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的幾個小鎮,相互之間相隔只有幾十公裏,但是每個小鎮都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美食經典。美食特別容易成為小鎮故事的引子,外地人喜歡不顧車馬去那裏探尋某壹種美食的故事和真實味道。在江南繁華的日子裏,肆意的尋食之旅往往是普通人的重要樂趣。在周莊,故事和話題都離不開明代江南富豪沈萬三。沈師傅不僅改變了周莊的財富生態,也在歷史上留下了衣食住行的線索,成為後人享受再造的藍圖。“三千宴”就是其中之壹。
沈萬三的故事有假有真,大多數人壹笑置之。但沈巨福壹生娶了十三個老婆,偏又看上了價值高、家境好、學識淵博的麗娘,卻是大家壹直津津樂道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的版本中,這位麗娘是個好廚子,其嫻熟的廚藝通常會取悅各方鄉紳官員,以酒席為沈陽的官商鋪路。如今,沈亭酒家的招牌宴席套餐是李娘的拿手菜“萬三宴”——萬三蹄、古法鱖魚、田螺塞肉、農家油塞肉、蒜香鱔、田園鱔、鯉魚菜、香煎金磚、三味圓湯、紅木四仙桌上八滿碗,都是沈陽水鄉家宴的代表作。
農村宴席不用分吃的順序,量足料足是農村廚師能呈現的最好的誠意。當幾碗硬菜端上桌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忍不住對“三蹄”狠壹點。看那只大豬蹄,顏色誘人。據說要選2斤22兩以上的豬後腿,鹽、姜、醬油、丁香、桂皮等18種調料。小火慢燉5個小時,才能燒出能充分展現內涵的深醬紅。Wansanhoof是壹道傳說中的菜肴,供朱元璋食用。吃起來有點花裏胡哨:因為不能用刀分“豬”(朱),所以要把貫穿豬蹄的兩根長骨抽出來,用骨頭當刀,把燉好的蹄子切得很光滑,然後讓人分著吃。吃得好的人活得有智慧。沈家的理想是天下人皆有肉,貧富均分。
濃濃鮮紅色醬汁的松鼠桂魚也是大家躍躍欲試的筷子重點。統治者把長長的鱖魚頭高高地舉在盤子裏,魚身無骨。用熟練的花刀煎好後澆上番茄汁,酸甜可口,外酥裏嫩,壹片魚香汁生成,入口溫潤。整桌人都沈浸在噝噝作響的快感中,陶醉了。
壹只塞滿肉的黑蝸牛,壹眼就能看出是眾多農婦智慧的集合。農閑時,村婦在田水裏挖新鮮田螺,取出田螺,放入豬腿肉切碎,加蔥姜調味,再放回螺殼裏,用大火在鐵鍋裏燉,直到味道滲透。外觀黑,但口感層次細膩。螺螄肉給單調的豬肉味增添了壹層新鮮,但沾上醬料,就覺得在夏末,被壹片陰雨綿綿的稻田曬過澆過水,充滿了濃郁的豐收氣息。
鱔魚鯉魚菜其實就是蒸腌莧菜。春天,新鮮的大白菜采摘、清洗、腌制後放入甕中自然發酵。它壹年365天需要陳方,然後在秋收和冬儲後取出,撒上白糖、植物油和黃酒,蒸熟。煮熟後的莧菜呈黑色、紅色、紫色。吸足了油和水之後,飽滿滋潤,輕咬壹口,已經包含了壹整年的酸甜。
還有紅燒鱔筒、香煎金磚(臭豆腐)、油塞肉、三味圓湯,都是真正的簡單而豐富。拿著筷子,端著碗,壹堵白墻的Uwa迎面而來,流動著,入口既膩又清。用壹桌菜炫富,皆大歡喜,沈陽大概只有周莊了。
有人說這是壹份與超級富豪家庭身份不符的菜單。無論是食材還是菜名,都太俗,缺少江南大戶人家的優雅腔調。如果說蘇州菜代表了江南的精致韻味,那麽註重傳統和食材的昆山味道,恰恰體現了江南的鄉味和人情。
-結束-
文三小思樂
編輯|胡體
原文取自正宗風景昆山,有增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