞蛋,不會引起血膽固醇含量的明顯變化,即使血脂略有偏高,每周食用3個雞蛋也是可以的。 谷類豆類奶類配雞蛋營養互補 蛋白質:每百克雞蛋含12.7克蛋白質,兩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於3兩魚或瘦肉所含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雞蛋的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谷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氨基酸,所以,將雞蛋與谷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後兩者的生物利用率。 脂肪:雞蛋的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易被人體吸收。 微量營養素:雞蛋還含有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如鉀、鈉、鎂、磷,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嬰兒食用蛋類,可以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雞蛋中的磷也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搭配可實現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2、B6、D、E含量也很豐富,特別是蛋黃中,維生素A、D和E在脂肪溶解下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不過,雞蛋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較少,應註意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