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期註意保暖和飲食,避免感冒,避免節食減肥,通過運動減肥和減少油脂攝入,避免熬夜,早睡早起,保持好心情。
2.調整飲食:患者應多吃含鐵豐富、滋補效果好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豆漿、羊肉、黑豆、黑芝麻等。
3.藥物治療:對於部分卵巢功能障礙和卵巢早衰的患者,需要使用西藥雌孕激素周期序貫治療,重建月經周期,必要時增加月經量。
4.手術治療:對於有宮腔粘連的女性,必要時需要進行宮腔鏡粘連分離手術。
月經量是指月經期間的出血量。月經是指每月壹次有規律的陰道出血。女生第壹次月經壹般在12歲左右。正常女性月經量為30~50毫升,小於20毫升為月經過少,大於80毫升為月經過多。
女性月經量因人而異,壹般為20 ~ 100 ml。壹般壹天換3到5次衛生巾或紙是正常的。如果月經血太多,換了衛生巾或紙很快又會濕,甚至月經血會順著腿往下滴,這是不正常的。月經過多可能由精神緊張、環境變化、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引起。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要找出原因,進行治療。
青春期女生月經量過多的情況比較常見。主要原因是青春期時,卵巢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此時的月經有壹部分屬於無排卵。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沒有黃體就沒有孕酮。所以子宮內膜只能處於增生期,不能達到完美分泌期,使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影響子宮收縮,造成經血過多。如果沒有註意到這種情況,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也要就醫。
月經量少的危害
1.會引起色素沈著和痘痘,影響美觀:這些色素沈著和痘痘是化妝品解決不了的,因為它們是身體疾病的反映,尤其是月經量少和壹些癌癥、肝硬化等疾病的外在表現。如果不及早治療,不僅影響美容,還會影響健康。
2.月經量少可能導致不孕:月經量少的人身體壹般不好,可能導致不孕。
3.月經量少是婦科炎癥的危機:月經量少,顏色黑,給女性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如經期關節炎、朧疹、經期牙痛、經期哮喘、子宮內膜移位、宮頸炎等。
4.月經量少會引起頭痛:頭痛是壹種常見病。就其發病率而言,女性多於男性,這與女性特有的生理特點有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與月經有關的頭痛約占女性頭痛的20%。
減少月經量的措施
1.充足的睡眠。有句話叫:“女人以血為本,肝為先天”,所以女人養肝血很重要。肝血不足時,月經量往往會減少,皮膚容易粗糙、發黑、長斑、長痘。很多女性都想知道吃什麽補肝血。其實最滋養肝血的不是食物,而是睡眠。最晚也要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滋養肝血。
2.調整心態。調整心態。有時候,心理壓力會導致月經不調。精神受挫、壓力大等負面情緒會引起月經異常,所以女性朋友有必要調整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
3.多吃含鐵和滋補的食物。多吃含鐵和滋補的食物。補充足夠的鐵,避免缺鐵性貧血。多吃烏雞、羊肉、魚子、青蝦、對蝦、豬腎、羊腎、貽貝、黑豆、海參、核桃仁等滋補食物。月經量少的女性,在來月經前可以多喝生姜和紅糖水。
4.不要太累。經期最好不要讓自己太累。過度勞累的身體會同時影響身體器官的功能和新陳代謝。女性朋友在月經期,最好保持休閑的生活,放松身心的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