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介紹
木瓜(學名:佛手瓜),又名獵鷹南瓜,葫蘆科,葫蘆科,是木瓜的壹種,原產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該品種於1915年引入中國,在中國南方雲南、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均有種植。佛手香脆,營養豐富。每公斤鮮瓜含蛋白質5克,脂肪1克,纖維素30克,碳水化合物77克,維生素C 220毫克,核黃素0.1毫克,鈣500毫克,磷320毫克,鐵40毫克。木瓜可以作為水果煮熟後生吃。此外,瓜的形狀像手掌合在壹起,有佛教祝福的意思,深受人們的喜愛。
佛手種植方法介紹
1.整地:選擇有棚架位置、通風透光、土層深厚的院子或田地,施足基肥,翻深翻平。
2.育苗:元旦到春節期間,瓜子會用塑料薄膜覆蓋。覆土2-3 cm,此時土壤保持田間持水量在60-70%左右,過濕容易使瓜子發黴。育苗時以澆水不枯萎為宜,註意讓其每天見陽光,保證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長。在幼苗和生長初期,發現芽或根內分枝過多,應及時拔除。壹般留2-3根主蔓,使枝條攀援後枝繁葉茂,有利於座果。
3.移栽:在終霜凍結束時,可整塊種植瓜苗,同時施少量氮肥,促進幼苗生長。
四、肥料管理:移栽後土壤要溫暖濕潤。避免澆水過多,以免影響植物的生長。之後,隨著溫度的升高,生長加快。氣溫達到20℃就進入高峰期,需水量增加。除了自然降水,還要及時澆水。為了減少水分蒸發,可以在植株周圍覆蓋碎稭稈和麥稭,達到保墑的目的。生長期追肥2-3次,第壹次在佛手旺長期前,追肥有機肥和復合肥,追肥在距植株30-40 cm的環形溝內進行。第二次應在汛期結束前後,施有機肥、復合肥、草木灰等。在距離植物60-70厘米的溝中。氣溫降至20℃時,可根據出芽前的生長情況再施壹次肥,有利於後期果實的形成和生長。
動詞 (verb的縮寫)采收與貯藏:壹般佛手開花受精後15天即可食用。當溫度穩定過15℃時,佛手停止生長,之後進入收獲期,在初霜前采收。采收時輕拿輕放,逐壹用紙包好,待溫度降至65438±02℃左右時,裝入塑料袋、紙箱或其他容器中,移入室內保存。壹般在10℃以下的環境中,以不被凍壞為宜,可放在次年五壹,隨意取用。
佛手種植技術
土壤:木瓜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透氣性好的中性沙土、壤土、粘壤土最適合種植木瓜。對肥料要求,氮不能太多,以免莖葉生長過快,果實少,中後期要重施磷鉀肥。
水分:對水分的需求很大,尤其是7-8月的高溫季節,需要保持空氣和土壤的高濕度,否則藤蔓會停止生長,葉子會變黃。開花結果期土壤水分不足時,花就會少,落花多,座果率低,瓜也會變小。
光照:木瓜佛手瓜是短日照作物。經過壹定量的營養生長後,在秋季短日照條件下開始繁殖。月平均22℃左右,月日照時數170小時,適合木瓜開花結果要求。所以在南方,適合在氣候涼爽的山區種植。
溫度:佛手喜歡雨量分布均勻的溫暖氣候,不耐高溫、耐寒。0℃時莖葉受凍,在-3 ~-5℃時莖葉全部凍死。在10℃時生長速度較慢,在20 ~ 25℃時生長速度最佳。月平均氣溫在20℃左右時,莖蔓的日生長量只有2 ~ 3 cm,而氣溫在25℃以上時,莖蔓的日生長量達到15 ~ 2~3cm,但溫度過高也是不利的。當溫度高於35℃時,生長速率明顯受到抑制。開花結實的適宜溫度為15 ~ 20℃。溫度低於15℃或高於25℃,會影響開花授粉,降低座果率,影響甜瓜的發育。當溫度低於5℃時,甜瓜停止膨脹。
修剪:佛手開花結果集中,對莖蔓生長影響較大。要及時采摘,餵養養分的消耗,有利於後續瓜類的生長發育,提高產量。
施肥:秋季佛手生長明顯加快,進入旺盛生長期,使植株地上部分生長迅速,側枝較多,為多花多果奠定了物質基礎。開花結果期,日蒸騰量大,需要充足的水肥保持土壤濕潤。可在葉面噴施氮磷肥2 ~ 3次,或施用腐熟的人畜肥料。
佛手的種植時間
佛手容易凍害,所以壹定要過了霜期再種。根據不同的氣候條件,各地可選擇適宜的種植時期。壹般選擇在五壹前後移栽,移栽後噴壹層新的高脂膜。在植物表面,可以防止病菌的侵染,提高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光合作用的強度,保護水稻幼苗的旺盛生長。
編輯總結:以上是佛手種植方法的介紹以及佛手圖片鑒賞百科的相關介紹,希望對妳有所幫助。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鋅對兒童的智力發育影響很大。缺鋅的孩子智力低下,多吃含鋅多的佛多瓜可以提高智力。佛手瓜有益於營養原因引起的男女不育,特別是對男性性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