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肝的人要註重食補,少吃肥膩、辛辣燥烈的,多吃補肝的。那麽補肝的有哪些呢?下面我為您介紹補肝陰虛的13種食物。
補肝陰虛的食物
“肝陰虛”指的是體內血液和津液等起到潤滑作用的物質不足,臟腑好比機器缺乏潤滑油而幹磨生熱。肝陰虛的人也會出現目赤腫痛,以及視物模糊,夜盲等。
的養生原則是“補陰”。飲食應清淡。要少吃肥膩、辛辣燥烈的食品,姜、蔥、蒜、辣椒等;宜多吃養陰清熱的食物,如蓮藕、銀耳、百合、雪梨、蜂蜜、甘蔗、魚類等。下面我為您介紹幾種補肝陰虛的食物。
1、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是中醫最常用的滋補肝腎的中藥,民間也習慣用枸杞子泡茶飲,以調補肝腎。凡更年期女性皆宜食用,對肝腎陰虧、陰虛火旺、頭暈目眩、腰酸腿軟者,食之頗有裨益。
2、鱸魚
鱸魚富含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2、糖類、無機鹽、煙酸、尼克酸、鈣、磷、鉀、鋅、銅、鐵、硒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脾胃、補肝腎、化痰止咳的功效,對肝腎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補益作用。還能治療、消化不良、水腫等癥狀。
3、豬肉皮
豬肉皮有滋陰和潤燥的作用。清代醫家王孟英說:“豬肉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止消渴。”豬肉皮補陰、潤燥、護膚的作用更顯著,春秋季節食用更好。
4、芝麻
芝麻甘平,有補肝腎、潤五臟的作用。如《本草經疏》中就曾記載:“芝麻,氣味和平,不寒不熱,補肝腎之佳谷也。”尤其是腎虛之人腰酸腿軟,頭昏耳鳴,發枯發落及早年白發,大便燥結者,最宜食之。
5、銀耳
銀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陰潤肺、生津止咳、補氣和血、強身壯體、美容嫩膚等功效,是壹種有補益作用的名貴食品。秋天常吃白木耳,對陰虛引起的咽幹口渴、大便燥結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6、桑椹
如《隨息居飲》中所說,它有“、充血液、息虛風,清虛火”的作用。女性更年期肝腎陰虧、頭暈腰酸、手足心熱、煩燥不安、心悸失眠、月經紊亂時,常吃些桑椹,可以收到補肝、益腎、滋陰、養液的功效。
7、牛奶
歷代醫家對牛奶的滋陰作用頗多贊譽,稱牛奶“潤肌止渴”、“潤皮膚”、“潤大腸”、“滋潤五臟”、“滋潤補液”。牛奶對、神疲乏力、偏頭痛的陰虛者很適宜。
8、幹貝
又稱江珧柱。性平,味甘鹹,能滋陰,故腎陰虛者宜常食之,清代食醫王孟英認為:“幹貝補腎,與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說它能“滋真陰”,實則指滋補腎陰之義。
9、大棗
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含豐富的維生素,能益氣生津、養血安神、補血養顏、潤肺解毒,是健脾益氣的佳品。大棗含有的維生素a有助於改進皮膚的水屏障特性,防止陰虛引起的皮膚幹燥。
10、蚌肉
蚌肉性寒味甘鹹,有滋陰清熱的功用,《本草雨新》說,蚌肉“治肝熱、腎衰”。《隨息居飲》雲:“蚌肉清熱滋陰,養肝涼血。”所以,肝腎陰虛、內熱偏旺的更年期綜合征者,常用蚌肉熬湯喝,有壹定的效果。
11、淡菜
淡菜有補肝腎、益精血的作用。《本草匯言》說:“淡菜,補虛養腎藥也”。清王孟英亦雲“補腎,益血添精”。故肝腎陰虛、目眩耳鳴、心悸自汗、月經錯亂、腰酸腿軟的更年期女性,宜常食之。
12、鴨肉
鴨肉滋陰潤肺,常被稱為肉類中的第壹滋補佳品。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解虛熱、利水消腫,適用於陰虛引起頭昏頭痛、低熱、虛弱、小便不利、大便幹燥的女人食用。
13、烏雞
烏雞被視為婦科聖藥,用做秋冬藥膳,滋陰清熱、補肝益腎、健脾止瀉,常用於虛勞、消渴等癥。女人食用烏雞,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延緩衰老、強筋健骨,對防治骨質疏松、佝僂、缺鐵性貧血癥等有明顯作用。
提醒,中醫說:“青色入肝經”,綠色食物益肝氣循環、代謝,還能、舒緩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綠色的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綠豆、黃瓜、花椰菜、毛豆、芹菜、菠菜、竹筍、海帶、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等,對人體的肝、膽和眼睛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