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沙洲淤積地地肥土松,盛產甘蔗和蓋菜(芥菜的變種),甘蔗地名由此而定,蓋菜梗粗葉大,營養可口,是甘蔗民眾的驕傲,幾乎家家農戶都愛種、愛吃這吉祥的蔬菜。傳說,古時有壹個誠實厚道的農夫,壹生辛勞耕作,但日子卻過得緊巴巴的,在壹個風雨交加的午夜,有錢人酒肉滿桌,笑語歡聲,但他壹貧如洗,愁眉苦臉,只好冒雨摸黑到自家的菜園拔株蓋菜充饑,心想把蓋菜的菜梗當"豬蹄",菜葉當"魚片",配飯吃,清靜過年,不料他用力過猛,摔了壹跤,雙腳把小石頭壘成的"籬笆"給推倒了,頓時,地上出現壹個清晰的菜缸,掀開蓋子,啊,壹塊塊金磚金光閃閃,耀眼奪目,他欣喜若狂,趕忙左手提著蓋菜,右手抱著金磚,高高興興往家跑,與老伴甜甜蜜蜜燒飯煮菜,老兩口年夜飯第壹口不約而同地都吃上蓋菜的故事,蓋菜徹底改變了他家的命運。從此,年夜飯第壹口吃蓋菜成為民俗,世代沿襲至今。
所謂老湯,是指使用多年的鹵煮禽、肉的湯汁,時間越長,內含營養成分、芳香物質越豐富,煮制出的肉食風味愈美。"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這是有300年歷史的河南道口"義興張"燒雞的祖傳"十字訣"。可見其產品馳名海內外,與"老湯"大有關系。在電冰箱已普及的今天,每個家庭都可以制作這種老湯。具體方法如下:
任何老湯都是日積月累所得,而且都是從第壹鍋湯來的,家庭制老湯也不例外。第壹鍋湯,即燉煮雞、排骨或豬肉的湯汁,除主料外,還應加花椒、大料、胡椒、肉桂、沙仁、豆、丁香、陳皮、草果、小茴香、山奈、白藍、桂皮、鮮姜、食鹽、白糖等調料。最好不要加蔥、蒜、醬油、紅糖等調料,以利於湯汁的保存。上述調料的品種可依市場行情,並非缺壹不可,但常用的調料應占壹半以上。調料的數量依主料的多少而定,與壹般燉肉食用料壹樣。不易揀出的調料要用紗布包好。將主料切小、洗凈,放入鍋內,加上調料,添上清水(略多於正常量),煮熟主料後,將肉食撈出食用,揀出調料,潷凈雜質所得湯汁即為"老湯"之"始祖"。
將湯盛於搪瓷缸內,晾涼後放在電冰箱內保存。第二次燉雞、肉或排骨時,取出倒在鍋中,放主料加上述調料(用量減半),再添適量清水(水量依老湯的多少而定,但總量要略多於正常量)。燉熟主料後,依前法留取湯汁即可。如此反復,就可得到"老湯"了。這種老湯既可燉肉,亦可燉雞,如此反復使用多次後,燉出的肉食味道極美,且燉雞有肉香,燉肉有雞味,妙不可言。蓋菜照片
家庭保存老湯量依人口多少,每次得老湯500-1000克即可。保存老湯時,壹定要清除湯中雜質,涼透後放入冰箱內。盛器最好用大搪瓷杯,保證湯汁不與容器發生化學反應。容器要有蓋,外面再套上塑料袋,放在冷藏室,5天內不會變質。如每周吃壹次燉雞或燉肉,則對老湯不必專門再煮沸殺菌。如較長時間不用老湯,放在冷凍室內可保存3周,否則應煮沸殺菌後再繼續保存。
蓋菜知識
好吃的蓋菜蓋菜是具有悠久歷史的"芥菜"的變種,特指葉子大、葉脈粗、葉面多皺紋的那種南方蓋菜。蓋菜不是名貴蔬菜,身價微,卻因其經霜耐寒,耐貧瘠、不擇地而生,易種易得,又便於保存,所以在江南壹帶被廣為種植,其他地方還有廣東、福建、四川等也有廣泛的栽種。。。蓋菜籽極小,播種後,幾乎不要什麽肥料,也不需要什麽特別呵護,栽下不久便壹片郁郁蔥蔥。
在閩南壹帶,民眾常把蓋菜看作"長生菜",大年夜祭祀是壹件不可或缺的供品。甚至大年初壹有在家吃蓋菜的習俗,除了取其吃苦耐勞之意,還有祈求吉祥長壽的心願。年夜飯第壹口吃蓋菜成為民俗,世代沿襲至今。
蓋菜有多種類和食用方法。炒菜用的蓋菜最常見,也叫大葉蓋菜樣子有點像小白菜,但根莖處蝤曲粗大,去皮後可與蒜蓉清炒,或高湯白灼,或炒肉絲、炒牛肉、炒蝦仁,都清苦敗火,爽口消暑;又因葉莖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常被當作明目的食療佳品,用以煲湯、燉肉。根莖更加粗壯的芥菜就是大頭菜,莖葉極寬,氣溫低的情況下常卷曲成球狀,貌同卷心菜,主要莖用,曬幹後加入食鹽、花椒、辣椒、茴香、甘草肉粉等香料腌制數月,便是我們常吃的榨菜。小葉芥菜則細長舒展,體態接近西洋菜,莖纖細,葉有毛齒,辣味濃郁。其中葉片比較細碎,狀若鳶尾的切碎後與蒜、姜、鹽、辣椒、花椒等拌勻同腌20天,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裏蕻,燒湯、清炒、肉炒皆宜,是鹹菜中的翩翩佳公子。另壹種葉片較寬,毛邊舒舒如流蘇,邊緣略微發紫紅的則是鬈葉芥,味道近似甘藍,在美國常被裝罐作為配菜出售,最適合燉肉,也常和菠菜壹同搗爛了,加入融化了的奶酪,作為鹹甜餅幹小零食的蘸料。
芥菜則是壹種專們用菜籽做的,稱"芥子菜",又叫"辣油菜"(Indian mustard),籽磨成粉就是芥末,榨出油就是芥末油。蓋菜的根也是寶貝,直接研磨出來呈淡綠色,加水便是吃生魚片和壽司等日式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法寶綠芥末。
很遺憾的是,現在年輕壹輩在飲食上,離蓋菜已越來越遠。許多年輕人喜歡時新的蔬菜和外來的品種,視蓋菜為輕賤、粗鄙之物。這裏丟失的豈止是某種蔬菜,而是壹種優良傳統,壹種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
調料
鹽、味精、料酒、澱粉、雞湯
烹制方法
1、將猴蘑切成片,加入鹽、味精、料酒、澱粉腌制,再沾勻蛋清備用;
2、將處理好的猴蘑放入開水中焯燙片刻取出,放入碗中,上鍋蒸20分鐘;
3、將蓋菜根過開水焯壹下,取出過涼,撕去筋皮,改刀切塊,加鹽、味精腌制;
4、坐鍋點火倒油,將蓋菜炒壹下取出,與蒸好的猴蘑壹起裝盤,坐鍋加少許雞湯,調入鹽,水澱粉勾芡淋在菜中即可。
特點:清淡爽口,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