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壹下,維生素B12有什麽作用啊

請問壹下,維生素B12有什麽作用啊

維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

壹是提高葉酸利用率,與葉酸壹起合成甲硫氨酸(由高半胱氨酸合成)和膽堿,產生嘌呤和嘧啶的過程中合成氰鈷胺申基先驅物質如甲基鈷胺和輔酶B12,參與許多重要化合物的甲基化過程。維生素B12缺乏時,從甲基四氫葉酸上轉移甲基基團的活動減少,使葉酸變成不能利用的形式,導致葉酸缺乏癥。

二是維護神經髓鞘的代謝與功能。缺乏維生素B12時,可引起神經障礙、脊髓變性,並可引起嚴重的精神癥狀。維生素B12缺乏可導致周圍神經炎。小孩缺乏維生素B12的早期表現是情緒異常、表情呆滯、反應遲鈍,最後導致貧血。

三是促進紅細胞的發育和成熟。將甲基丙二酰輔酶A轉化成琥珀酰輔酶A,參與三羧酸循環,其中琥珀酰輔酶A與血紅素的合成有關。

四是維生素B12還參與脫氧核酸(DNA)的合成,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代謝,增加核酸與蛋白質的合成。

維生素B12的主要食物來源

人類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B12,故需從膳食中獲得。膳食中的維生素B12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品,尤以動物內臟(含量可高達10μg/100g,濕重)、魚類及蛋類為多,其次為乳類(約為1μg/100g);植物性食物壹般不含此維生素,但我國豆制發酵食品、泡菜則含有壹定數量;此外,若植物被細菌汙染或與之***生則可有微量存在。人類結腸中的壹些微生物也可以合成維生素B12,但它們往往與蛋白質結合而不易被吸收。

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及癥狀

維生素B12缺乏的原因主要有:攝入不足,如長期素食者;獲得性吸收不良,如胰源性、胃源性、肝源性或腸源性疾病等;對維生素B12需求量增加,如妊娠、產後、絳蟲病等;先天性維生素B12代謝步驟的障礙,如先天性缺乏內因子等[3]。

維生素B12的缺乏主要反映在血液及神經系統,會導致惡性貧血、老年癡呆及精神抑郁等疾病。

4.1 惡性貧血

甲基維生素B12與5′-脫氧腺苷維生素B12是維生素B12在人體細胞內的代謝活化形式,它們作為甲基丙二酰輔酶A變位酶、L-α-亮氨酸變位酶和蛋氨酸合成酶的輔酶,在人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物質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B12缺乏將導致DNA的合成減少,有絲分裂速率降低,延遲甚至破壞正常細胞特別是骨髓細胞和粘膜細胞的分化,形成不正常的巨細胞,這壹現象稱為“巨母細胞轉化”。它是惡性貧血(又稱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壹種典型特征[4]。

在人類的組織中,維生素B12與血紅素的合成有關,維生素B12缺乏時,影響其生化反應的正常進行,血紅素合成出現障礙,紅細胞的生存時間有中度縮短,骨骼內雖然各階段的巨幼細胞增多,但不發生代償,因而出現貧血。

4.2 老年性癡呆

維生素B12缺乏還造成彌漫性和進行性神經脫髓鞘作用,破壞神經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誘發各種神經疾病。這種疾病常始發於外周神經,逐漸發展到脊髓的後段和側段,引起感覺異常、記憶力減退甚至導致老年性癡呆的發生[5]。

維生素B12的輔酶具有蛋氨酸合成酶的輔酶作用,可以從5′-甲基四氫葉酸鹽轉移甲基,增強葉酸的代謝,從而降低體內高半胱氨酸(壹種有潛在危害的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反應生成)含量。研究發現,血液中高半胱氨酸含量增加,心臟病和其他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也會隨之增加,所以體內維生素B12攝入量不足,會導致心理敏銳性降低,微量缺乏會引起心情壓抑和慌亂,嚴重缺乏時還容易產生疲勞、神經衰弱和老年性癡呆[4]。

4.3 抑郁癥

維生素B12具有參與核酸的合成、促進紅細胞發育和成熟、確保顱腦神經細胞的氧氣供應等功能,並能維持中樞周圍髓鞘神經的正常代謝,保持神經纖維的完整性,參與多種代謝過程,使腦神經介質維持在正常狀態。所以維生素B12缺乏,容易使人思維遲緩、情緒低落、意誌減退、產生自殺想法及行為。調查發現,在抑郁癥患者中有1/4的患者體內缺乏維生素B12